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644)

顾欢喜应下,她原也没打算为了力证自己不心虚,就顶风出去到人前挑衅。

那太幼稚了。

她要等有了证据后,再大张旗鼓地去打脸,那才有趣呢。

这番话,她并未告知曾氏,潜意识的她觉得曾氏不会赞同,为了避免矛盾,还是等有了结果后,直接去问孙尚书的意见吧。

时下,女子虽聪慧,却因为各种原因,眼界受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跟男子差太多,所以她更喜欢跟男子商议,能省下不少争论。

曾氏离开后,顾欢喜的日子照旧,一直暗中盯着顾家的人百思不得其解,咋就没闹出啥动静呢?

难道是绯闻的力度还不够?

可那也不应该啊,按照惯例,这种男女之间的事儿,哪怕是捕风捉影呢,也会当成大事儿对待,怎么可能如现在这般无声无息的?

他们想不通,于是,又加大了宣扬力度,绯闻也传的更猛烈,其内容也更龌蹉无耻,直说俩人在湖田村时,早就勾搭在一起,若不然,苏喆为啥跟许怀义合伙做生意?说是合伙,依着俩人当时的家底和身份,分明是许怀义攀高枝。

而苏喆为啥拉拔许怀义?还不是因为顾欢喜!

他相中了顾欢喜,而许怀义为了钱财,甘愿献妻谋利,对俩人的事儿睁只眼闭只眼,绿帽子戴的瓷瓷实实。

这些事儿,传的有鼻子有眼,情节很是详细,由不得吃瓜群众不信。

甚至,还有证人,如此一来,这桩传闻近乎板上钉钉。

因为证人不是旁人,而是许怀礼,她跟许怀义可是亲兄弟,他说的话,对不明就里的人来说,可太有份量了。

他倒也没傻的,直接承认目击到苏喆和顾欢喜的奸情了,只在旁人问的时候,似是而非的嘀咕了几句,过后还一副失言的惊慌样子,再欲盖弥彰的解释下,如此操作一番,谁能不多想?

第461章 除族出村

事情传到顾欢喜这里,直接把她给气笑了,府里没生乱子,外面因为大理寺和锦衣卫的人从大门口走了几趟,也没人敢聚众闹事,没想到最让人放心的湖田村倒是有人不安生了。

还是老许家,这是有多恨许怀义啊,竟是连家族名声都不要了,上赶着往自己脑门扣屎盆子?

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许怀义就是许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许字,许怀义头上戴了绿帽子,其他许家男人的脸上就有光彩了?

一样丢人好不好!

但凡正常点的,不是该使劲捂着吗?咋还自曝了呢?

为了打击报复许怀义,可真是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呐!

这把火烧的够旺,顾欢喜再豁达,也没法云淡风轻,不再当回事儿,她喊了扈英杰来,沉着脸交代了一番,让他替自己回村里给徐村长和许大伯传话,末了,冷声道,“许家念着许怀礼是许家人,可以一次次的放纵,但我姓顾,绝无可能由着这样卑劣恶毒的人一次次在背后捅刀子,他们这回若是还心软,那我就亲自动手了,处置个畜生,我不怕脏了刀子。”

这番直白表态,扈英杰听的心头震动,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咽了下去,不能怪夫人心狠,实在是这次许怀礼做的太不留余地了,分明是要逼死夫人,也彻底毁了许怀义,一个男人,还是打算要建功立业、有着远大目标的男人,顶着绿帽子,还能有啥将来?

断人前程、毁人名节,如此深仇大恨,再不出手惩治,除非是活菩萨!

他心中定了定,片刻不耽搁的赶回湖田村,先去许大伯家,巧了,徐村长也在,倒是省下他多跑一趟腿。

这俩人已经知道了许怀礼干的那点“好事儿”,正商量咋办,一个烦躁不安,一个愁眉苦脸,见扈英杰匆匆赶来,表情肃然,心里顿时就是一咯噔,再听完他说的那番话,齐齐变了脸色。

扈英杰也不催,颇有耐心的坐在一边喝茶,等着看他俩会给顾家一个什么交代,是保许怀礼,还是维护顾家?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给出答案,甚至都不算是选择,徐村长肯定毫不犹豫的站在许怀义那边,不管是为了整体村民的利益,还是为了公道,他都不可能选第二条路,也只有许大伯为难纠结,倒不是为难站谁的立场,而是该怎么处置许怀礼,才能让顾欢喜满意。

太狠了,他下不去手,也会伤了族人的情分,可轻了,顾欢喜不同意,她若自己动手,那许怀礼……

他都不敢去想那个结果。

屋里的气氛沉闷的让人窒息,只听到许大伯越来越粗重的喘息,眉头紧锁,像找不到出口的困兽。

徐村长悄悄看了扈英杰一眼,视线又定定的落在许大伯脸上,语重心长的道,“你还有啥可琢磨的?于情于理,咱都得给怀义一个交代,这事儿,是他许怀礼做错了,是他无情无义在先,怨不得旁人狠心,又没人逼他那么做,无非就是他心胸狭隘,一直都嫉恨怀义,这才从没断过报复的念头……”

说到这里,他无奈的长叹一声,“以前,他耍的那点手段,卑劣归卑劣,尚且还不要命,你看在血缘亲情上,饶他一回也就罢了,左右最后他都没占到啥便宜,也得了教训,可这次不一样啊,他这分明是要彻底毁了顾家,逼顾氏去死,也是彻底要让怀义翻不了身呐……”

他眼里迸射出痛恨,言辞也激烈起来,“怀义有这一天容易吗?背后付出了多少,咱们猜也猜的到,可让那小畜生恶意的编排,怀义的努力和心血都毁于一旦了,从此后还得戴着顶绿帽子过活,这还叫他咋抬起头来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