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被换亲,改嫁王府带娃驯夫(280)

作者: 朕点 阅读记录

在晨曦微露的第二日,顾芩澜便携手眉筠,踏遍了北城的大小街巷,细心考察了数家铺面。在众多选择中,两人不谋而合,决定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设他们的医馆。

北城的居民多为勤勤恳恳的平民百姓,在这里开设医馆,或许在经济收益上无法与其他繁华地段相提并论,但医馆的宗旨,岂能仅仅是为了盈利。真正的目的,在于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这才是医者的初心所在。

西魏国的民生日益艰难,医疗费用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许多平民百姓,一旦有些头疼脑热的小疾小病,常常只能依靠土方土法勉强应付。往往到了病症严重之时,才会迫不得已踏入医馆门槛。

选择在此开设医馆,不仅价格亲民,虽获利微薄,但随着病患数量的增多,细水长流之下,亦能汇聚成河。这既保证了医馆的可持续运营,又能为广大百姓减轻求医问药的经济压力,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眉筠曾担心顾芩澜不会同意这一计划,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顾芩澜与她想法一致,这令她既激动又感动。她真诚地说道:“夫人,我原先难以理解,您身为深宅妇人,又是商户出身,郑世子却为何对您青睐有加,甚至许下了非凡的承诺。但现在我明白了,是我格局太小。您虽为女流,但胸怀和视野却远胜许多男子。您不仅关爱身边的人,对我也是宽容有加。郑世子能迎娶如您这般女子,实在是三生有幸。”

顾芩澜微笑着回答:“你太过誉了,我只是尽我所能,做了些分内之事。”

眉筠却严肃地说:“我并未夸张,每一字都是肺腑之言。夫人,我过去的想法过于狭隘,认为女子的一生,唯有依赖良人,相夫教子,平淡度日。但现在我明白了,我也可以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如同您一样。”

顾芩澜感动地轻拍她的手:“你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加出色。”

眉筠坚定地点头:“我会全力以赴。”

两人志同道合,医馆的筹备工作随即如火如荼地展开。他们以二人的名字为医馆命名,称之为“眉澜医馆”。

在顾芩澜的引领下,眉筠前往牙行挑选了几名年轻力壮的小厮和丫鬟,安排在医馆内担任职员。同时,还聘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柜台伙计,专司药材的抓取与配给。

经过半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眉澜医馆终于正式开张。开业当日,顾芩澜携同郑慧依、赵青虞以及郑怀虞姐弟三人亲临现场,致以诚挚的祝贺。

眉筠亲自守在医馆前的摊位,手中挥舞着一柄大汤勺,旁边是一口散发着蒸腾热气的大锅,锅中煮着预防风寒的汤药。这一切,都是出自顾芩澜的妙计,她提议在开张的前三天,免费

向过往百姓发放这种汤药。

虽然这汤药不能根治病症,但足以起到预防作用。如今正值二月,气温起伏不定,正是感冒高发期。这些成本不高却意义重大的汤药,让周边百姓知道了眉澜医馆。

医馆与一般的生意不同,开张之初往往门可罗雀。毕竟,谁也不清楚这里的医生医术高低,大多数人看病都会选择自己熟悉的诊所,以免花了冤枉钱还治不好病。因此,适当的宣传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在宁静的街道上,前来求药的民众寥寥无几,因为对于药物,大众心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忌讳。

“无病服药,岂非等同于自寻病痛?”

正当医馆内稍显冷清之际,眉筠眼见几人踏入门槛,立刻放下手中的汤勺,疾步前来迎接。

顾芩澜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恭贺道:“眉郎中,恭喜开业大吉。”

郑慧依等人也纷纷取出红包,递上祝福:“开业大吉。”

眉筠略显羞涩:“你们光临便已足矣,何必还破费送此厚礼。”

郑慧依却将红包塞入她手中,温柔地说道:“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务必收下。”

她们都深知眉筠手头并不宽裕,尽管医馆的开业资金是顾芩澜所出,但眉筠也已将自己的微薄积蓄全部投入其中。因此,她们特意选择在开张之际,送上这份心意,以减轻眉筠的经济压力。

眉筠心中明了她们的良苦用心,一时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深知,这份善意都是因顾芩澜的关照而来,倘若当初她坚持要成为郑鼎廉的妾室,恐怕至今已无人愿意与她交往。

第246章 医馆

因此,做出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

眉筠收下红包,诚挚地道谢后,将几人引入医馆。

医馆内部空旷而寂静,几名伙计均显露出无聊之色。

郑怀虞原本期待能一睹眉筠治病救人的风采,但等了许久,却不见一个病患。

眉筠微笑着解释:“新开医馆,需慢慢积累声望,逐步赢得信任。一旦人们知晓了我的医术,明年的生意自然会蒸蒸日上。”

郑怀虞轻轻地咂了咂嘴,疑惑地问:“那要等多久呢?”

眉筠回答:“这难以预料,若顺利,或许三五个月便能见到成效,若是缓慢,甚至有些医馆开业至倒闭都鲜有生意。”

郑怀虞不禁惊异地轻呼一声。

她从未涉足商界,家中的生意均由专人打理。在小姑姑主理家事时,家中生意一片混乱,毫无学习之处。后来母亲接手,便交由柳莺操持。

柳莺来自金刀门,对她这个少女不屑一顾,因此她从未有机会求教。虽然母亲深谙商道,但因母亲事务繁忙,她也不便打扰。此刻,她才深刻体会到,原来经营生意竟如此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