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被换亲,改嫁王府带娃驯夫(247)

作者: 朕点 阅读记录

尽管赵夫人认下了新的女儿,但她也没有忘记端王妃和其他人。她擅长交际,言辞如同流水般滔滔不绝,让人如沐春风。

端王妃原本就不擅长应酬,面对赵夫人的热情,除了傻笑之外,不知如何回应。幸亏梁氏机智过人,巧妙地接过话头,应对得体。

一行人进入赵家,主人被妥善安排在舒适雅致的客房中,下人们则有其他的安排。

赵家的宅邸足够宽敞,否则突然涌入这么多人,还真不知道如何妥善安排。

赵家对顾芩澜的重视程度无以复加,为她准备的都是最好的物品,宴席也安排得无可挑剔。

两家人都渴望交好,气氛自然格外融洽。

用过丰盛的宴席后,顾芩澜和郑慧依被赵青虞拉到自己的院子里,继续她们的欢聚时光。

赵青虞将众丫鬟遣散,方才紧紧地拥抱着郑慧依,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

“郑妹妹,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适才在门外,她始终不敢与郑慧依有过多的交集。父母曾多次叮嘱,务必将那段往事彻底掩埋。

郑慧依轻轻松了口气:“我还以为你对我已生了嫌隙。”

赵青虞答道:“怎么可能 ,我们可是历经生死的挚友!”

顾芩澜转头问郑慧依:“你可曾领悟?”

郑慧依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与青虞今日方才相识。”

两位少女相视一笑,对过往的那段经历只字不提,仿佛它们从未发生过。

郑家在赵宅仅逗留了一晚,便准备启程离去。

毕竟,二百余口的大家族不可能长久寄居他人之家。

加之郑家的宅邸距离赵宅并不遥远。

赵夫人屡次挽留:“你们何不先让府中的仆役前去整理,待一切安排就绪,再乔迁过去呢?”

赵青虞也依依不舍地说:“是啊姐姐,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嘛。母亲已为你预备了雅致的庭院,你尚未一睹其貌呢。”

赵家真诚地将顾芩澜视为义女,特意在府中为她预备了一处幽静的院落,以备她日后回娘家居住。

顾芩澜心中充满感激,但仍旧坚决地说:“母亲,青虞,如今年关在即,若不早日整理府中,恐怕这个年都过得不安宁。待我料理好府中诸事,便会来向爹娘磕头,正式认亲。”

赵夫人紧握她的手,连声应道:“好,好,娘等着你来磕头。你们新到京城,诸多事宜尚未明了。若不介意,娘可以派两个得力的嬷嬷过去帮你如何?”

顾芩澜立刻笑颜如花,欣然应允:“那真是太好了,我正愁自己涉世未深,恐有所疏失。母亲手下的嬷嬷必定才智过人,我感激不尽。”

虽然她深知这些事务自己能够妥善处理,但赵家的这份好意,她自然乐于接受,日后也会回报赵家的。

情感这东西,本就是相互往来,频繁互动才能日益深厚。

否则,即便是血缘相连,也可能渐行渐远。

于是,顾芩澜和郑家人离去时,随身带走了赵夫人最为得力的两名嬷嬷。

郑家的宅邸,与赵家相隔不远,然而地段却略有逊色。

赵家世代为官,赵父官至正三品,其兄弟亦在朝中权重一时。再加上赵家的老太爷曾是先帝的帝师,赵家在京城中的地位自然显赫无比。赵府的位置紧邻皇宫,位于城市中心。

郑家地位亦不低,但武官自古便稍逊文官一筹。加之郑家自古秉承“韬光养晦”的家训,故而郑家在京城南部的宅院,虽然住着的并非寻常百姓,但与赵家相比,自是稍逊一筹。

第218章 毫无城府

郑家的宅院规模不大,甚至比金都的面积还要狭小。

毕竟在京城,土地寸土寸金,但这样的规模也已足够。

宅院中的仆人早已得知主子即将返京,提前多日便请人修缮打扫,现在府中除了略显清冷萧索之外,并无破败之象。

因为,他们直接从山区来到京城,随身携带的物品极为有限,因此整理行囊的事情也就此省略。

顾芩澜召集了宅子中的资深管理者,仔细询问了庭院的布局情况,并迅速对庭院进行了合理分配。

端王妃居住在春光灿烂的春晖院,郑慧依则被安置在相邻的芬芳四溢的芳菲阁。郑怀虞的居所,优雅的栖月苑,位于端王妃院落的另一侧。

顾芩澜为自己挑选了一座名为晴雨的庭院,这是整个府邸中面积排名第三的院子,最大的院子自然是春晖院。第二大的院子,顾芩澜打算留给郑鼎廉。

郑奉晖和郑奉昀两位兄弟的住所,紧邻郑鼎廉的院子。

由于主人们并没有携带过多的行李,下人们整理起来非常便捷,但府中的陈设确实显得有些简陋。

顾芩澜于是召唤了赵府中的两位资深女管家。

“两位嬷嬷也看到了,我们一家如同逃荒般抵达京城,身无长物,几乎所有物品都需要重新购置。能否告知,在这京城中,哪些商铺更为可靠?”

姓纪的嬷嬷恭敬地回答:“若三姑娘需要购置衣物,可以请华锦堂的绣娘上门服务。华锦堂的绣娘手艺出类拔萃,在京城贵妇圈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姓柳的嬷嬷则建议:“购买首饰可以考虑到点金阁,他们店铺中的金银首饰,连宫中的娘娘和公主们都会派人前来采购。”

“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则可以去万宝斋选购。”

“糕点和美食则不妨前往珍味坊。”

“至于美酒佳肴,仙客来和醉云轩则是最佳选择……”

两位嬷嬷如数家珍般,将京城中知名商铺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