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领导!”
“冷领导!”
姜澄声音大了一点,屋内正一团乱麻的冷领导皱眉回头。
眉毛罕见舒展。
“姜澄!”
“冷领导。”
姜澄进来,冷领导迎了上去,握手。
“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
寒暄几句后,姜澄不耽误时间的进入正题。
“你来了三个人?”
“对,家里不放心。”
姜澄看见冷领导露出为难的表情,她继续道:“您不用担心,我们自己解决住宿问题,我来只是要知道后面的流程。”
冷领导着实纠结。
姜澄虽然是翻译,但她这个翻译太厉害。
就在来之前,他还接到了海市木领导的电话,话里话外都要抢人。
他不舍得放姜澄走。
可眼下真的没有床位。
走廊都住满了!
“姜澄,行程单子我给你拿一个,交易会在四天后开幕,翻译有专门的人带队,会给你们做一个简单的培训。”
冷领导说着话的功夫就给姜澄找来了行程安排的单子。
“你拿好,确定好住的地方告诉我一声…。这附近邮电所电话是这个…。
冷领导写下电话道:“你打电话留言,我每天晚上过去问一遍有没有电话。”
“总之,咱保持好联系。”
姜澄一一答应,拿着电话和行程单子,还有她进入会场的证明,离开了招待所。
从招待所出来的姜澄没有走,而是拿着一张全国粮票走到招待所大妈面前。
在大妈的注视下,姜澄手中的粮票飘落在地上。
大妈诧异低头,姜澄惊讶出声,流利的粤语就说了出来。
“哎呀,大姐,你的粮票掉了!”
招待所大妈:我的?粮票?
姜澄捡起粮票,塞在大妈手里道:“可得拿好了。”
手里攥粮票的大妈呵呵两声,拉着姜澄的手道:“是,是,得拿好了。”
姜澄一听,笑容更大了,拉着招待所大妈的手,一口一个姐的聊上了。
第233章 了解产品
“姐,你这手怎么保养的,真是水嫩嫩的!”
“姐,这附近的招待所都住满了?”
“哎呦,真是人多!我是个翻译,第一次来,人生地不熟的,心里没底。”
姜澄拿出刚领的工作证和进场资格证给招待所大妈看。
大妈一看,就信了。
这玩意每年她都看,熟悉的不得了。
姜澄见信任建立差不多,开始探寻主要目的。
“姐,我第一次搞翻译,怕给厂家翻译错了,我就想着笨鸟先飞,先找厂家要点产品资料,我自己先翻译好了,别到时候外宾问我,我别给咱华夏丢脸。”
姜澄说的情理之中,招待所大妈热情的给姜澄指了方向。
“我跟你说…。”
“那几家酒厂的每年都住在西三街那一带的招待所…。”
“茶厂他们愿意住南三巷......”
招待所大妈知道的事情还真不少,姜澄记住一些厂家的消息后,和大妈又聊了一会才离开。
她找到高中华和李春香,三个人打开地图。
姜澄拿出笔,在地图上勾勾画画。
还别说,高中华说的战友房子地理位置还真不错,几乎在中心点上。
“我们先走一圈,实在没有住的地方,我们就去这里。”
姜澄做了决定,李春香和高中华自然没有意见。
三人拿着行李走了一大圈,结果全部满员。
最后,三人还是去了高中华说的地址。
一路找过去后,高中华拿出一把钥匙,开了锁着的大门。
里面除了有些杂草外,并不凌乱。
高中华有点酸涩的情绪上涌,解释的道:“我们有战友在这边,他每过一段时间就过来打扫打扫。”
原来如此。
姜澄想到,要不是有人经常过来打扫,这房子没准儿都被人占去了。
不用怀疑,真的会有人这么做。
房子并不大。
小院也就是十几平米,两间屋子,一间卧室一个厨房,就一张大床。
高中华看了一眼后道:“嫂子,你们俩住大床,我找木板搭一下就行。”
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样。
三个人开始收拾。
院子里有个水井,最起码用水很方便。
全部收拾好后,重要东西带着,三人再次出门。
姜澄选了几家酒厂住的招待所方向,路上看见能吃饭的地方,三人吃了当地的特色肠粉。
吃完后,高中华只有一个感觉:吃不饱!
好在他还买了两个馒头。
一路走过去,三人到了。
姜澄挂上翻译证,工作证,入场资格证,去了。
她用同样的理由,怕第一次翻译不好,所以先来熟悉熟悉产品。
第一家酒厂的人一听,对姜澄的印象好的不得了。
这么认真工作的同志,他们当然愿意配合。
他们太清楚要是没有这些翻译,他们很多东西都不好卖出去的。
就这样,姜澄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小时,笔记写了好几页。
从招待所出来时,天已擦黑。
可姜澄还是坚持再去一家,因为时间真的很有限。
她去的第二家酒厂,态度稍有不耐,只扔给了姜澄一些资料。
至于原因很简单,他们自己有翻译。
姜澄不强求,她只是想做好,但不是求着别人做。
从第二家出来后,姜澄又去了另一个招待所。
李春香和高中华,毫无怨言的陪着她。
第三家姜澄去的是卖茶厂家住的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