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婚暗糖(86)
不同于以往的瘦金体,而是竖排的簪花小楷。规规整整,漂亮得不像话。
“算是谢家的传统,也是对你的承诺。”
“谢家的传统?”温明舒问。
“对,以前签婚书时,仪式很隆重,现在生活节奏快,省去了那些繁文缛节。”
“不过核心的东西没有变。”
温明舒盯着那套笔墨纸砚,问:“这些都是老物件吗?”
谢之彦点头:“百年的陈宣,歙州砚,还有紫檀狼毫,算是谢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温明舒瞪大眼睛,盯着眼前的那一套东西。
“百年的宣纸?那岂不是民国时期的东西?”
谢之彦忍不住笑,“差不多。”
温明舒眨了下眼,眼睛里透着不可思议。
她觉得好神奇,有种穿梭时空的感觉。
百年以前,也有一对青年,用这一套东西,签订一生盟约。
时间,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浪漫。
好在她多少会一点毛笔字。
对于她这种家庭来说,小时候,画画和书法是小学时代的标配,只不过后来去国外读书,荒废了很长时间。
因此在签婚书之前,她先找了张宣纸练习。
名字一遍又一遍地写,但练了好久,都不太满意,谢之彦就那样静静看着,偶尔指点一二,但不过分。
越写她越觉得自己刚刚过于自信了,好歹她小时候也获过书法大赛的金奖,怎么写出来的字,就是不如谢之彦呢?!
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那样的极致、漂亮,和他这个人一样,矜贵,典雅,完美到了顶峰。
简直让人感慨,老天爷造他的时候,到底加了什么东西进去?
再练习了将近三十多遍后,温明舒忍不住叹了口气,小声表达着对自己的不满:“感觉还是差点意思。”
在她的唉声叹气中,响起一个清晰的声音。
“我觉得很漂亮。”
沉稳的声线,认真而笃定,没有一丝的敷衍。
她忍不住偏头,对上身旁那位的目光。
“真的?”
“真的。”谢之彦说完,又指了指她的字,“尤其是这个‘明’字,日月兼得,很有韵味。”
温明舒被夸得有些晕。
他这样一本正经的,让人很容易就当真。
因此当谢之彦在婚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她还没太反应过来。
也不知道怎么就跟着他,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两人各自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无论是室内,还是窗外的庭院,都静谧无声。
阳光从窗外斜斜地落进来,是那样的沉稳,平和,照得室内暖洋洋的,光斑在绵薄洒金的宣纸上跳跃,衬得字体像是在发光。
温明舒将内容完整地默读一遍。
【旧年新岁,天赐良缘。灵台兰室,汝尔之幸。两堂联姻,一堂结缔。今朝共淋雪,此生祝白头。必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命。】
好美的婚书,温明舒想。应该会,变成现实的吧。
*
婚礼的最后一天倒计时。
温明舒再也不用装模作样地工作,她已经想好了,设计部这一段工作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一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然靠着自己的那点冲劲做了一些事,但是也认识到了能力和见识的缺陷。
因此借着婚礼的契机,同君漾姐提了离职。
不出意料的话,她应该会完成一段学习,然后依托明住的平台,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具体是什么,还在考虑当中。
周溪语对她的做法表示很赞同,刚好还能空出时间度个完整地蜜月,当初她和温若成的婚礼办得有些仓促,因为温若成工作太忙,蜜月也很匆忙,现在想起来,多少觉得有些遗憾。
谢之彦也回了流园。
准确来说,是被生拖硬拽回来的。
苏岭觉得婚礼前两天他还待在公司,实在不成个样子,便让甘叔将他带回家,一刻不停地盯着他“备婚”。
之前他们就和温明舒商量好了,婚后的第一天晚上住在流园,倒不是什么刻板的习俗,只是因为温明舒觉得流园更热闹,所以答应跟他回来。
毕竟她早上四五点就画的妆,能被更多的人看到才更有意思。流园有不少谢之彦的兄弟姐妹,比她在自己家或者兰庭的别墅有意思多了,她也乐得在流园里。
也因为这点,谢之彦从踏进流园的那一刻起,就被苏岭耳提面命地做最后的检查工作。
喜字,剪纸,花灯,各色的干果、水果,还有室内的陈设,茶具、酒具、咖啡具,全部检查一遍。
唯一让她欣慰的是,谢之彦对她的要求,好像并没有像她想象中那样的冷漠或者懒散。
谢玉珠不停地跑来跑去,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顺便把自己收藏的,觉得有用的,或者温明舒喜欢的东西带来。
有一些还是有用的,比如说可以自动加热的玩偶,古典又精致的暖手炉,或者红色挂里棉绒的披风,但是另外一些——
谢之彦望着她抱过来的东西,神色有些复杂:“珠珠,你嫂子已经不是学生了,这些蝴蝶结对她来说……太幼稚了。”
谢玉珠看了眼手中的红色格子蝴蝶结,又想想温明舒平日里的穿搭,确实觉得有些违和。
“原来大哥和嫂子的研究生都毕业了,这样一想,我还要读好久的书啊……”谢玉珠仰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