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夏天的尾巴(64)
动物到了冬天会冬眠,人也会变得不爱动弹。
自从气温冷下来,方枳夏连着几周都是一放学就拉着祁奕去赶公交,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路边摊的快乐。
祁奕把练习册往书包里一塞,披上外套,就算是收拾好了。
他单肩背着书包站起身:“走。”
人类对温度的感知水平应该差别很大的。
祁奕就像是一点不怕冷一样,冬天甚至都不穿秋裤,羽绒服也是最薄的那种。
走出教学楼,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他头上。
一小段路之后,方枳夏抬头看他,笑起来,“你头发白了。”
祁奕看着穿得跟小企鹅一样的女孩,漫不经心地说:“一会儿就化了。”
方枳夏停住脚步,举起胳膊,从身后帮他掸掉。
“你老了之后是不是就像这样?白头发,像圣诞老人。”
祁奕眉梢微抬,“等我老了你再看看?”
方枳夏想象了一下,摇摇头,毛线帽上的两根绳像拨浪鼓似的也晃了晃。
“不行,还是不能像圣诞老人。”
“为什么?”祁奕问。
方枳夏一本正经地说:“圣诞老人是啤酒肚,你要是老了之后肚子也那么大,我会嫌弃你的。”
闻言,祁奕看向她,弯了弯唇,意味深长道:“保证老了也坚持锻炼。”
方枳夏摸了摸鼻子,总觉得这对话好像哪里有问题,但一时半会也没工夫想,因为看到了从他们身后过来的王康林。
快一个学期了,就算是王康林这么沉闷的人,偶尔也能说上几句话了。
也许这就是上学期间为数不多的好处,不论什么性格的人,被安排在一起朝夕相处,很容易成为朋友。
王康林脚步慢下来,“你们去赶公交?”
“还不急。”方枳夏说:“先去小吃街买鸡蛋灌饼,你呢?”
王康林说:“我也去。”
三个人同路,就很自然地走在了一起。
方枳夏感叹说:“你真的好喜欢那家鸡蛋灌饼,冬天也过去吃。”
王康林似乎答非所问,“冬天生意不好做,学生都不爱去了。”
他转了话题,“马上这学期就快结束了,你们选文科还是选理科。”
祁奕不假思索地回答:“都选理科。”
祁奕选理科是天经地义,方枳夏文科理科成绩其实都差不多,一般这种情况的,也都会选择更好填报志愿的理科。
王康林点点头,“那下学期我们应该还在一个班,挺好的。”
一路去小吃街,他们除了学习,其实也没太多共同话题。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和观察,班上同学都能看出,王康林的性格特别老干部,做什么都按部就班的,也没有打游戏、打球、看剧这类年轻人常有的任何爱好,日常就是埋头在座位上刷题。
到了卖鸡蛋灌饼的小摊,铁板上冒着白茫茫的烟气,但周围的确比夏天和秋天冷清太多。
来摆摊的小贩都很少,只有路边有门面的小店还坚持开着,店里和小吃摊前都只有零星几个人。
好处就是买鸡蛋灌饼不用排队。
王康林站在第一个,摆摊的奶奶笑得很慈祥:“今天跟同学一起来的?”
“对,奶奶我帮…”
王康林话没说完,被奶奶打断。
“这么冷的天还过来,多跟你们加两个鸡蛋,晚上学习也都辛苦。”
“好…”
王康林没再说什么,眉头微微皱着,看着奶奶摊煎饼。
方枳夏笑说:“好久没过来了,您整个冬天都会出摊吗?”
奶奶也笑:“是啊,冬天本来生意就难做,我也没别的活能干,白天在东林街的写字楼那边摆,晚上就来你们学校这。”
方枳夏轻叹一声气:“好辛苦哦。”
等鸡蛋灌饼做好,她也不着急吃,装了袋子拎在手里,拉着祁奕去逛旁边的小商店。
商店里也有熟食卖,收银台上放着一台很老式的电饭锅,里面盛着满满一锅茶叶蛋。
电饭锅正在加热,冒出各种香料夹杂着的卤香味。
方枳夏深吸一口气,看向祁奕:“你记不记得…”
“嗯。”祁奕笑了下,抢答道:“你是想说,我外婆煮茶叶蛋特别好吃,有次暑假你来我家,晚上睡前一口气吃了八个,撑得晚上肚子痛到去看急诊?”
“……”
方枳夏抿抿唇,小声嘟囔:“我就说吧,我小时候丢人的事情你全都记得。”
祁奕挑眉:“我小时候丢人的事你不也没忘。”
“你指哪件?”
方枳夏掰着指头:“你趁过年前偷偷把宋阿姨买的烟花都放完了,被宋阿姨打;还是你徒手去摸台灯灯泡被烫了个大泡疼得龇牙咧嘴,还是你在墙上用粉笔画蜡笔小新…”
“停!”祁奕伸手去捂她的嘴:“可以了。”
旁边收银的老板娘躲在手机屏幕后面偷偷笑。
没想到这俩孩子长得这么好看,小时候也是那个调皮的德行。
有同龄的朋友陪着一起长大可真好,等以后年纪大了,聊童年的趣事不都能聊个三天三夜。
而且这俩人青梅竹马的,看起来都很般配。
方枳夏那次之后就对茶叶蛋没兴趣了,更何况手里还拎着热腾腾的鸡蛋灌饼。
她拽着祁奕的袖子往里面的货架走。
祁奕垂眸看了一眼。
她好像一直都有这个小习惯,逛这种小店的时候,就喜欢拉着他一起,还要拽着他的胳膊或者袖子,像牵小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