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灵根觉醒后,种啥得啥带飞祖国(95)
不过看到顾明珠还在吃饭后,他就说:“你们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再说!”
顾明珠一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是药田里有好消息。
她给顾山盛了一碗汤,“大伯,您先喝点猪肚鸡汤暖暖胃。”
顾山下意识就想要拒绝,但明华说了,“大伯,您喝点儿吧!”
姐弟俩一起邀请,顾山也就不拒绝了。
毕竟他一个大老爷们儿,若是扭扭捏捏的,说出去人家会笑话。
他喝了一大口鸡汤,随即就说:“明珠,你知道么?咱们先前种下去的十五亩药材,现在长得都特别好!”
原本这事儿呢,他自己心里也是有些直打鼓的。
毕竟全国上下都知道,药材比菜还要难种。
明珠虽说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可药材跟菜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这不,那些药材年前就种下去了,一直到惊蛰之前,活是活了,但不够精神。
加上老太太一直在他耳边说一些丧气话,他真的是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这十五亩的药材说死就死了。
可没想到啊,惊蛰到现在,前前后后十天而已,这些药材就全部都支棱起来了!
长新叶子的长新叶子,长新枝的长新枝,看着可喜人了!
顾明珠将他的欢喜都看在眼里,然后问:“大伯,您是不是一直都挺担心这些药材活不了?”
顾山闻言,就有些讪讪地摸了摸自己脑袋,“那个……明珠,你别不高兴。”
“大伯不是不看好你,我就是觉得,种菜跟种药材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再说了,咱们村往上数三十年,都没人种这个……”
顾明珠笑了笑,“大伯,我没有不高兴,我也没有怪您的意思。”
“您会有这样的担忧,是很正常的。别说是您了,就算是农科院的那些大佬,他们不也怕我没办法将那几千亩秧苗种出来么?”
“不过您放心,我说可以的事儿,那就一定能成!”
“这药材呢,上头领导也都跟我商量好了的,明年夏天就会陆陆续续收购。”
“到时候啊,您就等着收钱吧!”
十五亩的药材,哪怕上面只要干货。
她就算一亩地只能出五百斤的干药材,一斤一百六十块钱,一亩地也能得八万。
十五亩地,那就是一百二十万。
他们俩四六分的话,顾山就能得四十八万。
而且这个数,是她按照最低的产出,最低的收购价来算的。
事实上,这一亩地出的药材,肯定不止这个数儿!
而且收购价也不止这么低!
可就算是这个数,也让顾山瞪大了眼睛,“四十八万!?明珠,这……这都是给我的?”
第84章 你想造反不成!?
他辛辛苦苦种三年地,都攒不下这么多钱。
现在种一年的药材,不,一年都还不到呢!
他就能分到这么多钱!?
顾明珠点头,“大伯,按照四六分的话,您最少可以分这么多。”
这笔钱对于顾山来说,不是小数目。
但顾明珠看来,这笔钱还不够多。
顾山现在一个人挣钱,四个人花。
按照现在的物价,这四十多万没两年就花出去了。
所以她与顾山说:“您家手里不是还有一亩多菜地么?这块地,也搭建个大棚吧。”
顾山有些不确定地问:“你的意思是,让我用这块地来种香菇?”
顾明珠点头,“没错。药材价格的确是不错,但说实话,上头只要干货,一亩地的药材晒干以后能得六七百斤,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还得看种类。
如果是不压秤的药材,一亩地下来也没多少的。
而且药材种植的时间比较长。
一年能种两回,就已经是极限了。
有些药材是要年头长些才可以卖的,那就还得等。
可香菇不一样。
香菇一年能种好几茬儿。
干的能卖,湿的也能卖。
“更重要的是,村里已经跟张老板他们签了收购合同。”顾明珠说,“就算只有一亩地,一年种上三四茬儿,也能赚不少钱了。”
“到时候种药材能赚一些,种蘑菇也能赚一些,你一年少说能搞七八十万。”
“有了这笔钱,两个妹妹就算是读大学,您也不用天天为钱发愁。”
顾山压力有多大,她是看在眼里的。
林桂花是个不消停的,她不愿意干货,又好面子。
一天天的不是要买这个,就是买那个。
不给她钱吧,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
给她吧,家里的钱本就被邓红梅卷走了。
顾山在她手底下干活,一个月也就挣万把块钱。
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万八万块养活四口人,真的不容易。
顾山没跟外人诉过苦,可顾明珠现在就是当家的。
柴米油盐有多贵,她心里能没数儿!?
更别说他还要供两个闺女读书了!
顾山本来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他家不容易,他从来不爱跟外人说,也不跟侄女儿说。
可现在听着顾明珠为自己做的这些计划,他喉咙就跟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得很。
就连眼眶,也不争气地湿润了。
他觉得自己一个长辈,不好在侄女儿、侄子面前掉眼泪,就赶紧背过身去。
顾明珠看着他的背影,又看看他那白了大半儿的头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
说实话,他与顾海长得很像。
性子也有些像,都是自己默默吃苦的类型。
她不是原主,可每次看着顾山这个样子,她脑海里就会出现顾海的模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