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赶出府后,我靠写小说改变朝代/我的书迷遍布古代(132)+番外

作者: 钟坠雪 阅读记录

于进宝拿了破旧的铁盆,将煤炭放在上面,又拿了火折子将其点燃。

这算是他们家今年以来第一次用煤炭取暖。

炭盆已经烧了起来,几个孩子也下了床烤火,没一会儿身体便暖和起来。

“这炭居然没有烟。”佩娘惊讶的心想。

烤了好一会儿煤炭,他们各自上床睡觉。

佩娘还是不舍得上工一天的男人回来后还不能睡觉,所以她还是让男人去床榻上睡觉。

而她一人半阖眼假寐着,生怕有什么事情发生。

一夜无眠,有煤炭的屋子就是与之前不同,哪怕开着门窗依旧很暖和,早上醒来时也无事。

看着屋子中间烧完的煤炭,佩娘一时有些感慨。

“佩娘,你在想什么呢?”早晨男人连饭也不吃,离开前,看到自己的妻子站在炭盆前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我在想,如果那时候就知道家中烧煤炭只需打开一点门窗,娘就不会死了。”说完这句话,佩娘潸然泪下,于进宝也沉默了,他默不作声的将娘子抱进怀中。

“佩娘,你放心我一定认真做事,给你和孩子吃饱穿暖。”

离开后,于进宝又穿上蓑衣,朝上工的煤矿场走去。

走到一半,恰好碰到同村的男子李大富。

李大富一边同于进宝走路,一边和他说,“进宝,昨晚你用那个蜂窝煤了吗?”

“用了。”

“你感觉如何?”李大府都等不及于进宝说话来,他自顾自道,“这蜂窝煤果然如谢老大谢老二说的那样好用,屋子里都没烟味的,睡着时都不呛了,而且它还比煤炭暖和,本来我婆娘还担心会中毒嘞,没想到一觉醒来什么事都没有。”

于进宝皱眉问道,“你们没开门窗?”

“开了开了,谢老大千叮咛万嘱咐,我怎么会不开门窗。”

“那便好。”

“嘿嘿,昨日那些蜂窝煤是煤炭场赠予我们的,不知道今日还有没有,没有的话不知晓能不能我花钱买一些回去用,我婆娘说这蜂窝煤好用的很,你也是知道近日这鬼天气是越发冷了,比去年还要冷噻,没有煤炭我看一家子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

说完李大富哀愁的叹了一口气,“命都快没有了,还留着钱作甚,况且现在在煤矿场有活计干,怎么着明年还能攒回来。”

后面这些话是李大富自己说给自己听的,但一旁沉默走着路的于进宝却也听了进去。

他们又走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煤炭场,才开始做事情没多久,一群人就聊了起来。

聊的内容居然还是蜂窝煤,毕竟在古代底层人民娱乐匮乏,只想着生计,自然关心的话题都是一致的,所以他们这才聊起蜂窝煤。

“听说这蜂窝煤到时候卖出去后价格便宜。”

“你从哪里听到的消息?”

“昨晚我出屋子茅房时听到谢老大同谢老二说的。”

有些人家里远的,或者不打算回家住的,就和这些矿徒住在一块,碰巧这位兄弟晚上出门上茅房时偷听到的。

“能便宜多少?!就是不知道我们现在在矿场上工,到时候能不能给我们这些人价格低一些。”

有些人可不抱期望,毕竟煤炭就是贵些,这才没觉得煤炭价格也低不了多少。

“这个数。”兄弟伸出手比了个数字。

众人看到他比划的手,有些难以置信。

“每称只需80文。”

从这位兄弟的口中得到确切的价格,众人这才敢露出惊讶的神情来。

“要是真如你说的那样,到时候我一定第一个买!”

“是啊,那这冬天可就能活下来了。”

今年的冬日比往年都要冷,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出来的,为此在谢老大谢老二来监督他们干活时,他们就已经卖力的干活了。

“这蜂窝煤是谁发现的做法,简直造福我们百姓啊!”

“你们去听过书没有?”

大部分人都摇头,因为他们不住汴京内,也不是汴京的百姓,而是周围村庄的农户,自然不知道汴京发生的这些事。

偶尔进城,也只是买一些柴米油盐,或者卖些自家的菜。

等忙完这些手里的事,就得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家中,哪里有那个时间去茶馆听书。

所以这些人摇摇头,不知道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第118章 新出的蜂窝煤卖脱销了!

原本还要说道,顺便吹嘘一下的男人哑了火,“我有幸去过一次茶馆,那里头真是,诶呀我一个庄稼汉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就是非常好,茶馆一楼价格便宜,只要一壶茶就可以坐在一楼的板凳上听说书。”

“老汉,你能不能讲重点!”

这位老汉被人一催,原本卡在嗓子里要说的话噎了下去,“听说这法子是无明先生写的,还是写在话本之上,写得十分细节,有一些菜的菜谱还真被酒楼饭馆研究出来了!”

“真的假的?一个写话本的居然这么厉害。”

“当然,听说有人豪掷千金就为了能见这位神秘的笔耕者!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至今还未见过这位笔耕者的真实面目!”

“这位豪掷千金的是哪位贵人?居然如此大手笔,要是有人豪掷千金只为见我一面,我定是会露面的!”这可是金子啊!这辈子他们都没见过呢!

“所以这才是人家与我们的不同。这无明先生虽然写的是不入流的话本,但是人家可厉害着呢,对此身外之物根本不为所动,要我说真不愧为汴京最受欢迎的笔耕者,果真高风亮节,尔等凡人不可比拟啊……”老汉还在称誉“无明”,眼里都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