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灵根觉醒后,种啥得啥带飞祖国(52)
部长一听,这才连忙说:“对对对,进屋说话。你瞧瞧我,一激动起来,都忘了这个了。”
说罢,他连忙让顾明珠三人跟着自己往里走。
……
屋里的确要比外头暖和许多。
加上部长又亲自给顾明珠三人沏了茶,一杯茶水下肚,整个人都暖和了许多。
顾明珠也知道领导们都心急,所以她也没扯别的。
“孙科长应该早就跟二位汇报过了,我种地其实没什么别的诀窍。”
“或许如我们队一个婶子说的,我就是天生适合种地。”
的确,孙大治第一次去白沙村的时候,就回来仔细地汇报过了。
所以两位部长听到她这么说,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更何况,昨天宋泽可是再三与他们说了的。
他说:“顾明珠种地的手法看着很粗糙,但她就是有能力让苗子长得好。我觉得,她能让改变咱们国家的粮食危机。”
宋泽可是不轻易夸人的。
而且他那话,已经不是简单的夸奖那么简单了。
想到这里,部长就问顾明珠:“明珠丫头,接下来这两天,你能不能空出时间来?我有件事想要拜托你。”
部长这话一出,孙大治就愣住了。
他在部长手底下干了二十年了,这还是头一次见部长这么低声下气的求人!
而且还是求一个年轻人!
第46章 明珠,你真的要立大功了!
别说孙大治惊讶了,村长与顾建国也吓了一跳。
他们俩做好了上头领导会用官威压人的准备,但他们没做好上头领导低声下气求人的准备啊!
这……这领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顾明珠也有些惊讶。
但她很快就调整了情绪,“部长,您得先告诉我,您要我帮您办什么事儿。”
“要是我能办,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可如果这事儿我办不了,那我实在是没办法答应。”
毕竟办不到,那答应了也没用啊。
部长说,“这个忙,除了你,没有人可以帮得了。”
他说着就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工作用的平板。
他打开了相册,给顾明珠看里头的照片:“这是国家为了种植水稻特地搭建的大棚,这大棚模拟了末世以前南方水稻的种植环境。”
“不论是土壤、温度、湿度,都是一比一还原的。”
“但农科院研究了几年,水稻的产量还是特别低。”
末世以前,一亩水稻的产量可以到八九百斤。
可末世之后,不管大家怎么努力,这水稻的产量最多就是三百来斤。
而且这个产量还是必须在专门的大棚里种植,才会有的。
若是室外种植,一亩地的产量能到一百斤,就已经很不错了。
“虽说在大棚里种植水稻,可以全年无休的种。但产量太低,成本又太高。”部长接着说,“光是控温这一块,就得投入不少。”
国家的意思,成本可以高,但产量也必须提上来。
如果产量一直这么低,用大棚种植水稻,是越来越不划算的。
他说到这里,就定定地看着顾明珠:“我就是想拜托你跟我去农科院的大棚转两天。”
“到时候我会让郑院长准备好一些苗子,我想做个实验。”
顾明珠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
她说:“您是想让我去种点稻子,看看产量会不会提高?”
部长忙不迭点头,“对。”
怕顾明珠不答应,他又急忙补充:“你放心,这两天我会给你算工资的,不会让你白跑一趟。”
“如果你家地里有活儿要干,那等我们从农科院回来了,我就带着手底下的人去白沙村给你干活,绝对不会耽误你的事儿!”
有人给自己干活,顾明珠求之不得。
一来,她果园里那十一亩新大棚在这两天就能弄好了。
而且她育的菜苗也可以移栽了。
原本她就想着这两天大棚一弄好,就得请人帮忙种菜了。
二来,蔡家村那三百地已经盘下来了。
张老板也喊了人去翻地、搭大棚,刘喜那边苗子不少,但也得找人去帮忙弄。
效率的确可以快很多。
一想到这里,她就与部长说:“您说的呀,两天后您得找人帮我干活的,我地里一堆活儿呢!”
孙大治见她真的想要自个儿领导给她干活,当即就倒吸了一口气。
但两位部长都立刻点头了。
那点头的速度快得,唯恐顾明珠会改变主意。
……
顾明珠同意后,两位领导立刻就叫人准备了车,直接往农科院去了。
去农科院的路上,村长也好,顾建国也罢,都有些恍惚。
他们俩不确定地问顾明珠,“这是不是太顺利了?我以为领导们会不相信咱们说的话呢……”
他们一个当了三四年队长,一个当了七八年村长。
说实话,他们没少被上头刁难。
要是他们跟政府的人说,嘿,这菜明珠就是随手一种就种好了,那领导们不将他们大扫把赶出去才怪呢!
可现在呢!?
两位部长对明珠说的话深信不疑,甚至还要带她去农科院!
这年头的农科院,比以前的中石油还要吃香。
但凡是能进农科院的,那都是要经过重重筛选的。
可他们家明珠,呲溜一下就进去了?
她不光进去了,按照那两个部长的意思,他们家明珠还可以在农科院的特制大棚里拥有一块实验田?
他们俩真的是至今都还没反应过来,但一旁的宋泽已经开始为顾明珠介绍农科院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