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泼妇要改嫁(28)
然而,张嘴的那瞬间,她却犯了难。
原来张嘴吆喝叫卖是这么尴尬的一件事!
她设想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却忘记了出来卖东西做生意最重要的:脸皮厚,不怕丢人,敢吆喝!
夏桑桑站在原地难堪的功夫,又有两个人走过去了,还都好奇地看着夏桑桑,看她是干什么的。
眼看着一个个潜在的客户流失,夏桑桑心里可惜极了,这种可惜终于战胜她的羞耻心,她张嘴,对着那两人的背影叫喊起来:“卖凉皮,好吃的凉皮。”
喊了几声后,她发现也没那么难,虽然还是害羞,但也大声吆喝起来。
“卖凉皮!好吃的凉皮!美味的凉皮!吃过还想再吃的凉皮!”
叫卖了十几声后,一个约莫三十岁出头的女人,从后面走了过来,主动问夏桑桑:“你卖的什么?我怎么没听过?”
夏桑桑一看有顾客了,连忙掀开盖着盆子的布,让女人看了一眼,又用筷子从她提前调好的碗里,夹了一根,让女人尝尝。
女人吧唧吧唧吃了,面露惊喜:“还挺好吃的,这什么东西?”
夏桑桑热情笑:“这叫凉皮,现下城里卖的可红火了。”
村里人最喜欢跟城市人的风气,听到城里人都吃这个,女人来了兴趣:“味道确实不错,怎么卖啊?”
夏桑桑将砧板拿了出来,放在盆子上:“不贵,五毛钱一碗。”
女人:“五毛钱还不贵?”
定这个价格的时候,夏桑桑早就想到了村里人会觉得贵,但没关系,她已经想好了说辞。
“姐,在镇上吃碗面也要五毛呢,还得跑那么远的路去镇上才能吃到,我这大老远的送到你跟前了,还是城里流行的好吃的,五毛钱真的不贵的。再说我学这门手艺,也是花了钱的呢。”
女人听夏桑桑说的有道理,点点头:“行吧,我正好早上没吃早饭,你给我来一碗,我尝尝。”
第36章 我给你送过信
夏桑桑听到女人要一碗,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她当即拿出砧板,从盆子里取出一张凉皮,切了四分之一,菜刀在小砧板上锵锵锵切成条,抓上几块面筋,而后装进另一个盆子,倒上各种调料,大筷子一通搅拌,最后倒进碗里。
为了让女人吃的安心,夏桑桑在装进碗里之前,还往碗里倒了点水,当着女人的面把碗涮了下。
在夏桑桑搅拌的时候,凉皮的香味就已经飘了出来,女人咽了咽口水,从夏桑桑手里接过碗。
女人端着碗站在夏桑桑旁边吃得喷香,其他路过的人看到这一幕,都很好奇这是吃什么好吃的呢。
看到有人感兴趣,夏桑桑忙笑着热情介绍。
女人也很是给力,连连附和说:“这东西真好吃得很,不愧是城里人吃的,这口感跟面条完全不一样哩。”
卖东西,尤其是卖吃的东西,大家一听人家吃着好,也都想试一试了,尤其闻着味道也不错。
很快,夏桑桑又卖出去五碗。
客人们端着凉皮边吃边点评,夏桑桑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看到有人吃完,她赶紧把碗洗了,就怕等会儿吃的人多了,万一碗不够用。
卖了约莫一个小时,夏桑桑数了数,一张凉皮能卖四碗,她卖了十六碗,也就是四张凉皮。
这盆子里还有二十六张凉皮呢。
见夏桑桑站着思虑,一个刚吃过夏桑桑凉皮,看起来比较精干的男人开口道:“你在这儿卖不出去多少,你得去地头上卖,到了中午地头上都是人,你随便卖几十碗不是问题。”
夏桑桑眼睛亮起来,在打听了怎么去地头上后,对男人说了谢谢。
男人倒是爽快:“也没啥好谢的,下次你来卖的时候,给我多抓点你那个面筋就行。”
这会子功夫,大家都记住凉皮和面筋这两个名词了。
夏桑桑:“没问题!”
地头,顾名思义,就是种地的人聚集的地方,去地头的路并不好走,夏桑桑自行车骑一阵推一阵,累得满头大汗。
好在赶中午前,到了地头。
远远看去,交叉路口的一棵大树下,坐满了乘凉的人,还有拿着水杯饭盒的,陆陆续续往柳树下走。
夏桑桑欣喜不已,推着自行车走了过去。
“卖凉皮了!好吃的凉皮!”
七月的天,中午热的不像话,农民们干活累了,也想要犒劳犒劳自己,夏桑桑的凉皮很快就有人买了。
虽然要五毛钱,但分量大又好吃,还吃起来凉凉的能消暑,很快夏桑桑的凉皮就畅销起来。
一带二,二带三,忙得夏桑桑手都酸了。
忙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才闲了下来,夏桑桑擦着流到脖子里的汗,头顶传来一个声音。
“夏桑桑!”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冷不防被叫出名字,夏桑桑被吓了一大跳,她抬眼望去,看清楚喊她名字的,是一个穿着衬衣,戴着草帽的男人。
年龄跟她差不多大,样貌看着有几分面熟。
男人笑得嘴角都咧开了,一拍胸脯:“不认识了?我啊,周子浩啊,杨树镇小学,咱们一个班的!小学毕业的时候,我还给你送过信!”
第37章 你结婚了吗
这话一说,夏桑桑终于想起来了。
不是想起周子浩,而是想起那一年在学校门口,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她被送信的窘迫和难堪。
是真的难堪,男同学起哄,女同学窃窃私语,她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曝晒在阳光下的鱼,连呼吸都是挣扎。
偏始作俑者还很是得意:“想起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