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缠金枝(579)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了顶天立地,搅弄风云的大人物。
皇帝撑着膝盖想要站起来,却感觉身体异常的沉重,根本挪动不了分毫。
楚聿辞上前靠近,扶住皇帝的手臂,将他搀扶起来。
等皇帝站好,楚聿辞才退回刚才的位置。
皇帝感叹。
“难为你,还愿意扶一扶朕这个皇舅舅。”
楚聿辞神色不变。
“您永远都是我的皇舅舅,别说是搀扶。
皇舅舅若走不动了,外甥背着您,也无不可。”
皇帝目光猛然一颤,直直的望向楚聿辞的眼睛。
“你如果对朕,真的这般孝顺,就不会苦心伪装那么多年。”
楚聿辞目光不闪不避,平静而坦然。
“我只是不想经历那么多争斗,只想安稳度日,权衡之下,选择了最好的方式。”
“呵,难道不是多年苦心筹谋?”
“我说了,您恐怕也不会相信。
哪怕时至今日,我也没有丝毫谋求皇位的心思。
我是如此,母亲和鸢鸢同样如此。”
皇帝眼底划过一抹嘲讽。
“都到当下这个境地了,你还有必要说谎吗?”
“我没有说谎,句句属实。是您心中的猜忌太多,以至于别人跟您说实话,您却总觉得是在撒谎演戏。”
皇帝沉默了片刻,声音多了几分沉痛。
“你小的时候,最喜欢朕这个皇舅舅。
每次朕去上朝,你都坐在殿外等着。
等着朕下朝,要朕背着你回去补觉。
你的学业,是朕亲自帮你启蒙。
你初次骑马,也是朕亲手把你扶上了马背。
朕并非无心,朕是真心的疼爱你和你的母亲。”
“我知道,”楚聿辞心中同样不好受,“皇舅舅,您对我的好,我始终记得,此生不忘。”
皇帝见他动容,忍不住道:
“你既没有造反之心,那么今日的事情不如就……”
“不可能!”
楚聿辞毫不犹豫的拒绝。
“皇舅舅,您还没看明白吗?定国公府当年案发的时候,便有许多人存疑。
文亲王、我父亲、胡大人,包括后来的魏成、伍太傅等一众臣子。
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追查真相。
您身为帝王,掌握着最高的权威,您能用权力压下一时的质疑之声,却压不住无数忠义之辈探查真相的决心。
今日即便没有我和鸢鸢,后续也会有其他人,十万冤魂,不能白白葬送!”
皇帝一甩龙袍,目光中的温情不再,转化成了浓浓的厌恶。
“说来说去,你们还是要继续追查,让朕名声丧尽。
朕真是后悔,为何一直对你百般纵容,为何没有早早除掉你和你母亲!
朕早就该知道的,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朕还是太过心软了,在广渡寺,就不该让你活下来!”
楚聿辞看着眼前面容略显狰狞的帝王,心中划过一抹感伤。
“可我没有后悔。”
“你说什么?”
楚聿辞声音坚定。
“我没有后悔在广渡寺,冒着被砸死的风险,救下您!”
第759章 下旨重审,他们成功了!
楚聿辞已经离开。
皇帝站在大殿之内,久久不能回神。
脑海中,是楚聿辞坚定有力的话语。
他没有后悔,在广渡寺拼命救驾。
皇帝突然感觉一阵剧烈的头痛,抬手死死的抱住脑袋,蹲在了地上。
凹陷的眼窝含上了泪意,心中各种情绪交织,最终化成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好一会儿,皇帝才慢慢起身,他双目赤红,神色有些癫狂。
“高林!”
“奴才在。”
高林连忙走进大殿,恭敬的站在皇帝身边。
“朕要见陆飞鸢!”
高林面色一阵为难。
“皇上,刚刚长公主发觉宸王妃站的时间太久了。
唯恐她身体不适,命人将她送上马车,先行一步回京去了。”
皇帝愤怒的掀翻了身侧的供桌。
“什么身体不适,还不是在防着朕?
一个是朕的好妹妹,一个是朕的好外甥。
伙同一群乱臣贼子,将朕逼迫到走投无路的境地。
哈哈哈,真是好!”
高林心惊胆战的跪在地上,生怕皇帝做出什么不智之举。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皇帝沉沉的喘着气,片刻之后,慢慢的冷静了下来,一双眼眸越发的深沉。
“去传旨吧,就说朕答应了,定国公府、文亲王、平南侯……
他们想查什么案子,就让他们去查吧。
朕身体不适,接下来朝堂事务便交由大皇子代为管理。”
“是。”
伍太傅等人等候在殿外,满心焦急,许久不见皇上有什么动静,不由得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
长公主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再等一会儿吧,这个决定不容易下,不过,再不容易,也终究要有个结果了。”
“是。”
又等了将近两刻钟,高林终于走了出来。
“传皇上口谕……”
众官员纷纷跪地行礼,百姓们也跟随着跪下,只是面上愤怒之色没有丝毫消减。
一旦皇帝作出违背民意之举,他们必定会站出来抗争到底。
“传圣上口谕,定国公府一案,连同文亲王、平南侯等案件,并案重新调查。
由大皇子代为监国,伍太傅、宸王为主审官,核实案情、查清真相!”
大皇子面露欣喜之色。
“儿臣领旨。”
伍太傅等人同样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