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聊斋之世外仙姝(210)+番外

这是对她的侮辱!还说是她进门带福,真带福孙氏怎么没在她进门那会儿就怀上?真有福也该她先怀才对啊,可见是反过来她沾了孙氏的光呢。

孙氏才怀上就这么大手笔地赏东西,是在表明她对嫡孙的看重,庆贺水家有了下一代,也是警告自己不要恃宠生骄动不该有的心思。

水溶少年丧父,对生母极为孝顺,北静王太妃在王府的地位别说她一个侧妃了,就是王妃孙氏也是见之如仰高山,不敢有丝毫怠慢。吴蕴雪进门后见她对孙氏冷淡,对自己和颜悦色,水溶大半个月留宿生香殿也没见她给孙氏撑腰,还真以为她喜欢自己呢。

如今看来,冷淡孙氏不过是因为孙氏进门几年肚子没有消息。对自己宽和不过是希望自己能够给她儿子开枝散叶罢了。

倒是王爷,早上巴巴遣人送的那个珍贵稀罕的镜匣大有安抚之意。可凭什么自己就该心平气和地接受,他将自己看成什么了?

……真是越想越憋气。

然而,她只能含笑拜谢。当着崔嬷嬷的面欢欢喜喜地叫人从她的私库里拿上好的药材去给王妃贺喜,“让王妃给太医看合不合用,补补身子,明年好给太妃娘娘和王爷生个白白胖胖小的世子小郡主。”

“侧妃有心了,难怪太妃娘娘说您明事理。”崔嬷嬷十分满意。她是领了太妃心意来观察吴蕴雪表现的。

崔嬷嬷一走,吴蕴雪就伸手将锦缎扯到地上。“可恶!”

离孩子出生还有七八个月,难道自己每次去请安都要给孙氏给太妃说这些恶心自己的话!?

太妃这么重视孙氏肚子里的那块肉,万一生下的是男孩,以后她的孩子往哪里站?

正室嫡出,难道自己要眼看着孙氏坐稳王妃的位子一辈子压自己一头?就算自己再得宠又有什么用!曾有过的不甘、对现实的厌烦,忽然之间全涌上了吴蕴雪的心头。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她要改变这一切!

时间悄悄过去,展眼到了新年的第一天。

天蒙亮皇帝就行了开笔仪式,午门钟鸣鼓响,礼乐声起,百官在鞭炮声中步入宫门行朝贺大礼。伴随着贺岁大典的还有盛大的午宴。

皇帝的御桌设在太和殿内宝座前,周围按照品级环绕百官宴桌,大殿前檐下东西两侧及丹陛上也摆满了官员的宴桌,三台下丹墀左右是三品以下官员的宴桌,数量足足有好几百桌。礼乐声中,皇帝赐酒,百官敬酒,然后观赏内廷歌舞……

吴蕴雪心心念念的,是在乾清宫举行的“家宴”。与宴的不仅有帝后嫔妃还有太上皇、太妃太嫔,更有王公宗室、近支亲藩,以及他们的内眷。

作为北静郡王侧妃,她是有资格参加宴会的。

积素凝华连曙晖,后宫春艳斗芳菲。

花了一早上的时间精心妆扮,她直接前往吴妃居住的静安宫,就等着下晌跟吴妃一起进宴。吴玉琼头疼地遣了身边的嬷嬷去坤宁宫给皇后“赔礼”,不满道:“你真是越来越放肆了,也就是皇后娘娘宽厚,这段时间后宫诸事繁杂,没空跟你计较,否则这大不敬的名儿就够你受的。”

“姑姑别生气,我这不习惯了嘛。”吴蕴雪撇撇嘴,姑父未登基时她就经常进出潜邸,那时姚氏做为王妃也没说什么,这会子成皇后了就开始摆谱了?

这种事情可以习惯的吗?说到底还是被宠坏了。“这皇宫哪里是由得人耍性子的地方!还说要跟我一起进宴,一点规矩也没有,你们太妃就由着你乱来!”

吴蕴雪眼眶就红了,“现在的北静郡王府哪里还有我站的地儿!一个个眼里都盯着孙氏的肚子,恨不得捧她上天呢。”

吴玉琼早得了孙氏有孕的消息,也暗叹侄女失了先机。听了这话不由蹙眉:“怎么回事?难道还有人敢怠慢你不成?”

“有姑姑在呢,谁敢对我不敬。我就是不服,王爷爱的是我,大多数时间也歇在我的生香殿,怎么我没怀上却让她怀了……”

“……”不平、憋屈,这种感受吴玉琼再熟悉没有了,她也在侧妃的位上熬了十几年。姚氏一个正室的名份、膝下两个嫡出的儿子,就像三座大山压得府里一干女人不敢动弹,而她却连个可以倚靠的儿子都生不出来。

“娘娘,陈公公遣人过来说陛下要到静安宫小歇一会儿,请娘娘备好解酒汤呢。”静安宫的管事姑姑王朝云亲自进来禀报,圆圆的脸上喜盈盈的笑容像春风似地瞬间就吹遍了整个静安宫。

“啊?”微微一愣,吴玉琼脸上绽出惊喜的笑容,“我得换身衣服准备恭迎圣驾。”

按规矩,今晚皇帝是要在坤宁宫歇息的,帝后和谐才是天下之幸。但作为妃嫔,哪个心底不暗戳戳地希望帝王可以为了自己“破例”。尽管只是午间小歇,可宫里头上有皇后,下有新进美人,皇帝偏偏选了她这里,这就是对她的重视。今日过后,不管有子无子,不论老人新人,谁也不敢不将她放在眼里。

“对了,叫梅英先去将醒酒汤的料子备好,等会儿我要用。”

吴玉琼的想法吴蕴雪虽然一时半刻不能想通,但她此刻的欣喜却不下于任何一人,今天进宫原就是打着撞运气的想法,没想到上天都在帮她!

“既然皇上要来,那我也只好告退了。 ”她笑眯眯地跟着站了起来,双手捧起案几上的茶杯朝吴玉琼作贺,朱唇微张道:“蕴雪以茶代酒,祝姑姑新的一年称心如意,为皇上添个小皇子。”

吴玉琼见她眼尾还带着哭过的红润,轻施薄粉的小脸上却喜气盈盈,显是将之前的委屈都抛一旁了,心下不由又怜又爱,何况她此时心里还充斥着皇帝要来静安宫的得意与欢喜,再听这合心意的话,也就不嫌多事地跟她喝了这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