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136)
等一下,她吸的不会是我的精气吧!被刘素娟从诡谲的梦中拍醒,方规惊恐地想。
“这么多小哥哥一个都看不上啊?”刘素娟拿出手机,“等我问问万能网友。”
“小心被骗去缅噶你腰子。”方规一把抄走刘素娟的手机,“我去买奶茶啦!”
刘素娟没给方规买手机,但买了部电纸书,美其名曰丰富精神生活,后来闹不住又买了台掌上游戏机,另外给了一些零钱备用。
等奶茶时,方规打开刘素娟常用的视频APP,一条一条滑下去,全是各式各样搔首弄姿的男性,上到跟刘素娟差不多年纪的斯文老男人,下到戴猫耳头饰穿短裙的小男生,当然少不了或魁梧或精壮的肌肉男。
看得方规眼睛都要坏掉了。
刘素娟个假道士怎么什么都吃得下!
她修的是合欢道吧!?
奶茶店排了十六七号人,方规等了二十多分钟,一直刷,也没刷到李博士。
取了饮品,方规抱着手机坐在路边长椅上,咬着吸管单手敲下李博士大名。
这下出来了。
综合热度最高的三条视频一水夺人眼球的震惊体:「算力中心救星」、「显卡挖矿+热能回收=永动机?」、「诺奖级突破」。
后面也有诸如「顶刊堕落」、「评审会收钱」、「学术炒作」之类的负面关键词。
微热搜末尾则有个不甚醒目的「我国青年科学家突破卡诺循环限制」的词条。
方规回到视频APP,点开一条封面人物挺像教授的视频。
这位UP主似乎真的是大学教授,开篇讲了一堆诸如PUE(电能使用效率)、ZT值(热电优值)、拓扑材料、非平衡态热力学、简并度等专业名词。
让人望而却步。
方规打开另一条热度比较高的标题为「5分钟看懂热排放转化」的视频。
开屏是滚滚浓烟。
数据中心散热塔喷涌出白烟,加密货币矿场轰鸣的显卡序列则升腾起扭曲空气的热浪。
“全球算力中心每年耗电超3500亿度,几乎等同于英国的年用电量;比特币网络单日消耗3.56亿度,相当于阿根廷全年总电力消耗。这些庞大的数字中,有30%-50%用于散热……这些电的一半都变成废热,白白消散在空气中……
“如果将废热能转换成能源,既解决散热问题,同时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我们离零碳未来还有多远?
“这不是永动机,该理论通过拓扑材料‘作弊’,让热量打工还债——事实证明,只要思想不滑坡,万事万物皆牛马。”
这条虽然也夹杂专业名词,但通俗易懂多了,简而言之,李博士的理论研究应用到现实,就像视频最后的总结——极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掀起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
除了面向大众的科普向视频,方规也点开一两条批判其为“民科”、“学术炒作”的视频。
内容没听明白,只感觉旁白歇斯底里的语气和满屏加大加粗的字体非常……无理取闹。
甚至还拿一张不知从哪扒来的陈年照片,攻击李博士外表。
“……不是我说,李大聪明真该好好捯饬捯饬。”
耳边突然响起林爽的声音,方规一刹那心脏快蹦出嗓子眼,人也跟着猛地一弹。
“林爽!”
“酒吧一条街喝什么奶茶啊。”林爽捞过方规手里的奶茶杯,打开盖子自己喝了一口,随手扔进垃圾桶,“走,我刚刚问到了一个好地方。”
方规揣起手机反方向跑,“不去,不跟你们玩。”
但她跑得没林爽快,而且刘素娟正好在前方守株待兔。
“去哪儿啊?”刘素娟一把拽住只顾往后看的方规,乐呵呵地问。
前有狼后有虎,方规沉下脸:“没意思,我要回去睡觉。”
“刚才爽子问了本地人,人家给推荐了一个好地方,咱们去看看嘛。”刘素娟哄她,“不好玩咱就回去睡觉好不?爽子,快给我们阿规看看。”
“喏。”林爽把屏幕怼到方规面前,给她看社交平台上推荐的一家小众酒吧,中间打了不少彩虹emoji,配图则是几个背影、侧脸看上去蛮有气质的女生,“就这家,都是漂亮小姐姐哦~刘姨掐指一算,能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方规:“……”
方规没感觉新世界的大门向自己打开,倒觉得钻进了这对卧龙凤雏合力编织的笼子。
……
大众舆论热度在第三天转弱。
不知是否有关部门干预了,因为李博士虽然国籍没变,但通讯单位却不是某些视频评论提到的理工大,而是一家外资研发中心。
意味着这项理论在政治意义层面缺少可圈可点之处。
又或是这项理论本身对于大众而言过于晦涩,在社交平台掀起一两天热潮实属意外。
学术圈和产业圈的轰动在意料之中,它切实地戳中了某些企业的敏感神经。当晚,数十封邮件塞进了沈晓睿的邮箱。
沈晓睿相信投递到李博士邮箱的邮件数量只多不少,她猜测李博士一封也没看。
次日起,李博士医科大的前同窗、前导师、前同事纷纷致电沈晓睿。沈晓睿合理推断,因为李博士断联,这些人才辗转找到她这里。
理工大反而暂时没动静。
沈晓睿判断理工大近期可能就这项研究主张校方权宜,询问过李博士的意见。
李博士反问沈总,当时没有切割清楚吗?
沈晓睿便不再说话。
沈晓睿确信切割得很清楚。
大学里有很多缺乏实际意义的研究项目,她以雇主在国内布局ESG全生态链为由,向不同院校购买了一大批可有可无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