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被换亲,改嫁王府带娃驯夫(68)

作者: 朕点 阅读记录

顾芩澜连忙上前稳住她:“母亲请息怒,她不愿称呼就不必强求,称呼终究只是个名头,她不叫也改变不了我是郑家儿媳的事实,我并不放在心上。”

“顾芩澜,你别在这里假惺惺做好人!”

郑慧依怒指顾芩澜,满脸怒火地道:“你分明就是一只害群之马!自从你踏入这个家门,我母亲

的性情便大变!你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你给我等着,我立刻写信给哥哥,让他将你休弃!”

话音刚落,郑慧依愤然转身,丫鬟紧随其后,一同离开了。

端王妃愤怒至极,大声咆哮:“你这个逆女,停下,你给我立刻停下!”

然而,她的话语在郑慧依听来如同风过耳边,郑慧依的脚步没有丝毫的停顿,径自离去,连背影都显得决绝而坚决。

端王妃脸色苍白,她颤抖着手捂住心口,泪水夺眶而出,声音中充满了哀怨与无奈:“苍天啊,我究竟犯了何等过错,竟养育出这样不堪的逆女!”

顾芩澜立即伸手,温柔地将她按坐在椅子上,一只手轻轻拍着她的背,为她顺气,同时向红叶吩咐:“赶紧去请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过来。”

转身又安抚端王妃,语气温和:“母亲请息怒,慧依年岁尚幼,还需耐心教导。您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切莫因一时之气而伤了根本。”

端王妃抽噎着,泪如雨下,呜咽地道:“她眼看着就快要十七岁了,哪里还能算小。芩澜啊,她向来言行无忌,你切莫放在心上。你放心,今后我必定严加管教,绝不会再让她对你无礼。”

顾芩澜报以宽容的微笑,轻声回应:“我自然不会。”

那些郑慧依的尖锐言辞,她不会放在心上,同样,端王妃的承诺,她也只是听听而已,并不会真心当真。

尽管此刻端王妃看似在维护她,但实际上,那只是因为郑慧依的话语触动了端王妃的敏感之处。若非郑慧依的话语刺激到了端王妃,按照常理,此时端王妃应该正站在郑慧一边,试图从她手中夺回家中的权力吧。

即便母女间的争执再激烈,终究不会留下隔夜的怨隙。而她这位儿媳,无论表现得多么完美,似乎永远无法跨越那道无形的隔阂。

将婆婆的言论视为真理,那便是愚蠢至极的行径。

大夫匆匆赶来,为端王妃仔细把脉后,开出几剂宁神养心的药方,并谆谆告诫:“老夫人年事已高,情绪波动最为忌讳。此次老夫人已显现出气急攻心的征兆,往后务必多加留心,以免引发脑卒中。”

端王妃吓得面色苍白,如同遭遇了绝症的打击一般。

大夫离去后,端王妃紧紧抓住顾芩澜的手,泪如雨下:“我的命运怎么如此悲惨?自从嫁入端王府,便饱受磨难,好不容易等到出头之日,却不料丈夫离世,儿子又撒手人寰,如今自己又疾病缠身。这样的生活,我还有什么理由继续下去……”

第61章 少年情谊

顾芩澜温言安慰道:“母亲无需过分忧虑,医师往往喜欢将病情渲染得严峻一些,旨在引起家人的足够重视。您年齿未高,体质康健,只要细心调养一段时日,定能康复如初。待到日后,您还需拥抱奉晖和奉昀的儿女,享受天伦之乐呢。”

端王妃的情绪逐渐缓和,内心泛起涟漪,随着安神汤药的熬制完成,顾芩澜又亲手侍候端王妃服下汤药。待端王妃在药力的作用下安然入睡后,她才悄悄地退身离去。

这一连串的忙碌,不知不觉间便耗去了大半天,甚至已经错过了午餐的时间。

芙庾满怀关切地道:“端王府的事务太过繁杂,自从姑娘进门以来就未曾有过片刻的闲暇,连用餐都变得匆忙。”

顾芩澜微笑着回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确实,尽管端王府的纷扰不断,但这些只是暂时的困扰。等到她一一梳理清楚,一切都会步入正轨。

与她前世的生活相比,如今的日子简直是云泥之别。

午后,庭院中的仆役前来通报,告知舅舅姜文渊的到来。

顾芩澜立刻更换了衣裳,带着侍女匆匆前往前院迎接。

踏入门槛的瞬间,顾芩澜便深深地鞠了一躬,那恭敬的姿态让姜文渊不禁赶紧上前搀扶。

“孩子啊,我们可是至亲骨肉,繁文缛节大可不必。”

顾芩澜却是一本正经地回应道:“不可。上次匆匆一见,未能细致交谈,我早已心怀愧疚。本应早早邀请舅舅府上小聚,无奈端王府中琐务缠身,以至于拖延至今,还望舅舅海涵。”

姜文渊温和地道道:“端王府的诸多事务,我也略有所闻,真是让你操劳了。”

尽管顾芩澜下达了严令,禁止府中之事外泄,但那日家中的管家与众管事接连被押解至官衙的情景,依旧被不少目击者所见。连日来,整个金都都在揣测端王府中究竟发生了何事,才会导致如此大规模的整顿。

顾芩澜轻笑着开口:“其实也说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已妥善处理。今日请您前来,一方面是想与您畅谈一番,另一方面,我还有一事相托,恐怕有些唐突。”

姜文渊从容道:“你有何事宜,但说无妨,只要是我能力所及,定当全力以赴,为你提供助力。”

顾芩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舅舅一家对她始终如一,关怀备至,尤其在她的前世,更是倾尽全力支持她。

否则,凭她一个弱质女流,又怎能轻易在男性主导的生意场中崭露头角,稳固自己的地位?

“舅舅,我欲请大表哥暂时代理端王府的管家一职。目前我刚刚接过端王府的掌家大权,手中缺乏得力助手,因此想仰仗大表哥的支持,协助我一段时日,同时帮助我培养一批可靠的助手。我愿为表哥提供每月二十两银子的薪酬,年终再额外赠送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