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116)
经历几次,方规胆子壮出来了,体谅李博士得随时监控大洋彼岸的部署进度,想睡也没法睡,她愿意隔墙看就看呗,还能怎么办。
提了梁教授要来家访,圆圆没说不同意,那就是同意的意思,李笃心里有数了,转而问:“何院长要回来了吗?”
圆圆刚跟何疏影的电话在吵回国的事情。
屈秘书正好发来行程单,方规心不在焉“嗯”了声。
何疏影这趟差出的时间也蛮长。
本来是去伦敦参加学术会议,原以为一周就能返回,伦敦那边还没结束,被邀请去日本做一台重要手术,然后是狮城,再然后是南韩。
兜兜转转竟出了大半个月。
方规挺支持何疏影在外面待着别回来,反正医院离了她何院长又不是转不开。
何院长很郁闷——因为她也发现离开后,医院的运转比她在的时候顺畅多了,虽然没有大客户签约,散客数量明显增加,而且一些社交平台开始出现自发的“种草”贴子。
松了口气的同时,何院长总归有点难过,所以就跟方规说要回来,无论如何这周就回。
方规问何疏影是不是「稳世」催了,何院长扭扭捏捏不肯正面回答。
距离没有产生美,三台手术做下来,五场讲座捧起来,何疏影重拾信心,忽然瞧不上臭小鬼了。
方规说她其实无所谓,医院是何疏影小何院长的,「稳世」盯上的客人是何氏百年积累下来的。何疏影想变现,完全可以,有钱不赚王八蛋嘛。
何疏影二话不说切断通话。
圆圆兴致不高,李笃试探性地揽上她的肩,问:“你想梁教授哪天来?”
方规:“我要回避吗?”
李笃:“不是啊,何疏影周末回来,你要去医院的吧?那梁教授肯定要你在的时候来呀。”
方规:“啊?”
等等,梁教授来家访,关她什么事,她是李博士家长吗?
李笃从她的反应中读出潜台词,循循善诱:“梁教授是我同事,直接跟雇主汇报的。所以你要做雇主的生意,先得让雇主知道你,对不对?”
方规懵懵地想:李博士言之有理。
“可是……”
那可是家访啊!
谁不怕家访?
说起来,不知道是梁教授的心理干预起了作用,还是回归工作状态进入了舒适区,李笃身上的毛刺好像都被捋平了,不再有事没事说一堆无聊话,干一堆无聊事。
就算这会儿眼神里升起浓重雾气,语调仍是自然平和:“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不是吗?”
方规想了又想,垂头丧气:“何疏影周六回,梁教授……周日吧。”
第66章
方规挺憷老师家访——这大概是为数不多李笃之前无从知晓的事情。
方家第一次迎来老师家访时,宋晓梅恰好在。
老师非请自来,必然不会带着奖状和表扬,方家大小姐在学校第一学期的表现实在算不上可圈可点。
打骂男同学:班里十五个男生,她打过八个骂过十个——有三个天天挨骂周周挨打。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爱搞小动作:老师黑板上画田字格写一两个字的功夫,这小孩能从第一排蹿到最后一排,往男生衣领塞一把铅笔屑,在老师转身面向台下的瞬间再蹿回来!
最重要的是成绩不好。
期中考试两科分数加起来还不到两位数,问方规是不是不会、听不懂。她昂着脑袋说:我会啊。
老师说:小朋友要诚实,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方规就指着数学试卷一道一道说出正确答案。
老师问:既然你都会,为什么不写?
方规惊讶地问:我都会了我为什么要写?写出来给老师你看吗?难道老师你不会吗?不会不会吧?你不会怎么可能当老师教学生呢?
老师说这孩子聪明是聪明的,跟老师犟嘴头头是道,太不尊重师长了,家长必须要严肃批评教育。
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方规看了眼咧着大嘴笑的方爱军,也捂嘴笑:老师你急了,说不过还找家长告状,羞羞脸。
宋晓梅气得一巴掌扬上去。
方爱军护着没让那巴掌打到方规屁股上,笑呵呵地跟老师说:没事儿,乖乖还小,调皮了点,过两年长大了就好了。她要实在不喜欢学习,我一辈子养着她没关系的。
宋晓梅没着没落的巴掌找到了去处,把方爱军拍了出去,然后揪着方规的脖子让她向老师道歉,跟老师说:老师您费心了,家里老头娇惯孩子,能管得住的只有老师了,请老师务必多管管她,有事没事您常来。
愿意主动登门的老师有责任心,知道这家里能让小皮孩子听得进去话的只有宋晓梅,于是每次家访前先通知宋晓梅,宋晓梅也会提前从疗养院回大院,布置好一切,让家里看起来有个尊师重道的环境,而不是一味溺爱孩子的富贵窝。
后来宋晓梅走了,半个学期不到,没有老师愿意上门了。
倒不能怪方爱军招待不周不欢迎家访,每个抱着让家长参与孩子教育心思上门的老师,临走前都会被方爱军塞一堆礼物,硬推不要没关系,方爱军会让人把东西送到老师家里。
几次下来,老师们可不敢去方家家访了。
“老师”这个人们最为敬重的职业,大抵风骨俱存,不愿被人议论说是图方爱军的礼去的。
方规是从宋晓梅接待过两三次家访后,隐约体会到妈妈在大院的心情不那么美妙。
宋晓梅会紧张、忧愁。
紧张这孩子闯了什么祸,忧愁这孩子被方爱军惯得无法无天,以后怎么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