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成曹操女儿的我太难了(110)

作者: 山游经 阅读记录

曹穗刚刚送走一批人只觉得田庄都清新不少,可她并不知道此时已经有人盯上她了。

话说回来,贾诩给李傕郭汜出完反攻长安的主意,便“不慕名利”地离开,李傕郭汜更是将他奉为座上宾,导致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贾诩在其中出的力。

贾诩观李傕等人作为也不是长久之相,直接趁着目前还未爆发离开长安,寻找下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

唉,想想他也是快知天命的年龄,却还未找到一个适合养老的明主,世道艰难啊。

贾诩本来想要去投奔荆州宛城的张绣,听说那是个体面人。

一路走着便听说了种种消息,袁绍和公孙瓒好似要大战了,兖州的曹操是个打黄巾的好手,吕布仗着有恩于袁氏和袁术闹得不是很愉快……

贾诩安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听着都闹腾。

不过,很快贾诩发现听到的内容就变了。

一个个都在讨论曹操的女儿手上有种高产的小麦,济南郡还出了许多新鲜玩意,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谋土武将,还是医师匠人,都可以得到重用。

贾诩听到此才睁开眼睛,思考了须臾,转道往济南郡去了。

靠近济南郡地界,贾诩明显感受到周围的安全感,不愧是以打黄巾起家的曹操的地盘,周边清扫得就是干净。

进城倒是查得稍微有些仔细,贾诩十分配合。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找曹穗,反而在济南郡内安定下来后开始四处闲逛。

道听途说也不全然就是错的,起码目前来看,他还算满意此处养老。

显而易见,贾诩没看上曹操倒是看上曹穗了。

主要是跟着曹操一看就要费脑子还得费身体,行军打仗多危险啊,不适合他这个老人家。

贾诩就想找个有前途的养老,不然还麻烦他中途换人。

他可是只要察觉到苗头不对就立刻走人。

当然,和前任上司会断得仁至义尽。

待了几日后贾诩才往曹穗的田庄赶,他没冒冒失失地去找曹穗,反而在周边找了农户住下,态度坦然,直言说是被济南郡新鲜玩意吸引而来。

旁人见他坦荡,穿得又富贵,倒是没有怀疑,主要是这么大年纪。

曹穗可不知道周边有个惦记上她的人,还谨慎小心得过分,她目前全部心神放在收小麦上。

这次可不比之前的小打小闹,而且也没有那么多人手,那么统筹安排就很重要。

每一粒麦穗都很重要,不容有失。

戏志才也将收小麦放在首要位置,曹仁更是亲自调度人马过来,一亩亩小麦的排场给的足足的。

贾诩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尤其是听闻旁人都可以远观收小麦,若是想要离得近的位置,也可以向田庄交位置钱。

贾诩失笑,越看越适合他养老,会种地还会挣钱,跟了以后肯定能过好日子。

目前剩下的唯一一个问题:希望这位女公子是个善良的小女郎。

贾诩利落地交了钱,其实也不过是比后面的人近了三米而已,常人哪里会交这份冤大头的钱啊。

可贾诩侧目一扫,人山人海。

冤大头还真不少。

第64章 贾诩:我有一计曹穗:先生且慢

几百亩地的小麦要全部收上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光靠本来田庄的人显然不足,外加曹穗都已经将收小麦当作一种赚钱手段,自然不在乎再雇佣一批人干活。

本来就零零碎碎有曹穗手里有高产小麦的消息流传出来,此次曹穗更是毫无遮掩的意思,主要是曹操那边来信,再过两个月就能把黄巾全部平定,到时候也有了一点的自保之力。

曹穗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左右去年已经经历过一次,倒是没有出乱子。

至于招进来的人有没有探子或是浑水摸鱼的人,曹穗不在乎,反正都是来给她干活的,只要不是失心疯地要一把火烧了她的麦子,想进来看就看呗。

正式收麦子那一日曹穗一眼就看到旁观的人,只能说任何时候都不缺凑热闹的人,若不是曹仁早早地规划地区域还有土兵在第一排拦着。

戏志才难得休息一日,眼见一车车沉甸甸的麦子被送到麦场,眼神都柔和不少。

“女公子果然厉害,文若描述得无半点虚言。”

曹穗已经习惯了,反而关心起他来,“先生看一会儿便回屋去吧,外面日头太大,这批小麦的产量不会低,等到十天后也能有具体的数值出来。”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会将这个好消息扩散出去的。

万里无云的炙热也挡不住田间挥汗如雨农户的热情,只要想到自家也能在明年后年种上这样的麦子,浑身的疲倦和热意都被忽略。

贾诩看了一会儿确认不是人为地造出这副丰收之景,便从拥堵的人群中挤出来,所有人都往前涌的推背感不适合他这般年纪的人。

曹穗刚把戏志才安排好,他在外站的时间不算短,本就有些虚的身体到底扛不住,唇色都有些泛白。

安排好后曹穗就收到有人来投靠的消息,脑袋一时之间想不到谁会奔着这个时间来找她。

曹穗还是跟着去见一面,进屋就看见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要说多年迈不至于,只不过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迟钝的木感。

“不知阁下是?”曹穗确认不是认识的人,但既然是来投奔的,她自然不会往外推。

贾诩没有对曹穗稚嫩的相貌意外,豆蔻年华的女郎自然是没长开的样貌。

贾诩笑眯眯地像是个慈和的老人家,“在下听闻女公子任用人才不问出身,特来问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