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重生之卫子夫(75)+番外

作者: 风曾 阅读记录

且不说卫子夫知晓前事,光看卫青的举动,她便是已然明了不少,“我提及此事,只是想告诉你,昔日有大哥护着你,以后亦是有我这个当姐姐的护着你。”她深知当年卫青和平阳可是整整蹉跎了无数岁月,两人在一起没多久卫青便是离世了,他是有憾的。卫子夫知道卫青所想为何,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公主,更怕刘彻会多想,纵然深爱,为了卫子夫,他亦是会放弃的。

她一直不明朗如今的卫青是何心思,可从他那天的举动,她已是明了,纵然刘彻不曾多想,全听信了平阳公主的一番话语,事后还下旨重斥了夏侯颇,这也是卫青至今安然无恙的原因,全靠刘彻压下了此事,可卫子夫察觉到了卫青的不一样。

“姐姐无需为我担忧,我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卫青苦笑了一番,转动碗的手终还是停了下来,“公主是我们卫家的恩人,公主是汝阴侯的妻子……”

“你若是想……”卫子夫不由的开口道,但凡卫青开了口,她是万死不辞也会替他如愿的,她不愿阻拦他。

“姐姐慎言……”眼看卫子夫要说出的话,卫青紧皱着眉头四周望了望,叹了口气,“姐姐马上就是皇后了,切不可……”他的语气之中尽是警惕。

“我要做父亲了……”卫青突来的一言,更令卫子夫诧异,她知道卫青有三子均非平阳所出,刘彻一直以来在催卫青成婚,可卫子夫从来不曾催他,就是想等到合适的机会让他得偿所愿,却是没有想到,“可是真的?”

卫青轻点了点头,亦是苦涩不堪,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夜酒醉竟会让身边的侍女给怀上了。

第51章

外面声声喜闹之声络绎不绝的在卫子夫耳边,众人只知今日乃天子之喜,汉家之喜,亦是卫子夫之喜,她以一介歌女鱼跃龙门登上了皇后之位,不知艳羡了多少人,长安城中已是流传出了“生男勿喜,生女勿忧,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歌谣,一切都好似回到了当年,卫子夫苦笑的摇了摇头,终究是“未央美人”的神话替代了那年“金屋藏娇”的誓言,成为了百姓新的茶余饭后之谈,再不会有人触龙鳞提及当初那场帝王眼中儿时的戏言了,这是谁的幸,又是谁的不幸,若不是她早已经历过如今的一切,怕亦是如这些人一般沉浸在眼前的幻象中美不甚喜,对镜梳妆,轮回恰似一场梦,镜前的她本是是貌美的样子,一头乌黑的秀发,可是透过镜子,她却好似看见那个苍老的自己,不见一点韵态,眼中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冰冷与麻木,下意识就是摸了摸自己的脸,似是想要驱走那阵黑暗。

“皇后,您看……”看着兴奋的阿觅端着象征着皇后身份的凤冠要为自己戴上,她的脑海之中不由的划过了那句“但得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伸出双手由着侍女将长袍曳地的大红外披从她指尖划过直至到肩托起那件大红喜袍,方才由着两人扶着自己出了未央宫。

她今日本该从椒房殿行至宣室接受册封,不知是她不愿,还是刘彻亦是不愿,终究是打着重整椒房殿的名义,让她从天子寝殿未央宫出发,行进之际卫子夫不由的回身抬头望了望未央宫,那天的阳光亦是正当好,像极了上上辈子巫蛊来临之前的那阵夕阳,只是今天的阳光是旭日东升正当年,而那日的阳光却是落日余晖。

“皇后,该出发了……”阿觅看着出神的卫子夫不由的焦急唤了一声。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故立卫氏为后,其赦天下,与民更始。—(引自《汉书·武帝纪》)

在一片山呼万岁中,内侍的宣读封后诏书一字一句的传入她的耳朵,刘彻依旧是为了她打破了历朝历代的传统,立后而赦天下,可见他对她的重视,“臣妾卫子夫叩谢陛下……”卫子夫将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平放至左胸前,低头朝着刘彻郑重行了大礼,站在顶上,居高临下的刘彻显然今日心情大好,微微弯下腰,朝卫子夫伸出了一只手,卫子夫亦是明了的将手轻轻的放在他摊开的手掌上,刘彻一个用力就是将人扶了起来,卫子夫以为他会顾着礼仪,放开自己的手,却没想到刘彻却是抓的越发紧了,不着痕迹的借着袖子紧紧拉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呢喃了一句,“万里河山与你同拥。”

说完还不等反应过来,就是朝着底下山呼皇上万岁,皇后千岁的大臣露出了爽朗的笑声, “今日乃国之大喜,朕于上林苑设宴,众臣皆可携家眷同贺。”

忙碌了一天的卫子夫,等阿觅为她卸下最后一支步摇,转了转自己有些僵硬的脖子,她这一天可是累的够呛的,阿觅本想为捏一捏,松松筋骨,却是被她婉拒了,一个人走到未央宫的外面,看着天上挂着的那轮明月,微微吹动的风声不时划过她的耳边,到令她有些想起了今日册封大典上,刘彻对她说的那句“万里河山与你同拥。”

“姐姐,今夜是有心事。”踏着铮铮步声而来的卫青,朝着卫子夫行了常礼,卫子夫却是诧异的看着站在这里的卫青。 “这是未央宫……”卫青无语的看着卫子夫,他作为天子近臣,值守在这里,本就是很平常的事。

“陛下呢?”卫子夫下意识的就是问道,“还在喝着呢……”卫青倒是显得颇有些无所谓,他也知道刘彻今日甚是高兴,“那你怎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