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58)
只是被拘在方家大院,方规的世界越来越小,大院的人越来越少,她实在找不到人说话,只好跟李笃讲。
她给李笃发过方爱军的病历,讲方爱军每天的症状,讲今天又有一个姨姨搬离了大院,讲她把花坛里的花全拔了,种上了青菜。讲方爱军就是个老不死的混蛋,整天说自己快死了,却苟延残喘了一天又一天。
方规渐渐意识到这些事情很无聊,她分享的鸡毛蒜皮很无聊,因为李博士回信息回得越来越少,虽然也回,起初回得很详尽,跟论文似的,后来经常是一堆信息几个小时后甚至第二第三天才回一条。
有时候干脆只有一个含义莫名的表情包。
方规赌气在每次问李博士什么时候找她时都加了时间。
李笃从没问过加时间的意义。
李博士透露出的潜台词是她不在乎。
聊天框变成了树洞。
暑假前一天,方规跟辅导员在线上办完了休学手续,给李笃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我在方爱军对我的消磨中日渐枯败,我会跟他一起死在方家大院23:35」
23:36,李博士回复:「我明天看情况跟金导请个假,如果她批假,我就去找你[抱抱]」
23:37,方规回:「你来帮我杀了方爱军。」
李博士没再回信息,第二天打电话告诉她,金导没批假。
“原来你真的以为我要杀了方爱军,怪不得……”方规恍然大悟,“怪不得你说我是在封闭环境闷太久了,思想消极,我应该出去走走散散心。你还给我推荐心理咨询师。”
冰糖块儿融化了一半,甜得发苦。李笃将半块冰糖压在舌底,却仍不由蹙起眉。
“不是吗?”
“好家伙,原来在李博士眼里,我找你回方镇,只是为了让你帮我杀掉方爱军。”方规笑出声,又有疑问,“方爱军有那么可恨吗?你真觉得他活该不得好死?”
她从李笃的眼神中读出了肯定答案。
方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方爱军是挺可恨的,他都能找十二个混过**的人软禁我。他对你做了什么?”
李笃的关注点在她前一句话。
“他真的找人软禁你了,什么时候?”
方规轻易辨别出这句话的重音咬在“真的”而不是“软禁”,她忽地笑了。
“行啊李博士,你还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第35章
“封闭环境——陌生的封闭环境使你潜意识产生对抗,你在谈话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欺骗性和表演性,小组建议下次谈话由你来决定地点。”
即使“欺骗性”和“表演性”前面有所停顿,沈晓睿的语气抑或微表情都没有传递出负面信号,这两项是灵长类动物的本能。对于某些角色或某些场合,它们等同于特殊技能,是加分项。
像是印证李笃的观测,沈晓睿略带安抚意味地微微向前探身。
“李博,你看呢?”
李笃垂目看向杯身渗出水珠的咖啡,沉默不语。
按照约定,她需要每周与评估小组完成一次谈话。她推了一次。沈晓睿没给她第二次机会,选择在学校门口守株待兔,要了她一刻钟时间。
沈晓睿一贯直接,见面直奔主题。
她没问为什么不去参加谈话,而是直接抛出解决方案。
“如果你对评估内容及方式有疑问,我们尊重你的意见。”沈晓睿等待片刻,续道,“有任何意见你都可以提,时间、地点、内容、人……”
李笃掀了掀眼皮。
沈晓睿敏锐地捕捉到她的小动作,立刻发问:“你不喜欢梁教授?”
“不是。”
李笃不至于借题发挥,但她心里清楚,她迁怒那天的评估,或多或少也迁怒于梁教授。
要不是那天耗费太多脑力,她不可能犯那么低级但严重的错误——怎么会脱口一句“真的”。
——他真的软禁你了?
大小姐又不笨。
大小姐立马反应过来她隐瞒了一些事情。
但大小姐没兴趣打破砂锅问到底。
大小姐不想再见她。
大小姐不仅十天没去过公寓,也十天没回过她信息了。
猫都不管了。
摆明一刀两断。
李博士所思所想,沈晓睿不得而知,她庆幸总算撬开一条缝,旋即打蛇随棍上:“如果你实在不想继续评估,我来协调帮你简化流程。你只需要配合做一次全面体检,费用我方支付,医院我方安排,时间你定。”
“不是评估的问题。”李笃说。
她只是对合作有些意兴阑珊,思忖着是否表达出来。
“你知道,我们已经达成了口头约定,感谢科技,它具有实质性的法律效用。”沈晓睿向后靠,眼中一派了然,姿态攻防兼备,语气倒还柔和,“这份约定你可以理解为雇主的诚意。我们的雇主在财务方面向来慷慨,所以才能笼络无数如李博这样的顶级人才。”
L&S非常慷慨,自始至终没还过价。
除研发经费,李笃后面临时提出的个人薪酬也照单全收,而这次评估是在她提出的数字基础上,以乘法而非加法上调。
蛮难遇到如此财大气粗的雇主,李笃都想给居间介绍的那位政府招商送点好处费了。
“但有些时候,比如未来合作伙伴萌生退意的时候,它可以用来约束对方。我们偶尔会遇到这种情况——没那么多,不过不比你以为的少——谈好的合作因为情怀、文化、意识形态等等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夭折,有时候甚至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尤其是像李博士这样,已经有相当成就,同时对自我价值有清晰认知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