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281)

相较这些想去露脸的,那些捐粮的公子少爷们,倒是显得诚意十足,平时在平民学生跟前,都一副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样儿,如今,却老老实实的,再不见那股耀武扬威的嚣张架势。

王秋生一边在纸上誊写着粮食数量,一边暗自好笑,这帮权贵子弟也有今天啊,果然都是亏心事做多了,平时没个报应,就没点忌惮,如今,见果然有天打雷劈这回事儿,倒是懂得何为敬畏之心了,呵。

孟平在边上帮忙,原本还提心吊胆,怕被为难,结果一个个的从他面前走过,安分的像从良了一样,不由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不闹事就好啊。

其实这些权贵子弟捐粮,代表的也不是其背后的家族,多是以个人名义,打着为父母祈福的名号,总之绝对不会有一个人承认是因为干了缺德事心虚,所以才借用这种方式来赎罪。

许怀义见状,从头到尾都表现的十分平静自然,甭管对方是啥样的嘴脸,也不在意祈福是不是幌子,只要能捐粮就行。

他的目的原本就只有一个,尽可能的帮助灾民度过这一关。

忙活到放学,许怀义统计了一下捐粮的总数,比他预期的结果要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十万斤了,这其中除了学生们,学院的先生师傅们也都在孙钰出手后,不甘落后的纷纷捐了一拨。

除了粮食,还有银子,加吧加吧也有一万多两了。

初战告捷!

许怀义挺满意,没想到,刚要收摊子,又来一位,这位还是个大户。

再次看到金光闪闪的苏喆,许怀义眼睛大亮,表现出无比的热情,那激动的劲儿,像饿了几天忽然看到一大盆红烧肉一样。

苏喆也是个妙人,许怀义热情,他比许怀义更热情,那亲热的嘴脸,活像看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

“苏七少!”

“许兄!”

“哎呦,多日不见,七少风采更盛,令人见之忘俗。”光身上这些东西卖一卖,换来的银子就够生活一辈子了,确实能忘记种种俗事儿。

“哈哈哈,许兄客气,小弟一身铜臭之气,哪里比的了许兄大才?许兄今日的风采,真是叫人钦佩至极、甘拜下风。”

“七少过誉了,我就是瞎折腾,哪里有啥才气可言啊,都是大家伙儿捧场支持,这才勉强撑起了架子……”

“许兄太谦虚啦,如今学院里,还有谁不知道许兄的大名?又是号召捐粮,又是组织人手去城外执勤巡视,这等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就是有,却没有许兄的仁善,肯第一个站出来,为灾民费心费力的谋划,如此高义,小弟佩服佩服,心向往之啊,恨不能能跟随在侧,也为灾民尽一点绵薄之力……”

许怀义痛快的道,“好啊,七少有这份心,我们欢迎之极啊,哈哈哈……”

说完,还冲其他几人挤挤眼,“是不是啊?”

李云亭冷着脸“嗯”了声。

王秋生笑道,“怀义所言极是,诚挚欢迎七少加入,您看,是捐粮还是捐银?还是也想参加执勤队伍?我帮您登记一下名字就行。”

赵三友起哄,“对啊,欢迎苏七少,苏七少家大业大,只要肯出力,一定能救助更多的灾民,这可都是福报啊。”

能免除你苏家被天打雷劈。

孟平张张嘴,没敢吭声。

苏喆听完这一通话,依旧笑如春风,大冷的天,摇着一把扇子,妥妥的富贵风流俏公子,“好说,好说,粮食有,银子也有,不过呢,我的意思,是想跟你们一起做事,加入你们五壮士小团队。”

这话出,气氛诡异的默了一瞬。

王秋生等人是没想到苏喆会直接把话挑明,之前不是没人想来摘桃子,但有孙钰这杆大旗在,都是拐弯抹角的试探几句,见他们不松口,也就罢了,反正捐粮或是执勤,也都能露脸,还省事儿呢,操持这些活儿,繁琐的很,最后未必能捞到啥好处,所以,虽羡慕,却也没那么眼馋。

但苏喆这反映,可就是真想要了。

其他人不吭声,都看向许怀义,许怀义没咋纠结犹豫,就点头了,“行啊,七少不嫌咱们庙小,欢迎之至。”

闻言,倒是苏喆愣了下,“真的?”

咋不按套路出牌啊?他原本还想了一大堆的话等着说呢,现在倒好,都用不上了。

许怀义点头,“当然是真的,不过丑话咱得说前头,这活儿琐碎又麻烦,干好了,不一定有功,但干不好,肯定挨骂,说不准名声都得搭进去,你可想好了,进好进,半道要是撑不住走,那可不体面呐。”

苏喆拍着胸口道,“放心,小弟也是吃过苦的,不怕麻烦琐碎,肯定能撑得住,许兄只管差遣,绝不给诸位兄弟拖后腿。”

许怀义鼓掌,“好,那就欢迎苏七少加入咱们精武学院赈灾筹备会。”

第249章 大手笔一更

赈灾筹备会?

听着有点怪,但苏喆并不在意,他想要的,是加入,而不是质疑,虽然目前这个赈灾筹备会看起来就是个草台班子,一点不严肃正经,很多人不以为然,还瞧不上眼,但不过短短一天时间,就做到这个地步,绝对大有潜力。

这时候还端着架子,那是傻。

跟做生意一样,眼光看得远的,先下手吃肉,后下手的只能捞点汤喝。

“多谢,多谢……”苏喆笑眯眯的拱着手,一副入会后与有荣焉的欢喜样子,“小弟定为筹备会鞠躬尽瘁,必不让许兄和其他几位学弟失望。”

一声许兄,一声学弟,可见亲疏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