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转机(143)

作者: 燕不学 阅读记录

吃饱喝足,分道扬镳。

刘素娟发的话,让李笃跟方规去「盘丝洞」民宿,她和林爽去别的地方转转。

夜宵吃得有点撑,四个人都不是愿意浪费粮食的人,主要是林爽买的烤串分量超出大家的食量,最后吃得都挺累。

方规走到一半不愿意走了,转过身看李博士。

李笃起先没反应过来她的意思,方规伸手取下她肩上的背包,抬了抬下巴。

李博士睿智的大脑快速解析出这道无声指令的含义,转身半蹲下来。

方规趴在李笃背上,终于深长而又惬意地叹出一口气。

“你们真是,一个一个太不省心了!”

李笃扶着她的腰,笑着“嗯”了声:是呀,让圆圆陛下费心了。

方规一只手虚虚圈着李博士的脖子,一只手去摘她头发上那坨挂了不知多久的洗发膏:“累吗?”

李笃脸不红气不喘地摇头说:“不累。”

方规摸摸她胸口:“呸。”

李博士心脏都快跳出胸腔了。

李笃用耳朵蹭了蹭肩上的脑袋,“圆圆累吗?”

惦记老的,还得照顾大的。两个不着调的,连买东西去哪儿都得圆圆指路,可见这俩人没少支使她家陛下。

“你管我。”方规用脑门顶回去,然后打了个哈欠,歪头枕在李博士肩上,“这段时间表现怎么样?梁教授安排下次家访了吗?”

李博士像是不小心被脚下的石板罅隙绊了脚,颠簸了下,气息一瞬间凌乱,“梁教授说了以后都不家访了。我表现很好的。”

方规:“是吗?手机给我。”

几分钟前说着不累的李博士忽然开始大喘气:“手机没电了,我……我买衣服都用、用的现金。”

第79章

李笃意识到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

第一时间不上交的手机,之后就没有上交的必要了。

手机没电是真的。

但有时,说出事实等同于委婉的拒绝。

这是一宗。

沉入水下时,李笃想,为什么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为了弥补前一句“表现很好”?

什么表现算很好?

圆圆走之前交代她:好好上班。

单论这点,李笃认为自己表现可圈可点,她认真履行了L&S及L&L的工作义务,完成了Alice排布的所有行程。

配合心理督导组完成了最后一次评测。

圆圆不准她监控刘素娟。

她也表现得很好。

或许锁定一个十数年未接入网络的自然人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利用她掌握的资源和关系网,锁定刘素娟的动向,并非不可能。

但是她没那么去做,连尝试那样做的行动都没有。

圆圆问她“表现怎样”时,李笃以最快速度把各项评判标准在脑内以图表形式呈现,罗列每一个扣分项。

最终她计算出的分数恰如她的回答:她表现得很好。

如果圆圆没有提出质疑,让她拿出可以击溃她一切演绎的物理性证据。

所以她功亏一篑。

追本溯源,回归问题本身:她的表现真的很好吗?

好到坦然面对一切质疑?

显然没有。

她的表现远称不上好。

李笃告诉自己,圆圆不是故意失联。

她警告自己,不允许用这件事自我折磨。

可是和圆圆的聊天框里有……如果按平均每天三条信息,可能有不止一百条自言自语。

很多是在半夜三更。

圆圆的失联让她寝食难安。

她有没有在哪些信息中流露出自怨自艾……有没有责怪圆圆为什么突然不理她?

李笃不确定。

一分钟时间不足以让她回顾所有发出的信息。

她留给理工大的框架设计和数据中,埋了一颗巨雷。

这颗雷迟早爆炸。

在她匿名雇佣传媒工作室——也就是水军——将论文的影响力从业内扩大到公众范围后,它的爆发将会提前,这会对她和L&S的合作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李笃不喜欢梁教授,没有人喜欢总是用一双“我看透你了”的眼睛看待同事的人。

毫无隐私可言。

而且梁教授总是有一些荒谬无比的言论。

梁教授说,圆圆终会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离开她,越早离开反而对圆圆越有好处。

李笃想,如果不是圆圆的信息来得及时,她把一瞬间的冲动付诸行动,那也会酿成可怕的后果。

还好及时看到了信息,所以只是客观、公正、含蓄地评价了梁教授的心理学造诣。

回敬梁教授那一番没礼貌的发言——没有同事不请自来只为了添油加醋,幸灾乐祸。

肺泡内的氧气消耗殆尽,李笃浮出水面。

视线越过丰满的泡沫,投向磨砂玻璃另一侧。

圆圆在怪她吗?

……

方规可没空怪李笃。

简简单单的事情会被李博士自己盘算得无限曲折,愁肠百结。

李博士那过于复杂的脑回路就是对她本人最大的惩罚。

所以,惩罚李博士的任务交给李博士自己吧。

她才不费那事儿。

方规忙着规划路线。

拿到电脑和手机,她忽然觉得缺失的东西回来了,整个人完整了。

被工具奴役的现代人哎。

方规想去看看爱军集团留在各地的“遗骸”,这是她离开申城叫上林爽的目的之一。

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刘素娟和林爽这一路玩得应该挺开心,方规不然,“玩”这件事对她没什么吸引力,旅程刚开始的新奇过后,消耗的体力和精力远超收获。

一旦无法进入旅行应有的放松状态,这趟旅行更像折磨——连续近一个月每天在车上呆七八个小时,刘素娟那辆破车都送修过两次了,更别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