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交口称赞。
孙老夫人听说是许怀义的媳妇儿亲手做的后,更是笑着夸了几句心灵手巧,还让身边伺候的嬷嬷去拿了一盒子首饰来,慈爱的说送给顾欢喜,随后,便让人直接把那两盆代表着事事如意的柿子树,摆在了大厅显眼的位置上,供所有客人欣赏。
接下来,给孙家其他人的礼物,也都一一搬上来,孙家大爷如今在南方的府城任职,哪怕他不在场,礼物也没落下,同样是书籍,被见猎心喜的孙尚书给暂时拿去保管了,孙家还有几位爷,不过是庶出,许怀义不好太厚此薄彼,但也不能跟嫡出的一样,于是送的虽然也是书,却不如给孙钰等人的有价值。
便是如此,依然都被孙尚书用父亲的威名,一一收缴了。
他得先睹为快,完全无视儿子们的哀怨。
孙家几位夫人得到的都是假花摆件,没有那两株柿子树壮观震撼,但因为市面上没有,也显得颇为稀罕,尤其,许怀义两口子事先打听了几位夫人的喜好,送她们的都恰恰是她们的心头好,如此,这礼物就显得更诚意十足。
至于下一辈的孙家少爷们,给的便是那些木制的益智玩具,市面上更不曾出现过,许怀义搬出来后,简单解释了一下,就让他们自己挑选,每个人至少能选两件,绕是如此,都挑花了眼,这个喜欢,那个也舍不得放下,最后决定,大家先玩自己选中的,后面再互相交换着玩儿,这样就谁都不眼馋别人的了。
没想到,就连玩具,孙尚书都插了一手,愣是无视孙子们眼泪汪汪的控诉,从大箱子里挑了俩,交给身边的长随。
唯独‘躲过一劫’的就是绒花了,他实在用不上。
孙家的小姐妹们,围着个大大的匣子,笑吟吟的挑选着自己中意的绒花,每个人都能选两三朵,最难得的,这些绒花不但精致,还件件不重样,戴出去,绝对为人瞩目,女孩子家,哪里有不喜欢的?
可以说,就算忽略之前许怀义的那些表现,单从送礼这关,就能看出此人的心智和手段了。
这些礼物,当不得一个贵,避开了许家底蕴不丰的短板,却件件都是诚意的体现,简直送到了孙家人的心坎上,讨喜讨巧,却不叫人觉得他市侩奸猾,只感慨他思虑周全、办事圆融。
拜师送礼的环节可谓是重头戏,这波结束后,就是开席,孙家在京城向来低调,也没大操大办,只请了各种姻亲故旧,再就是跟孙钰交好的同僚好友,这些才是有交际价值的人脉关系。
由此可见,孙家的诚意也摆的很足,是真心想把这些资源介绍给许怀义认识,带着他进入上层的圈子。
这一步,至关重要,许多人哪怕科举考试位列三甲,都未必能踏入这个高端局,身份地位的差距犹如天堑,一辈子都难以跨越,但现在,他轻悄悄的就抬腿迈进去了。
孙家给了机会,而他也完美的抓住了机会,如果他自身不够出色,刚才的表现不够优秀,便是有孙钰带着,旁人也未必认可,更多就是个面子上的情分,但如今,他端着酒杯周旋在众人之间,所到之处,大家笑容都挺真切的,摆出了常来常往,深度了解的姿态来。
许怀义对这种应酬场合,竞也不卑不亢,处理的游刃有余,见到什么人该说什么话,都不需要孙钰多提醒,他就能从容答对,半点不怯场,也不落下风,甚至还能不经意间冒出几句真知灼见,叫人惊艳他的见识和通达。
孙钰与有荣焉,甚至觉得今天就是他的人生高光时刻,再难复制。
他的同僚好友简直都羡慕的眼红了,像马自诚,尽管早就知道许怀义身上有不凡之处,但今天表现的如此不凡,还是让他惊讶不已,更是深深羡慕孙钰,能捡了这么个宝贝徒弟,以后指不定还会有多少惊喜呢。
他连着灌了孙钰三杯酒,才心理平衡了些。
至于孙家的姻亲们,就是纯粹的高兴了,许怀义是自己人,他越出息,对孙家越有利,他们只有满意的份儿。
许怀义去敬酒的时候,年长的态度可亲,同辈的也表现出交好的意味,彼此都其乐融融。
孙钰给他重点介绍的,是他的几个师兄弟,除了在西北抗击鞑子的那位二师兄没办法来,大师兄石啄,四师弟刘皓然都到场了,一位锦衣卫的指挥俭使,一位在西山大营,身份都不低,且握着实权,刘皓然身后还有镇远侯府,这样的实权派人物,谁不愿意交好?
第303章 考验一更
受前世看过的影视剧影响,许怀义对锦衣卫有种很复杂的情绪,既好奇又忌惮,觉得人家手握大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很潇洒,可同时也知道这样的得意并不持久,一着不慎,就是碾落成泥。
开国皇帝身为穿越人士,按说知道锦衣卫这把刀的利弊,当初却还是设立了这个部门,不过幸好并未再搞出啥东厂西厂来,不然权利只会争夺的更乱,无休止的内斗消耗的是国力,遭殃的是百姓,大臣们整天提心吊胆,谁还有心思去治理天下?
如今的锦衣卫,权利没有影视剧里演的那么大,不过直接受皇上直属领导,地位不言而喻,寻常人也没敢得罪的,就怕被穿小鞋、上眼药,随便扯个由头被抓进诏狱里走一趟,不死也得脱层皮。
所以,朝中官员对锦衣卫的感官也很复杂,不敢明面上讨好,怕皇上多心,也不敢得罪,怕被报复,除了极少数清流不屑与之交往外,大多数人都是客客气气的,客气,也代表着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