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都喜欢多尔衮?那我选多铎(204)+番外
就是现在离婚也不是一蹴而就,还有冷静期,何况女主一个人和全世界为敌,设置清穿,就注定女主的权谋线有限,这是个军功时代,她只能隐忍等待时机,怎么隐忍还成了原谅了?
至于孩子,那不就是男女那点事的副产品,避孕药都不能百分百有效,水银是有毒的。女性生育的苦难,已经被美化了很多,我也只是选了点写。
还有,喜欢了就是喜欢了,装什么不喜欢?因为对方不喜欢自己,所以就不不喜欢,这样显得自己很清醒吗?
在后续的剧情里,陈颜先选择离婚,无果之后,诉求从离婚变成了不择手段。她不是被动的被男主虐,她是在追求自己想法的路上,一次次失败。
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虐女。
我也没办法回答,我只能说我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所以女主好几次快死了,但是一想到男主还没死,又原地复活。
人和人是有壁的,古人和现代人不一样的,所以女主和男主最大的问题是认知,所谓爱恨交织,也受外界环境影响。
以及我看到你最耿耿于怀,觉得女主受冤枉那里。
最大的敌人死了,再不能产生任何威胁,受点冤枉怎么了?比以后高难度宅斗好吧。
我在文中不止一次表述过,血缘的联盟,妹妹做的和姐姐做的没区别。女主是最大受益人,而且她只是被误会,女配可是命真没了。
女配的命也是一条命好吧,女主受点冤枉,直接失去一个可以在地位上、继承权上威胁她的大敌。
那能叫委屈吗?
还有诬陷偷情,偷情比起密谋杀夫那算什么?
我写的固然不好,但是你也太让我破防了,我觉得我好像连女主的线都没讲清楚,那我写了个啥?
我不会删除的,你有你的看法,这必须要尊重。但是我无法苟同,这也不是我要表达的。
第179章
捷报频频,无论是对大西,还是对南明,亦或镇压蒙古叛乱,大清全取得辉煌的胜利。
国家蒸蒸日上,陈颜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咳疾如跗骨之蛆,缠绕着她。舒舒也咳嗽,巴特玛很担心她,请了为多尔衮看诊的大夫,为二人治病。
和陈颜是后天染上的风寒不同,多尔衮的咳疾是先天不足造成的,这一点,他和舒舒很相似。
吃了药,春日的暖阳照拂大地,她的身体也如复苏的世界般,渐渐恢复活力。多尔博能走了,舒舒带着他四处疯玩,多尼年纪渐长,阿玛不在,他就跟着多尔衮。
学骑射、读书,旁听朝政,参与诸王大会。
丧子的阴霾,渐渐散去,陈颜在屋中设了佛堂,日夜望着木偶泥胎出神。
阿纳日小心翼翼道:“福晋,王爷和咱们王爷、郡王打了大胜仗,大家都在庆贺呢。”
吴克善被封为卓里克图亲王,满珠习礼封巴图鲁郡王,奇塔特也因为父功,被封为郡王。他们率领外藩蒙古各部,随多铎平叛。
见陈颜没有反应,阿纳日又小心翼翼道:“摄政王福晋派人来说,咱们王爷这次居功甚伟,摄政王准备进咱们王爷为辅政叔王,提前告知福晋,也让您高兴高兴。”
当日的两位辅政王,现在只剩下多尔衮一人,入北京后不久,多尔衮便以率军入关之功,成为超越济尔哈朗的摄政王,济尔哈朗成为低于他的辅政王。
这些年,摄政王和辅政王的差距被不断拉开,前不久,多尔衮又寻衅,罢免了济尔哈朗的辅政王之职。
皇太后哲哲,皇帝的生母布木布泰,他都一概不理,反而不断提升自己和巴特玛的仪仗规格,现在,两人所用器物,仅次于皇帝皇后。
福临没有皇后,巴特玛是而今大清最高贵的女人。
陈颜若有所思,“科尔沁仅我们一脉,就出了一位皇太后,一位皇帝生母,一位亲王,两位郡王,一位摄政王妃,一位
王妃,还有两位固伦公主下嫁,何其风光。”
见陈颜愿意开口说话,阿纳日接过她的话道:“何止呢,小别吉们都长大了,台吉们也到了建功立业的年纪,将来会更繁盛的。”
陈颜望着面前的神像,应道:“是的,将来会更好的。”
侍女入内通禀,“福晋,伊尔根觉罗侧福晋过来了。”
伊尔根觉罗氏面容憔悴,匆匆向陈颜一礼,便说明来意,“福晋,我找到害小格格的凶手了。”
深知背负着杀死一位郡主的罪名,女儿不会好过,伊尔根觉罗氏要为女儿正名,经过不懈努力,她查清了真相,一切是大格格所为。
“过去种种,都是我的过错,是我冒犯了福晋,请福晋记恨我,不要再记恨我的女儿。她是冤枉的,乌云珠格格从她手里抢走了挂饰,不是她做的,她没有害自己的姐妹。”
经此一事,伊尔根觉罗氏恍然大悟,有时真相并不重要,真相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在的天下,一半属于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家族。
陈颜沉默着,不知该说些什么。
良久,她才轻声道出一句,“对不起。”
证据确凿,面对陈颜,大格格却笑了,也不辩解,反而问道:“你怎么知道,阿玛不知这件事呢?一个孽种而已,你说他知不知道真相呢?”
陈颜的脸色很平静,没有想象中的歇斯底里,甚至没有一丝情绪,她抬眸,暗淡视线投向大格格,“你在你为你额娘报仇是吗?”
“你杀不了我。”大格格挑衅道。
她嫁回了蒙古,现在的大清很需要蒙古,死去的格格,没有一个活着的格格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