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被换亲,改嫁王府带娃驯夫(225)

作者: 朕点 阅读记录

安抚好端王妃后,顾芩澜才带着桑潜和红叶走进已经打开的暗道入口。

端王妃看着他们下去,心中焦虑不安,双手紧紧绞在一起。最后,她承受不住压力,跪倒在牌位前,祈求祖先的庇护:“请列祖列宗保佑芩澜平安无事,她一心为郑家着想,祖先们一定要多多保佑她!”

在祈祷中,端王妃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此刻,她从心底深处认可了这位儿媳妇。不,她不仅是儿媳妇,更是她依赖和信任的人。

虽然起初她对顾芩澜有些微词,但内心深处,她一直对顾芩澜心存信服。

这种信服,她以前只在她婆母身上感受过,但与婆母给她的感觉又有所区别。

在那个智慧非凡的婆母身边,她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安宁,却也饱尝了束缚之苦,生活变得异常压抑,让她难以畅快呼吸。

与顾芩澜相比,她的体验更为丰富。她不仅感受到了那种令人安心的温馨,还沐浴在尊重与宽容的光辉之中。

这种待遇,是她此前生命中未曾有过的。

可以说,顾芩澜已然成为她的精神寄托。

只要这个儿媳妇在身边,哪怕天崩地裂,她都坚信事情必有转机。

对于这样的儿媳妇,她确实是心有余悸,生怕她有任何闪失。

端王府的秘密通道,建造得异常用心。

四壁用坚实的砖石砌成平滑的墙面,虽然狭窄,仅容两人并肩而行,但通道内的高度足以让人直立行走,不会感到压抑。

然而,这条久未使用的暗道,空气中弥漫着湿气和霉味,蛇虫鼠蚁随处可见,异味令人窒息。

顾芩澜不得不紧紧捂着帕子,过滤空气,才敢小心翼翼地呼吸。

值得庆幸的是,整条通道保存完好,没有一处崩塌。

三人在这条幽暗的通道中摸索前行,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走到了尽头。

而通道的尽头,竟然是一间阴森的墓室!

墓室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副古老的棺椁。

在漆黑的墓室中,一口黑色的棺材,让人不寒而栗。

即便是历经两世,曾经死而复生的顾芩澜,也难免感到一丝恐惧。

桑潜则显得异常大胆,他叮嘱红叶保护好顾芩澜,自己小心翼翼地举着火把走向那棺椁。

当他辨认出棺椁上刻着的名字时,立刻跪倒在地,对棺椁深深地磕了三个响头。

顾芩澜和红叶两人都露出惊异的表情。

“桑护院,这是郑家哪位尊贵的长辈的安息之地?”

能与郑家祠堂相连的,必然是郑家的血脉。

桑潜跪地答道:“这是郑家第一位世子,郑陌临老祖宗。”

顾芩澜听闻,也赶紧跪下,对着棺椁行了个大礼。

“老祖宗在上,晚辈陆鼎廉之妻顾芩澜,今日为保全家族,打扰了您的安宁。还望老祖宗海涵。如今金都大乱,朝局未定,晚辈才疏学浅,无力平息城中的动荡,也无力庇护全城百姓,只能借助这条暗道,保护郑家近二百口的性命。祈求老祖宗显灵,庇佑郑家能够安然度过此次劫难。”

这位老祖宗虽然已经仙逝四五百年,但他的英名依然流传于世,被誉为前朝的战神。

传说中,他孤身一人勇闯敌营,成功救出被俘的前朝太子,并一举斩杀了敌军的主帅。

自他之后,郑家世代从军,忠勇无比。

然而,郑家的辉煌引起了前朝皇帝的忌惮,最终被诬陷为叛国,险些遭遇灭族的命运。

直到西魏朝的开国皇帝明察秋毫,重新启用隐居在金都的郑家,郑家才得以重回人们的视线。

重新崛起的郑家,不再像前朝时期那样,仅为国家利益而不顾家族安危。

他们深怕重蹈老祖宗的覆辙,因此极为谨慎,避免卷入权力斗争。战时则战,和平则归隐田园。

否则,以郑家的战功,早就应该封侯拜相,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悠远的岁月长河中,这条隐蔽的暗道,无疑是郑氏先贤们耗费数十年光阴,一锤一钎缓缓开凿而出的宝贵遗产。

其宗旨,无他,不过是为了防范历史悲剧的重演。

谈及郑家先辈的智慧,他们深谙未雨绸缪之道。

然而,这些智慧与经验,却是用无数生命的鲜血和青春换来的。

顾芩澜心中愈发沉重。

桑潜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平静地说道:“郑家的祖茔位于城郊的秋云山脉深处。难怪我们在这片崎岖之地徘徊了如此之久。”

第199章 并非善类

“秋云山地形险峻,满

目皆是坚硬的岩石,鲜有树木,野兽更是罕见,那些逃难的百姓很少涉足这片区域。因此,一旦我们从暗道中撤离,安全性就有了充足保障。”

顾芩澜不由再次对郑家先辈的高瞻远瞩表示敬意。

确认暗道可用后,他们便没有在此地多做停留。

耗时半个多时辰,他们沿着原路返回。

从暗道中爬出地面时,三人身上的衣衫已经被潮湿的气息浸透。

端王妃早已派人送来了干净的衣物,一见到他们,便急切地让他们更换。

“我不是让你别去吗?你偏要去。看看你,脸色苍白得吓人,可把我吓坏了。”

端王妃心疼地擦拭着眼泪。

顾芩澜感到疲惫不堪,身体状况也不太佳。

那暗道中的空气极为污浊,长时间置身其中,令人难以忍受,胸口沉闷欲裂,恶心欲吐,头部也感到剧痛。

端王妃递给她一个瓷瓶,说道:“这是我从落凤姑娘那里求来的,据说专治瘴气之毒,你快些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