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冠朱门(155)

作者: 芭蕉夜喜雨 阅读记录

走几步见着交好的小姐妹,又拉着大姐去跟人家打招呼,一路开开心心的。

季安澜也都顺着她。

“季姑娘。”秦仪君朝她走近。

“秦姑娘。”季安澜朝她点了点头,笑着道:“还没恭喜你。”

上次大长公主府的花宴结束,她就被指给五皇子了。

秦仪君得遂心愿,这会再看季安澜也没了敌意。笑着上来打招呼。

本来还担心季安澜会被指给五皇子当侧妃的,但母亲跟她分析,说不可能。季安澜身份比她还高,怎会当侧妃。

秦仪君这才遂了心。

再想起花宴上对她的针对,颇有些不好意思,故而上前搭话攀谈。

季安澜只做不知,面上笑盈盈地附和。

外曾祖母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人,将来都有可能是你的贵人。

能交好尽量不交恶。

而且五皇子妃,谁知道将来有没有更多可能,搞不好一冲云天,富贵之极。

脸上笑着,“我这还是第一次进宫,心里颇有些紧张忐忑,还得秦姑娘你多指点。”

秦仪君一下子就对她起了好感。还以为她心里会有芥蒂呢。

接下来的路不旦与她同行,还不吝传授经验。

秦仪君自定下婚约,贤妃就派了宫中嬷嬷去教她礼仪宫规,她又是常进宫的,对宫里自然比季安澜更熟。

两人一直到了奉天殿,因两家位置不在一起,这才分开。

此时奉天殿檐下乐师们已奏起丝竹,舞伎们也是翩翩起舞,不少人正聚精会神地看。

季安澜目光从各处侍卫身上扫过,虽然知道安冉不在此地当差,但目光还是落在他们身上。

想着安冉今天还要在乾清门值通宵的勤,不由心疼。

乐音绕梁,季安澜收回四处打量的目光。

她初次进宫,也不敢随意走动。

只坐在自家的席上,和锦婳、惜月赏歌舞,两个小丫头不时还塞她一块点心。

知道大姐给四哥做了好多点心让他带去分给同僚,恨不得大姐能把宫里的点心样子也记下来,回去照着做出来。

申末,天已黑尽,奉天殿各处燃起宫灯,亮如白昼。

映衬着苍穹浩瀚,广袤天际中的圆月异常皎洁,如水清辉遍撒,让人不由叹一回海晏河清,江山如故。

很快,承平帝携太后、皇后及各位娘娘出现。

众人皆起身大礼参拜。

流水一般的菜肴也端了上来。

季安澜一看,果然都冷了。菜肴的香气都失了,那味道自然不会好。但摆盘好看,菜肴又精致,还是挺让人赏心悦目。

还不是冬日,御座就摆在奉天殿檐下。

承天帝目视殿前小几百席的臣工和家眷,心里油然升起一股自豪之色。江山社稷尽在掌握的愉悦感由然而升。

皇帝心情好,勋贵大臣们自然抢着奉承。

各家青年才俊,大家闺秀纷纷上前展示才艺……

季安澜看得津津有味,眼花缭乱。一众大臣及家眷,不管看得着的,看不清的,皆大声叫好。

帝后高兴放赏,谢恩声不断。

“平凉侯府季大姑娘今日来了没有?”承平帝忽然问了一声。

殿前一静。

季侯家的大姑娘?听过的没听过的,皆以目光打量。

刘氏和季明堂吓了一跳,不知皇上为何忽然提起自家姑娘。惊诧地看向季安澜。

蓝氏目光戏谑,恐天下不乱,“难不成大姑娘也准备了节目?怎么不跟家里人说一声。”

季安澜没理会她,对一众家人目光安抚,翩翩起身,款款走到御道中间。

“臣女季安澜,叩见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承平帝打量了她一番,笑着叫起。

想到她做的新画法,暗暗点头,果然是钟灵毓秀的姑娘。

“听说你用枯枝做画,引得京城百姓争相效仿。连稚童、老叟、老妪都说自己会做画了,纷纷在家中学着画,挂着家中都省了买堂画装饰的钱。此事你有功。”

承平帝笑着说完,众人也跟着大笑起来。

窦邑也跟着牵了牵嘴角。

如果随意用枯枝拍几下,便叫做画,那大伙何苦去学画。

他仿着画了那么久,也才学到几分画韵。枯枝只是画技,画画还要先构图布局、讲究画意画境,色彩搭配诸如此类。

枯枝做画瞧着简单,其实内里大有乾坤。

凤阳县主正好看到窦邑那一抹与有荣焉的笑意,那笑甜得腻人,她好久没看到了。

心里又妒又恨。

见皇上对季安澜夸了又夸,还让她当然表演此技。

朝身边的太后悄声说了一句。

太后此时也在打量季安澜。

她养的凤阳县主抢了她的婚事,可这瞧着没有一丝颓然死气,反而越活越好了,名声还传到皇上这里。

见内侍已经捧来做画的枯枝,忽然开口道:“季姑娘的枯枝技法,咱们都听说了。不知可还有别的画技可以展示?”

第132章 来吧展示

季安澜赴仲秋宫宴,提前被告知皇上要看她的拍画技法,也做了些准备。

结果正要作画,被太后一句,说得愣了愣。

凤阳县主见到,心里暗乐。

季安澜定是做足了准备,想在宫宴上一展才艺,她如何能让她如愿。

她得了好扬了名,窦邑且不更对她念念不忘?

往窦家的方向看了一眼,见窦邑垂了头未看向这边,心里又说不清的滋味。

“怎么,你是没有准备?”太后笑着问道。

“是哀家搪突了,季姑娘仍用枯枝作画吧,毕竟是作熟了的。”

上一篇: 莲花 下一篇: 迷花不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