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119)
季安澜笑笑,“外人说的那样?哪样?吃喝玩乐?喜欢逛花楼?”
“那都是别人瞎说的。我们几个是喜欢去花楼,但并没有叫姑娘伺候。我们就是去喝酒聊天,听曲赏舞,仅此罢了。”
陆显红着脸解释。
想到他们几人中最有上进心的顾少晏如今还没着落,又知他心意,陆显自然想为他争一争。
临走想着如何帮衬一把。
“是,我知道,外人不过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我若打算与一人成秦晋之好,自然会多方打听。”
陆显听她这么一说,连连点头,心里带点希翼。
“只是……只是我与顾三公子无缘。”
“怎会!”
陆显心急出声。“你与他既都未说定亲事,彼此又门当户对,为何不试着接触一番?接触后你自会知他的好。”
“是,他很好。只是我们不合适。”
“怎会不合适!”
季安澜后来已让大壮查清,养在他私宅的那名花娘已搬了出去,或许是自己误会他了。
但心里不是没有介蒂。而且如今自己有更好的选择。
“婚姻之事,自是讲求你情我愿,顾三公子会有与之匹配的佳偶。”
话己至此,陆显心知再说无益。心里一阵失望。
他真的觉得她和少晏极般配。无论是门第家世,还是两人品性,都极合适。二人都是大方爽利之人,过日子一定会如意顺遂的。
暗暗叹气,带着无尽遗憾离开。
季安澜目送他走远,也感佩他们的友情。都快离京
赶赴边关了,还操心好友的婚事。
人生有几个这样的知交好友,足矣。
又过两日,顾少晏送陆显赴边关从军。再回到岗位上,整个人变得沉稳坚毅。虽进侍卫中时间不长,但身上光芒已遮掩不住,于一众侍卫中,已有领头上位之势。
传到皇上耳朵里,很是满意。
没再换他的岗,只让人暗中留意。
而季安澜,没等来平阳王妃上门说亲,心里倒也并不着急,因平阳王妃时不时仍请她过门叙话,赵魁来见她的次数也变得频繁。
时不时还送各种小物件,哄她开心。
倒是刘氏和季明堂觉得这么不清不楚的,不像回事。便想着多相几家,好逼一逼平阳王府。
平阳王妃听说季侯府给季姑娘又相看起别家来,不是不着急。
想到让沈嬷嬷打听来的事,想到蓝玉瑛还敢惦记她孙儿,很是不高兴。
便召见了她的祖母和母亲。
蓝家老夫人是蓝氏的母亲,按道理论起来,还是平阳王妃的亲家,只不过蓝氏改嫁到平凉侯府后,两家就不怎么来往了。
蓝家想上门都没机会。
这会得知平阳王妃召见,自是喜出望外,紧赶着就上了门。
蓝家自蓝氏祖父升礼部尚书不成,又遭子孙所累,无奈致仕后,蓝家就没什么人在朝了。
这么多年多亏有蓝氏照应,不然在京城都呆不下去。
婆媳二人诚惶诚恐进了王府,给平阳王妃施了礼,都不敢抬头,大声喘气。
平阳王妃目光略过她们,只觉一阵快意。
也不知当初是如何鬼迷心窍,替儿子说了这样一户门第。
想到如今还用得着她们,便笑着说道:“你我两家本是亲家,虽然魁儿母亲不在王府了,但魁儿还是你蓝家的外孙,咱们两家那是正经亲戚。”
蓝母惶恐感激地点头,“是是,魁儿是民妇外孙,民妇也是时常惦记的。”
心里又忍不住怪起女儿蓝氏。
要是她肯好好在王府守寡,王府见她节烈,怎会不帮衬家中男子走仕途?
将来魁儿承了爵,蓝家三代都能借到光。
平阳王妃细声细语与她们寒暄几句,让蓝老太太以为平阳王妃还拿她当亲家,受宠若惊,面上的怯意都去了几分。
平阳王妃又看向一旁的蓝大太太,“听说你长女自小养在季侯府?跟着季家姑娘上学堂,也学了好些本事,不知可说了亲?”
蓝大太太没想到平阳王妃竟是问到她头上来。
又惊又喜,“承蒙王妃记得,她姑母怜她,自小把她接了去,和季府的姑娘养在一处,也学了几分本事。如今她姑母正为她相看,只是还未定下。”
心里转了几个遍,不知王妃提她女儿做甚。
难道想为她女儿做媒?
想到平阳王府还有一个她们蓝家的外孙在,莫不是要说给赵魁?方才王妃说两家还是亲家?
难道想两家再次联姻?
蓝大太太眼睛亮了起来。
不不不,赵魁身份贵重,她不敢想。难道是说给平阳王府其他适龄的公子?
喜得直搓手。无论哪一位都可以。她不挑!
只要两家能联姻,让她做什么都行!
第102章 妥协与设计
蓝氏并不知平阳王妃与自己娘家的计划。等蓝母上门,事情几乎已经说定。
大吃一惊。
“把玉瑛嫁去临安王府?嫁给赵鸬?”
这事她怎么不知道。
玉瑛心仪魁儿,她是知道的。就是因为知道,故而并不同意。
所以才想把她嫁给赵鸬。但自从得知平阳王妃想让赵魁定季安澜后,她便打算用玉瑛帮着稳住魁儿。
蓝母没看到她脸色变化,只喜得点头。
蓝家大嫂更是喜不自胜。“再没有这样好的事!”
以她们蓝家如今的身份地位,如何能攀得上临安王府。
多亏平阳王妃还念着亲戚之情,愿意帮着说项。
“临安王府那边也同意?年氏也同意?”蓝氏惊疑着看着母亲和大嫂,莫非她二人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