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都喜欢多尔衮?那我选多铎(184)+番外

作者: 孤云不厌 阅读记录

皇太后率众妃、诸王贝勒福晋、命妇,济尔哈朗率留守诸王、文武大臣,将皇太极的骨灰,安葬入昭陵。

盛大的祭祀典礼之后,众人道别皇太极,踏上入关之路,迁徙时,以八旗为单位,浩浩荡荡一行人,走得缓慢。

这一年,是顺治元年的九月。

不同于那些还给自己留了条后路的王公,陈颜将这里所有的东西,都处理的干净,因为她知道,大清不会再返回关外了。

站在王府门口,她拉着多尼最后回望这座自己生活了十数年的宅院。

门前,辆辆马车满载箱笼,伊尔根觉罗氏搀扶着大腹便便的佟佳氏,登上马车,府中其他女眷,也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上车。

陈颜带着舒舒,乘坐同一辆车,多尼骑马,跟在马车附近。

旧的景致逐渐消失在身后,森严的城池在望,陈颜打开车窗,望着北京城高深的城墙,心中没有对新生活的向往,有的,全是茫然。

第159章 偏向(加更成功)

新的王府比盛京府邸气派得多。

多铎将陈颜扶下马车,得意向她介绍道:“怎么样,满意吗?据说这以前也是个王府,又修缮过,比以前更好。”

马背上打的天下,自然骄傲。

陈颜狐疑蹙眉,“明朝的藩王都在外地,你说的之前,是哪个之前?”

多铎一时也答不上来,“可能是更以前的王,也许是你们蒙古人坐天下时修的吧。好了,先进去看看吧。”

两人携手入内,穿过朱红大门,雕刻精致花纹的巨大影壁映入眼帘,多尼睁大了眼睛,“哇,好漂亮。”

多铎一笑,“咱们的王府,可不能比别人的差。”

陈颜望着那影壁,心想,修漂亮的王府,让诸王们满意,何尝不是一种削减他们抵触情绪的手段呢?

三人继续往前走,绕过影壁,身后一排房子,便是下人居住的倒座房。再往里,就是一进院。

这是座十分标准的三进四合院。

“东厢呢,是多尼的住所,邻近学塾,也方便进出。”

多铎大手一挥,对多尼道:“快去看看。”

多尼难掩心中雀跃,一溜烟的跑了。

进二门,从垂花门穿过正厅,便是后院,映入眼帘的院落,装潢精致。

多铎对陈颜道:“你就住这儿。我问过以前王府的

人,他们说,正室之所以叫正室,就是因为住在屋子的正屋,所以这间屋子,我让他们按照你的喜好修的。”

“那可不一样,汉人的正室,只能有一个。”

多铎皱眉,“好好的,又开始了。你跟汉人的正室,有什么区别吗?你是受过册封的福晋,在府里也地位独一无二的大福晋,福晋、侧福晋,谁比得上你?”

陈颜挣开多铎的手,头也不回的往里走去,多铎站在原地,脸上怒容隐约。

阿纳日抱着舒舒从他身边小心经过。

“等等。”多铎叫住了她。

阿纳日停下脚步,多铎接过阿纳日手中的舒舒,连日舟车劳顿,舒舒精神萎靡,小脸贴在多铎怀中,眼睛闭上。

多铎抱着舒舒,进了正院。

“舒舒好像没什么精神,是不是累了?”

听见女儿精神不好,陈颜立刻走上前,摸了摸舒舒的脸,“可能是累着了,先让她睡会儿吧。”

说着,她自动手铺了床。

多铎将舒舒放在床上,两人动手,脱掉她的衣服鞋子,陈颜又小心为她掖了掖被子。

她望着熟睡中的女儿,担忧之色,一点点浓了起来。

一只手落在她肩头,回头一看,对上多铎安慰的目光,“不要担心,你看,舒舒最近不是好了很多,可见那个大夫的药是有效果的,会好起来的。”

多尔衮也有咳疾,多铎向多尔衮求医,多尔衮将为自己治疗的大夫,推荐给了舒舒。

吃了药,咳嗽渐渐少了,但精神却一直不好,稍有风吹,就又会犯病。

陈颜摸了摸舒舒的脸,放下帐子,“让她睡吧。”

乔迁新居,要收拾的东西还有很多,怕搬东西发出响动,吵到舒舒睡觉,陈颜特意让下人先不急着收拾大件物品,先收拾出手边要用的小件。

多铎出去了一趟,回来时,问陈颜道:“今天进城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陈颜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似乎中途听见过争吵,但很快就被平息。她一五一十和多铎说了,多铎听完,对她道:

“今天进城的顺序不对。”

陈颜身在其中,没有感觉到,问道:“不对?哪里不对?”

“正白旗已经在城中,第二个进来的,是摄政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虽然这不符合八旗之前的顺序,但这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第三个进来的是正蓝旗,然后才是镶白旗。”

迁都的事情,全由摄政王济尔哈朗主持,八旗入城的顺序,也是他敲定。

陈颜看向多铎,多铎也望着她,两人眼中都浮现出疑惑。

进入北京后,皇帝理当入主皇宫,但在安排宫室时,宫里也生出了风波。

陈颜听说,借口请安、看望乌云珠,进入皇宫,拜见皇太后和布木布泰。

“皇帝年幼,诸王跋扈,先帝在时,他们岂敢如此。”布木布泰泪眼婆娑,恨得咬牙切齿。

按道理,皇帝年幼,应该随母亲居住,可多尔衮却认为皇帝是九五之尊,应该单独居住。

之前豪格的事情,让多尔衮看到了皇太后、布木布泰对皇帝的影响,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发生第二次。

孩子尚且年幼,却要与母亲分离,其中辛酸,陈颜懂得。布木布泰的女儿都已经出嫁,身边唯有福临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