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72)
才想起今日又是一月初一日了,大步就往外走。
岁和院。老国公夫人鲁氏看着坐了一屋子满满当当的子孙,心情愉悦。
扫过儿媳王氏,见她苦着脸,眉头皱了皱,“可是有什么事?”
王氏被问得一愣,“回母亲,无事。”
“无事你耷拉个脸,难得一家人聚齐。”
“母亲息怒,是儿媳想到少留近日功课做得不好,心里发愁。”
顾少留正与堂弟少严小声说着话,不想母亲却点到他。
他功课不好?什么时候的事?
王氏撇了他一眼,顾少留也就懂了。
看来又不知哪个惹母亲生愁了,只拿他来作伐子。哼。
知道不是他的原因,又凑过去和堂弟悄声说话。
曹国公却不放过他,“既是功课不好,那需得加倍用心,莫要只想着玩。你几个族兄都知上进,大老远来京求你三哥指点,你却只知混吃混玩。”
王氏听到他又提起族中那些人,憋了半天的气忍不住了,“他功课好着呢!”
“不是你说他功课不好?”
曹国公一脸懵。这女人怎么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不可理喻。
夫妻二人差点当众吵了起来。
顾少晏进来,扫了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母亲掌家艰难,父亲却不知体谅,还一个劲往外撒,不然让母亲也歇一歇,这个家给父亲管两天。”
老夫人鲁氏还不知儿子又撒了钱去,忙问到底什么事。
二房三房四房心里也正怨着呢,当即就把国公爷手宽又漏了五千两银子的事说了。
鲁氏头疼地按着额角。
曹国公一看,心里也有些突突,生怕老母亲气坏了身子。
斥责了几个弟弟弟媳几句,就差没说他们是搅家精了。
几人不忿,又不敢惹怒他。
曹国公开口解释:“母亲,咱们顾氏一族想长久兴旺,就不能不管族人,不能光咱一家日子过得好。”
鲁氏头疼,“年后你不是才给三千吗!这怎么又送人来又要银子?还要得更多!”
曹国公面色讪讪。
“他们是知道少晏进了亲军卫,大老远带着土产来道贺。说要让少晏指点族中出息的年轻人,将来好帮衬少晏、少扬。还说族中子弟也要效仿少晏考武试,将来好续家族荣光。”
“族中子弟知上进,儿子听了高兴。他们要钱买族田,也都是为了家族。”
王氏听不进去,“老爷不掌家是不知掌家的艰难。咱们这一大家子,就没几个正经办差的,没往里拿都是往外掏,家底再厚也有掏尽的时候。”
“胡沁什么!”
曹国公斥道。他听不得家财掏尽这种话。
他堂堂国公府,怎么有家财掏尽的时候。祖上积攒的家业可不少。
“她哪有胡沁!你是不当家,不知当家艰难。你只当家里的钱财用不完吗!”
鲁氏忍不住斥他。
祖上追随太祖,当年分封,是攒了不少家业,但这都传到第三代了,先国公袭爵分了一回家,到儿子袭爵,她百年后,又要分一回家,家底还剩几个?
少扬袭爵,大房孙子们再分一回,分到手里能有几个?
如今除了老四在户部任六品主事,少晏进了侍卫亲军当了七品侍卫,哪个是正经领皇粮的?
走亲访友,交际应酬,人情往来,出的多进得少,这儿子还充大方!
再这样,不出几年,国公府就要败落了。
“如今家里四房人,一大家子要吃要喝,还有你那么多儿女侄儿女要婚迎嫁娶,你算算要多少银子!你当家里是有金山银山吗!”
老母亲训斥,曹国公可不敢顶嘴,乖乖听着。
想着自己有几个儿女来着,六个儿子四个女儿,还有几个是没成亲的?还有二房三房四房……
这么一算,灵台一凉。
第62章 些许小钱
曹国公虽一番计算下来,几房儿女婚迎嫁娶要花费不少,但这股忧心转瞬即逝。
他一向心宽,“母亲,咱家到底是国公府。”
京中唯二的国公府,哪就到艰难的时候了。
“抠抠搜搜倒叫族人看笑话。”
鲁氏听了这个气。只觉这儿子四六不通。
再看一眼王氏,见她也只敢生闷气,不敢反驳国公爷,那股闷气又添了一重。
“咱家两代人不在军中了,若不是这回少宴争气,咱家于一众勋贵中哪还有说话的余地!”
失了话语权,远离权势中心,再被勋贵们分化排挤,外头的产业还不被蚕食殆尽?
“出得多进得少,多少家底顶得住?”
“母亲言重了,不过是给了族中五千两银子罢了。”说得像天要塌一样。
顾少宴撇他一眼,暗自摇头。这父亲,是真的不能指望了。
世子顾少扬见父亲被祖母当众教训,生怕他面子上下不来。
打起圆场:“祖母,父亲不掌家,原也不知这些,下回必是知道了。再者族老们也是拿钱去买族田,并非不做正事。”
顾少遥见不得他出头博父亲好感。
“祖母,父亲都是为了顾氏一族。若不扶持团结族人,将来不只别的氏族看不起咱们,自家内部也要起纷争。不过是些许银子,若能让族人记情念恩,于咱们也是大大有利。”
曹国公听了心情舒畅。
“遥儿说得极是。母亲,若不管族人,传扬出去,咱家在京中只怕无法立足。”
顾少遥见父亲夸赞,看了世子一眼,神情得意。
“要脸面名声也不是非要用银子去填。”
顾少晏见不得他那每压世子一回就一副得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