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群穿宋朝]苍穹之耀(158)

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智商过得去,还要有足够坚韧强大的心性和毅力。

哪怕这些来自宋国的读书人学成归国,只要在读书期间参与科研,也是足够有价值的。

大概是柳恣那边态度非常积极和友好的缘故,赵构这边反而又开始踌躇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要上赶着求人家,起码也得被给点冷脸色,可没想到对方表现的轻松又好说话。

——这里头绝对有诈!

赵构做事小心到了极点,已经开始怀疑这个云祈、辛弃疾,还有柳恣,是在合伙起来算计他了。

要知道,宋刚与临交战不久——虽然披着暴民作乱的皮,但也实打实地耗了十几万的人马,如今说共建就共建,凭什么这么好说话??

柳恣居然不在这个事情上为难他???

他一想到这个事情,就又开始思考泗州和楚州那边的情况了。

临国在占下多城之后,虽然改了官僚体制,又跟当初占下扬州城似的开始到处设喇叭轰人走,然后接管榷场的管理开始和三国做民营买卖,但根本没有对扬州城那样的热切和在意。

就好像,这几个战略要地都不足以让他们派人来重建城墙开设学校,扔在那爱怎么发展怎么发展一样。

这可是金国惦记了许久的泗州啊!!!

为什么他们的人不过去做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守军都不派过去?

然而事实是,哪怕泗州甚至是沂州没有一个士兵看守着,金宋两国在几年内都不敢再过去试探一步了。

损失太惨重,惨重到再不长点记性真成一帮傻子在治国了。

所以这件事情谈了一半,又被赵构给搁了下来。

他觉得不安,又说不出哪里不安,索性跟陆游一议论,给这辛弃疾按了个从五品承学官的官职,让他再去一趟扬州城。

柳恣那边,参政院上下都在忙着加班和算东西。

元首这一拍脑子说干仗就干仗,说打泗州就打泗州,本身是在职权范围之内的。

问题是这也意味着参政院上下都要忙着解决随之而来的一堆新问题——

扬州和北方四城的交通往来开放与否,地方政府的安置与监管问题,一群嗷嗷待哺的新人口怎么分配,还有一堆的新资源归谁来管理和开垦……

本来临国的铁矿等资源还有一定程度依赖于宋和金国的补给,可现在‘一不小心’拿下了沂州,等于直接把金山银山抱在了怀里——

山东是个好地方啊!

柳恣反而闲了下来。

他的职责在于审核和总控,问题是眼下参政院要处理的问题太多,很多议案还没递上来就被他们内部人自己给打回去重新做了,一时半会儿反而没太多需要他处理的事情。

以至于有种突然放假的轻松感了。

临国的外交部仍然由文化部的人帮忙撑着,原本就是个小镇子哪里有什么外交官,所以有什么大事也都是文化部的人帮忙接洽,搞不定了再找上头要人帮忙。

而宋国又往扬州城这边塞人的事情,明显不是文化部的人能随便做决定的。

辛弃疾穿着官服骑马走进扬州城的时候,非常娴熟的出示ID码和配合安检。

娴熟到后面跟着的宋国眼线都看的有点懵。

他以承学官的名义和孙赐那边约了会议,只等了一会儿就被引到曾经的办公室里,看见了敲着二郎腿喝着芬达汽水的柳恣。

对方差点被气泡水给呛着。

“是的。”辛弃疾礼貌地行了个礼:“我又回来了。”

第81章 承学

柳恣心想这才过几个月啊。

这青年,穿着跟古装戏戏服一样的青年,是他的前任室友,兼前任秘书,兼前任管家。

自己好几次喝醉或者是累垮了在公寓里倒着躺尸的时候,都是他帮忙解决的问题。

在辛弃疾没来以前,胡飞都是直接把他扔床上再偶尔过来看眼死了没有。

但辛弃疾来了之后,他醒来的时候不仅被擦干净脸和手,还有热乎乎的粥汤可以喝。

说把他当陌生人那是不可能的。

柳恣见他穿的是官服而不是私服,心里就大概有了数,只拿纸巾擦了擦下巴上的汽水沫儿,然后抬头问道:“什么身份来的?”

“承学官。”辛弃疾认真道:“宋国想自己培养基础人才,再送过来扬州参与新式教育,想和您谈谈买书的事情。”

“也就是说,让你来跟我买书?”柳恣哭笑不得道:“简体字什么的好说,就算我把那各科各类的书批发一套给你,你们宋国的人就读的懂吗?”

辛弃疾叹了口气,低头瞥了眼官服道:“这是皇上的意思。”

“坐吧。”柳恣注意到这青年几个月不见,又有当初那一派拘谨而僵硬的状态,只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椅子:“去宋国感觉怎么样?”

辛弃疾的眼睛停留在那明亮的电灯上面,半晌才移开视线道:“还可以。”

“送你的驱蚊贴还留着吧,那个挺好用的。”柳恣起身给他也拿了一罐汽水,歪着头笑道:“折叠军刀用过了吗?别划着手。”

那些在被带进临安的当天就已经被收缴走了。

辛弃疾下意识地接过那罐冰芬达,指腹碰触着冰凉的水珠,半晌没有吭声。

柳恣知道这沉默代表着什么,只坐下来撑着下巴看他:“现在来找我要书,想要什么书?”

“……理化类的入门读物。”

“好,一共六十本够吗?”柳恣低头开始在平板上写程序化批文,不紧不慢道:“再给你们复印点教辅和卷子?”

自学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辛弃疾见他完全没有谈条件的意思,只皱眉道:“你不介意这些吗?”

“不介意……这些书读完能不能考上城北都是个问题。”柳恣越过桌子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道:“你如果真心喜欢这个,就该去试着考考城北中学,以你的资质,提前毕业都不成问题。”

他收回手,直接在电子屏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抬眼再度看向他:“已经搞定了——去找孙赐吧,她会领着你拿东西的。”

辛弃疾缓缓起身,看着这个既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元首,只皱着眉站了一刻,便起身告退了。

孙赐是当初带着他入门当秘书的人,如今依旧没长个子一米五六的样子,但脚步轻快做事利落。

辛弃疾一趟手续走完,派手下把书搬回马车里,仍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上一次过来的时候,是自由的。

他可以随时选择去留,可以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也没有人会和他保持距离——哪怕他一直留着长发。

可现在,他已经没有留在这里的自由了。

孙赐在送别的时候,笑的一脸抱歉:“等会柳镇和我们还有个会要开,就没办法接待你留下来吃饭了,路上小心。”

“您客气了。”辛弃疾温和道:“谢谢您的照顾。”

他坐着马车折返临安,把书一本不漏的带了回去。

带回去的,自然是小学和初中级别的课本。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一共四科,合计六十本,同时还附赠了十几本卷子和教辅,当然都是复印的版本。

赵构原本以为临国会索要些什么,一见辛弃疾是当晚回来的,都觉得有些诧异。

而后者在这个时候苦笑,知道事情有多麻烦了。

陆游给他安排的这个位置,实在是太暧昧了。

他如果和临国有交易,那就有可能串通一气中饱私囊。

如果没有交易,临国直接送书,那有可能他和临国早就内部交好,而且搞不好还在合谋着做下一步的事情。

这些书和之前他行李箱里的那些被放到了一起,被一群文臣武官围起来翻越。

简体字和繁体字本来就差的不多,但人们更在意的是为什么临国的孩童要学习这个。

读书——读得是正派的做人之道,读得是端正心性之言,为什么要学算术加减之类账房先生才用得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