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赶出府后,我靠写小说改变朝代/我的书迷遍布古代(256)+番外

作者: 钟坠雪 阅读记录

所以可以从中筛选一些比较优秀的书本来池州。

另外也可像止于书肆那样,招些人修书,再贴出招牌广收书搞。

毕竟四海之内,有写书文采之人还是不计其数的。

等敲定下来这些叶郁芜便写信了让人送到汴京的止于书肆。

让李伯准备将东西准备送过来。

这些事情都决定好了之后。

没多久叶郁芜等人便在街上发现了有人在卖盗版的话本。

要说这事也是最近才开始的,而且这些人卖的盗版画本几乎都是无明写的话本。

此事还是画屏率先发现的,经过一番打探,才知晓原是茶韵和说书的火爆,导致一部分人知晓了“无明”先生,为了知道《星陨雨》后面的故事,有很多人纷纷想要去找他的话本书籍去看。

汴京的这个现象并没有出现,因为在天子脚下,看管毕竟严苛,没有人敢去干这种事。

但是池州的人却不怕此事,此书只有在汴京盛行,很多人想要买却也买不到。

但还是有些人之前从汴京买到话本后因为一些原因去了其他州府,虽然不多,可是还是被他们看到赚银子的机会。

于是有一些小商贩便找到这些人高价从他们手里买了话本,又找了可以印刷的坊间,将话本印刷出来卖。

虽然这个话本。印刷出来的字数个别有错,而且纸张用的粗略,字墨也很模糊,却仍有许多人为此买账。

这些卖盗版的小商贩光凭这几日,便赚了许多银钱,来买画本的人几乎手中都有一些闲钱,而且还有一些州府的富贵人家来他们这里买。

他们卖话本也为此猖獗了很多,无意之间被正逛着市集的画屏瞧见了。

当时画屏看到这些人用一块布放在地板上而那块看起来灰扑扑的布上全都是“无明”写的话本时她的怒不可遏。

但她知道此时围在四周的人多,当然不可在这时与他们发生争执。

所以她忍着怒气回到知府内将此事告知了叶郁芜。

看着面前怒火中烧的画屏,叶郁芜还要去安抚她。

“别急,此事暂时没那么快解决,就让这些人先得意一阵子。”

“我就是忍不下这口气!姑娘,你是不知道,这些人都把话本炒出天价了!我们在汴京一本书才卖多少银子啊!凭什么他们不用吹灰之力就能赚到这么多的钱!”

画屏说的并无道理,如果这些人只是靠盗版话本,谋取一点小钱,叶郁芜倒是不介意。

毕竟盗版书本可以解决一些贫困百姓看书的需求,古代的书本相对较为昂贵一些。

她的书本虽然不至于是达到了文学的程度,但是也能极大地满足一些人的精神贫瘠,所以她不认为他她话本是无用取之地。

而且盗版书也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她的话本,虽然这也侵犯了她的一些权利,可能让许多人看到,普及文学知识也算不错。

当然她这么说也并不是说就认可这种盗版行为,这与剽窃没有什么两样。

她认为给这些小商贩赚一些小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将她的书卖出天价。

这样不仅仅是对她的侮辱,也是对喜欢她话本的百姓们的不尊重!

“你放心,我已经想到办法惩戒这些人了!”

第229章 打击盗版商贩!

没过几天叶郁芜高连珠商量,去了官府报案,但是这些人贼的很,耳听八方,只要一听到官府的动静,立马就卷起书本和布逃了。

官府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对于他们来说,事不干己,休要出头的念头已经贯彻到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就算报官也没有将他们抓到。

叶郁芜猜到有这样的结果,所以并不着急,反正吓一吓他们,使他们神经紧绷一些,让他们没那么顺利的卖书。

而另一边在这群卖盗版的小商贩们东躲西藏的功夫。

叶郁芜知道此事不能再等于是也就没有等到汴京送来的母版,而是拿了高连珠收藏的话本与池州一家印刷坊协作。

如果没有母版,就需要这些人。将要印刷的这些字一个一个找出来拼凑,然后再拓印。

叶郁芜也不吝啬自己的银子,花钱让他们快些赶制出来。

不光是花钱让印刷坊的人赶紧拓印出来还花钱让修葺铺子的工匠将铺子迅速建造好。

叶郁芜要离开池州的时间已经快到了,所以她不免有些着急。

好在有钱就能办事,没几日铺子修葺好了,叶郁芜还是打算将书肆挂招牌名为“止于书肆”。

也算是她的一点小心思,打算像现代那样做个“品牌”,到时候天下文人一提到卖书的书肆,头一个能想到的便是“止于书肆”。

书肆弄好了,书也连夜拓印好了。

叶郁芜将其价格定的很低。

因为高连珠那收藏的话本不多,只收藏了“无明”的话本,所以目前她们也只让人先拓印无明话本。

而其他新出的书本,到时候还需要有人从汴京那运到池州来才可印刷。

所以叶郁芜暂时只在书肆内进了一批笔墨纸砚,还有一些文学典籍。

把书肆勉强填充好。

然后又在舒适的门口摆上招牌和幌子,上面写着本书肆可卖无明先生话本,这样让过往的路人能够轻易的一眼看到。

为了和这些盗版商贩做斗争,叶郁芜把价格压低,比这些商贩卖的价格低上太多了。

能赚是能赚,就是少赚了钱。

不光是价格上做了调整,她还有茶韵和为她打“广告”。

所以就在她的书肆悄无声息地开张之后,居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