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294)

扈村长立刻激动的问,“真的?那你咋知道的?”

顾欢喜只得忽悠,“上次怀义回来,就含糊说了几句,后来慧信大师不是为灾民祈福了吗,同时间昌乐侯府里雷电交加,被视作是上天示警,昌乐侯为了平息这件事,自是要筹粮救济灾民,那其他跟他同朝为官的人,还能不跟随?便是怀义就读的书院都有所表示呢,众志成城,灾情自然可解。”

扈村长喃喃道,“对,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这是……”

“如今不是都在传慧信大师的那句‘救助灾民可以为自家祈福’的话吗?我也想尽些心意,为孩子们祈福,求个平安顺意,这次先去打探一下,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捐些粮食出去。”

“喔,喔,祈福好,应该的……”

扈村长让人把拦在村口的栅栏搬开,不过,到底还是不太放心,又喊了大孙子来,坚持让扈英杰陪着一道去。

真有个状况,多个人也多分安全保障。

顾欢喜不好拒绝,道谢应下。

出了村,马车速度快起来,大概半个时辰,便远远看到了高大巍峨的城门,卫良勒住缰绳,迫使马停了下来。

“太太,前面人太多了。”

顾欢喜已经从窗户里看到了,具体多少,不知道,或许不止这一处,毕竟据说如今京城的灾民有数万,赈灾现场,为了不乱套,最好还是分开为好,他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便是占据了一块田地,地里的麦苗早先就被饿急眼的灾民们拔出来吃了,如今光秃秃的,只有乌压压的人头。

好在,队伍还算有序,没有发生什么推搡打斗的画面。

前面扎着几个棚子,棚子里架着几口大锅,锅里的粥翻滚着,散发着阵阵粮食的香气。

马车不敢靠的太近,只隐约听到些喧哗声。

第260章 施粥二更

顾欢喜目力有限,只模糊看到有人在灾民中穿梭,维持着秩序,甚至还能隐约听到呵斥声,但到底是不是精武学院的人,她完全无法肯定,便吩咐卫良,“你下车,走近去看看,里面有没有精武学院的学子。”

卫良就是一根筋到底的人,“太太,老爷不准奴才离开您左右。”

“我就在车里,不会有危险,这不还有扈公子在吗?你只管去,看两眼就回来。”

“对不起,太太,老爷说,一旦出了家门,不准离开您三米之外。”

“……”

对这种倔头倔脑的人,顾欢喜还真是一点办法没有,好在扈英杰跳下车解围,“我去吧。”

“好,那辛苦了……”

扈英杰大步离开。

顾欢喜见他走近后,正巧有人从那片人山人海中出来,扈英杰再寡言,也知道抓住机会,便凑上去说话,隔得远,她自是听不清俩人说了啥,只能耐心的等着。

顾小鱼也趴到窗口这里往外看,眼神复杂,夹杂着怜悯、无奈、悲哀、释怀,种种情绪,在心底激荡翻滚,让他不由喃喃道,“娘,这算是好事儿吧?”

顾欢喜点了点头,“救助灾民,自然是好的。”

哪怕不是诚心,结果总归没错。

“可是,可是,却要被逼到天打雷劈的份上,那些人才肯正视赈灾的事儿,也才肯出力出血,这又是何其悲哀?”

这话,顾欢喜属实不好接,只得道,“不知全貌,不予置评,或许,朝廷也有其无奈之处,有咱们不知道的权衡。”

顾小鱼低语,“终究是失责……”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吧。”倒不是顾欢喜为当今皇帝找补,而是根据原主的记忆,当今登基时,也不失一位明君,也曾励精图治,便是在潜邸为太子时,就有仁爱百姓的好名声传出,这些都做不了假,原主见识有限,或许会被蒙骗,但其父顾帧可不是光会读书的迂腐之辈,他也称赞过当今建兴帝,有望开创盛世,所以如今朝廷不作为,也许并未是他一人之过。

顾小鱼眼底燃起几分光亮,只是想到什么,又倏的熄灭。

这时,扈英杰走了回来,离着窗户很远就回话,“确实有穿着精武学院长衫的学子在维持秩序,人数还不少,颇有些声势,灾民们暂时还算安分,只是有些着急分粥,熬粥的棚子是昌乐侯府搭建的,我不便走近看,问了个人,对方说,那粥熬得还算粘稠,并没有用米汤水糊弄。”

有的人施粥,舍不得放太多粮食,熬出来的粥清汤寡水,压根不顶饿,纯属敷衍了事儿。

看来昌乐侯府的确被唬住了,老老实实的赈灾。

“有看到阿鲤她爹吗?”

“没有,我问的那人说,赈灾现场有好几处,不少高门大户都扎了棚子施粥,据说因为善人太多,还要排序轮流着来,不然城门外都摆不开那么多棚子,精武学院也是其一,但准备的最齐全,除了施粥,还在现场熬药,请了大夫坐诊,所以那一片是灾民聚集最多的,我猜,许三哥应该在那儿执勤,你要过去看吗?”

顾欢喜自是想去看的,但还没有自大到能掌控眼下状况的程度,万一起了乱子,她能带着闺女躲进房车,其他人呢?

所以,她还是量力而行的摇摇头,“算了,在这里看看就行,再往前走,风险太大,谁知道会出什么状况。”

卫良闻言,暗暗松了口气。

扈英杰不意外,毛遂自荐,“那还是我一个人过去看看吧。”

“不用,太危险了。”

“除了精武学院,还有京兆府,五层兵马司,都派了人来,应该不会出问题,我去去就回。”

说完,就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