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欢喜点头,“皇帝这一招釜底抽薪,确实不错,太皇太后原本是为了护着楚王府装病,据说眼下是真病倒了,情况还不是很好,建兴帝打着让她静养的旗号,不让人去探视,算是变相软禁了。”
“其实一句后宫不得干政就能压住她,软禁是为了拦截楚王府的人,断开两边的联系……”许怀义想到什么,急声问,“侯府所有男子都下狱了,我那位四师叔呢?”
顾欢喜无奈道,“自是也躲不过。”
许怀义不由蹙眉。
顾欢喜提醒,“牵扯到闽王府和倭寇,这事儿太大了,谁求情也不好使,再说,还有皇帝盯着,就更有运作的空间了,你别逞能,这不是咱能操持的。”
许怀义闻言,急忙解释,“我没打算掺合,就我这点本事,哪有插手的余地?况且我人还在南边打仗呢,有心也无力啊……”
“那你是?”
“我是替师傅发愁,他们师兄弟的关系一直不错,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儿,他肯定要着急上火。”
“那也没办法,孙家向来中立,肯定不愿掺合皇家的事,你师傅的意愿,左右不了家族的立场。”
“唉,话是这么说,可就袖手旁观,也实在凉薄了些……”
“放心吧,我让人打听了,镇国侯府的男丁入狱后,并未受到苛待,女眷都还住在侯府呢,建兴帝即便想拔除侯府,也要顾及人伦和太皇太后的体面,不会搞背后搓磨羞辱那一套。”
听了这话,许怀义的神情和缓了些,问道,“楚王府有动静吗?”
顾欢喜道,“楚王父子去求见太皇太后,被拒了,去跟皇帝求情,被斥责一番,其实明眼人都能猜到,这是皇帝敲山震虎,闽王府也好,镇国侯刘家也好,都是楚王的势力,那两家背后干的事,楚王能没参与?自身尚且难保呢,还去为别人出头,现在,皇帝还没对他们动手,完全是因为没证据,等撬开刘家和闽王府的嘴,下一个怕就是楚王府了。”
一个家族的倒下,往往都是一念之间,再庞然大物,也抵不过皇权至上,除非造反以抗。
许怀义叹道,“那就麻烦大了啊……”
顾欢喜苦笑着附和,“是啊,建兴帝这雷霆手段用的是挺好,但同样风险极大,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善后的本事,楚王一系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一旦抗争还击……皇帝能扛住吗?”
扛不住,不止宫里和京城要乱,怕是其他地方,也会被波及到,届时,就是百姓的灾难。
许怀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你说,从侯府里搜出来的信件是真的吗?”
顾欢喜怔了下,不确定的道,“应该是吧?听说,是侯府的人去告密的,那人在镇国侯爷身边做事,还是比较得力和信任的,定然知道不少侯府的秘密,他既然敢站出来,多半是有确凿证据的,不然,三司那一关就过不去,建兴帝即便再想铲除刘家,也不会做那种太粗糙的局。”
许怀义眼神暗沉下来,“所以说,镇国侯府确实不干净,跟倭寇有关系,他们怎么敢呢?”
刘家作为太皇太后的娘家,暗中支持楚王,这无可厚非,许怀义也很能理解,但联合闽王府私通倭寇,性质就变了,他接受不了。
顾欢喜劝道,“再等等看吧,也许有什么内情呢。”
许怀义没吭声,心里发堵,他之前对刘浩然的印象还不错,拜师时,收了重礼,也回了一份,这一年前前后后的,俩人虽然来往不多,却也有接触,他实在不愿落的相对立的结果。
顾欢喜见状,忍不住提醒,“先别想那些了,皇帝派去问罪闽王府的人已经离京五天了,还不知道闽王府会怎么应对,是束手就擒,还是干脆反了,这都是事儿,怕也会牵扯到战事上,你最近多上上心,万一闽王府突然有动作,也好有个准备。”
闻言,许怀义果然顾不上思量刘浩然,低头琢磨起眼下的局势来。
第485章 乱象丛生
许怀义虽然上了心,但他的手也伸不到闽王府那边,顶多在军营里使使劲儿,以防着倭寇发难再应对不及时。
不过,他还是跟孙钰委婉暗示了一下,京城的变故还未传到南边来,他不敢讲的太直白,只拿自己的直觉说事儿,提醒孙钰,最好盯紧闽王府,因为他觉得闽王府不老实,指不定会整啥幺蛾子。
最好做些准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摊上了,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即便打不过,安排到位,将来被问罪,也能轻一些。
孙钰倒也听进去了,他其实也心头不安,但石琢不在,锦衣卫里,他说话就没那么有份量了,提了一嘴,至于人家听不听,他完全奈何不了,只能寄希望于闽王府不会搞事儿。
不然,大家都得不了好。
可怕什么,来什么。
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闽王府的人不翼而飞了。
等京城来问罪的禁卫军到达时,只抓了些无关紧要的下人,主子们统统不见了,一起消失的还有财物,但凡值钱的东西都被打包带走了。
当禁卫军如狼似虎的闯进去,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座空荡荡的府邸,这对他们而言,简直是莫大的讽刺和羞辱。
他们背负着皇命啊,一路马不停蹄,冒着严寒风雪,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就为了搞突然袭击,打闽王府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圆满完成任务,就能踏实的回京交差领赏了,可现在……
眼瞅着就是灭顶之灾,一个个的如遭雷击。
“搜!一寸寸的搜!任何一处地方都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