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150)+番外

总结下来,她招惹不得。

此时此刻,周正楠第一次生出后悔的情绪,早知道就把这批奖金直接批下去了。

想到这里,周正楠就想到家里的弟弟。

要不是弟弟要结婚,张罗着买三大件,八十四条腿什么的,她哪里用的着克扣这笔奖金。

一想到这里,周正楠更头疼了。

这笔钱该去哪里弄?

*

从纺织厂出来的姜澄,先是回了一趟四合院。

钱放好之后,她拿着一批翻译好的书籍去了新华书店交任务。

顺便拿回了稿费,一本新的翻译证,还有特级翻译的证件。

从新华书店离开的姜澄,去百货大楼买了些礼品,拎着去了方厂长的家里。

当方厂长回来看见姜澄的那一刻,是惊讶的。

“有啥急事?”

方厂长是真担心。

姜澄笑着摇头道:“我来承认错误的。”

错误?

方厂长不明所以,但还是坐下认真的听姜澄说。

姜澄坦白告知方厂长,求木厂长来给她撑腰的事情。

方厂长听明白了,沉默几分钟后,抬头。

“姜澄,你和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发现周正楠有什么不对?”

姜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方厂长,你不觉的我手伸的太长?”

方厂长摇头。

“我只遗憾你没有真的当上副厂长,你也不想当,你要是当上了,不得使劲儿给我们纺织拉单子。”

“简春生当上也好,他那人我了解,就是踏踏实实干活的人。”

方厂长的话令姜澄也交心的交代了一番。

“方厂长,周正楠有什么问题具体的我不清楚,但我算了一笔账,您看看。”

“周正楠早婚丧夫有一女,女儿没有读书,目前她女儿基本上是周正楠娘家的保姆。”

“周正楠是家中老大,下面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都是高彩礼嫁出去,弟弟一直没有工作,但却在城里有住房,每天不是下馆子就是看电影。”

“眼下她弟弟要结婚,女方要彩礼888,还有三大件和八十四条腿,周家全部答应了。”

“周正楠工作二十一年,前三年临时工,转正后在基础岗位工作六年转财务,三年后当上了财务主任。”

“整个周家只有她一人在赚工资,可周家的消费却远超她工资总和,这多出来的钱从哪里来的?”

“另外,周家就是村里家庭,一家人能躺着不坐着的角色,家底几乎没有。”

姜澄说完了,方厂长也听明白了。

“你怀疑周正楠从纺织厂拿钱?”

姜澄点头。

“怀疑,没证据,需要您亲自调查了。”

“我会的。”

方厂长对这件事很看重,周正楠可是一个厂子的财务啊!

要是她想动点手脚…。眼下正是外汇的关键时刻,方厂长有点坐不住了。

“对了,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方厂长很是好奇。

姜澄笑着回答道:“我们大杂院里有个小弟,正好认识周正楠的弟弟,我就让他打听了一下。”

姜澄说的是孙爱国。

孙爱国没有工作前,混的有点广。

姜澄给方厂长提醒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方厂长亲自出手,不会出错的。

她今天来,主要是不想周正楠去方厂长那里给她上眼药。

说什么她一手操控之类的话,先下手认错不留疙瘩,还是很有必要的。

事情说完后,姜澄留下吃了饭。

吃好饭的姜澄,还帮着方厂长的女儿辅导了一下功课。

姜澄离开时,方厂长的女儿非常不舍,一个劲儿问姜澄什么时候再来。

“你把不会的题攒着,一个星期后去大杂院问我。”

“好!”

姜澄与方厂长女儿约定后,被一家人亲切的送了出去。

方厂长夫人看着自家女儿,酸酸的问:“有啥题不能问我,你妈我是高中老师!”

“妈——麻烦您回忆一下,您每次辅导我的时候,不是翻白眼就是拍桌子,还有您最爱的教条板子。”

方夫人心虚不到半秒,火气不小的质问:“那怨谁!谁让你不会来的!”

“妈,我要是会了,我还用问你吗!”

方夫人:好像是不用?

*

从方厂长家出来后的姜澄,回到了大杂院。

第二天,习惯早起的姜澄发现今天的大杂院的人起来的都很早。

她下床在窗户边听了听。

“街道贴通知了,说是纺织厂要找针线活厉害的人!”

“是不是又有活了?”

“好像是,我听说是大活,所以这次要求高点。”

“管它做啥呢,赶紧去,要不然一会没名额了!”

“就是就是,活少人多!”

一群人声音越来越远,但不难听出她们的期待。

姜澄收回耳朵。

看来布娃娃的事儿要下发了。

想到这里的姜澄,先去了隔壁一趟。

“沈奶奶!”

姜澄喊着进了屋,拉着沈奶奶走去一旁。

“沈奶奶,你要不要赚点零花钱?纺织厂有做布娃娃的活儿下来。”

“你咋知道?”

“我谈下来的活儿,我能不知道吗!”

“您就说想不想做,想做我去给你要,这点面子咱还是有的!”

“而且你这手艺绝对过关!”

沈奶奶一听,还真就有点心动。

她在家除了做做饭,还真就没什么事情了。

“行,你给我整点回来!”

“包在我身上!”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街道都在忙碌着布娃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