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霜鬓(73)+番外

作者: 三枕 阅读记录

他自幼受训,在小山寨的那几年,他知道那位威伯伯所教化的是北朝的政治理念,他亦偷偷查看过他的私物,得知其身份。

“十年前,一批不知名的歹人,寻到山寨,烧杀抢掠。”

“山寨的男人守在最外面,然后到力壮的妇人,然后到老人,最后到孩童,从长至幼,最后,除了我,无一幸免。”

沈康王愣在原地,忽而喜,忽而悲。沈裕方从听楞中回神,赶紧上前将父王搀住,沈康王走到座位上,顿坐下去。

“振威将军曾将此物相赠,让我于危难时,可向北朝求助。”

凌云洲从袖中拿出一物,递给侍卫呈上去。

“是他的东西。”

沈康王轻轻展开旧物,纸张陈旧,字迹斑驳,这是当年他还不是康王时,与振威论天下形势,他们一同挥洒写下的谋策,字迹不算工整,还随意涂改,却如实地呈现着当年的壮志和情义。如今看得叫人心痛难忍,沈康王再也止不住眼泪,抚着旧物,潸然泪下。

“振威,孤,对不起你。”

凌云洲查过振威将军与沈康王旧事,虽知道得不多,看着沈康王这般悲痛,想必情义匪浅。昔日振威将军提及的一位天下明君,说他是可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于水火的神明,是圣贤之人。

他知道天下需要明君,而他历经沙场多年,学会了一个道理: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沈裕和侍卫看到沈康王如此悲恸,全都屏息,不敢出声。良久,沈康王慢慢合上旧物,递于侍卫,仍交还凌云洲。

“你若以此求助,念及我与振威之情,我可撤兵一时。”

“但让我撤兵五年,缦国是要打算我北朝结盟吗?”

“不是结盟。”

凌云洲一字一字慢慢说道:

“我会铲平阻碍,让两国和平归并。”

这正是当年他与振威写在旧物上的谋划,天下归顺,礼义为上,和为贵。

听到这话,沈康王这才抬眸,认真的看着说这番话的凌云洲,此人沉稳的气度,让沈康王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年,沈康王这才认真听他所言。

“我们缦国君上勤政爱民,治商有道,北朝连年征战,亦需修心养性,若北朝和缦国都不必被一兵一卒便可共赏天下太平,为何一定兵戎相见。”

两国战争,百姓的下场不是战死就是饿死,沈康王和凌云洲都深知其害,陷入沉默的博弈中。

虽然此人三言两语就让一向冷静的父王态度截然不同,此人惯用伎俩,不坦荡,沈裕还是不服,轻蔑地“哼”了一声。

“据我所知,你在缦国威望无人能及,你们国君无后,缦国君上对你的器重无人能及,不说可能会将王位传于你,你那当宰相的爹若是夺了王位,将来国君之位也是你承袭。你让我们北朝相信你会舍弃尊荣,背主弃义,成为缦国永世的罪人?”

凌云洲只看着沈康王。

“振威将军曾说,天下之大,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一样,可为之战斗,那便是天下百姓的安宁。”

沈康王对凌云洲的话点头赞许。

“振威将军将康王视若天下拯救天下苍生之神明,这天下需要明主,而我,从不听一个人说了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

沈康王并非犹疑,他在思量,此人年轻,但胆识、气度、谋略非凡,将来沈家能否压制得住。

“父王,您别信他,此人诡计多端,我这就把他杀了!缦国没有此人,不日必能攻下。”

凌云洲嗤然一笑,又是方才将沈裕逮住时那漫不经心的语气。

“恐怕,不会轻易如世子所愿。”

“一来,随国与缦国,虽实力不及南北朝,但亦想结盟,与南北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若北朝执意进犯,缦国必以举国之力抗争,届时,随国与南朝联盟,北朝,必败。”

“二来,北朝可以踏平缦国没错,但是,这是我的地盘,你们若不撤兵,我亦可以让北朝沈氏覆没于此——”

沈康王听到此处,思虑完d毕,手指轻点茶案,意满,扬手宣布决定:

“好,我同意撤兵,也同意五年之约,五年之后,期待北朝与缦国交好,合并归并。”

“我杀了你!”

沈裕气急,他终于明白为何此人甘心被他押解,只身一人来见父王了,他冲到凌云洲身边,狠狠攥起他的衣领。

“兄长住手!不许杀凌哥哥!”

北朝公主沈莘从一侧跑出来,拦住自家哥哥,看着凌云洲,面露羞怯。

“凌哥哥,我、我不是有意向你隐瞒我的身份。”

沈莘看着凌云洲,想到昨日见他,他对自己——那般热切,感觉面颊发烫,不敢与他对视。

沈莘早知缦国小相爷威名,传闻他聪明绝顶,屡立奇功,还生得俊朗无双。

她假扮商贾之女接近,不料他、不料他不过见两次面便与自己私定终身,还想、想与她行不合礼仪之事,她可是公主,怎敢轻易——

“莘儿,你才见了他几次,你为他求情,你知道他有多坏吗?”

沈裕一向对妹妹心疼有加,怕伤着妹妹,把人往前一推,就放了手。

“兄长,我、我与凌哥哥情投意合,凌哥哥,他、他很好。”

“你——”

沈裕觉得今日真是时运不济,父王与妹妹好似全被此人蛊惑住了,今日言行实在过于匪夷所思!

女儿也到了议婚的年纪,挑遍北朝,也没见她对哪家男儿如此情状。

“如此,北朝与缦国既然决定交好,你与莘儿,若情投意合,”沈康王看着女儿情意绵绵的样子,说道:“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