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成曹操女儿的我太难了(118)
等曹穗知道这都是青州官民自身努力,曹操驱赶黄巾计划都才刚刚实行传了个消息过去,就造成现在的局面,她都只能说一句:
青州官民实乃过分努力。
话说之前曹操又和郭嘉等人商量下如何收取青州,觉得驱赶青州这个主意不错,当然不至于丧心病狂到贾诩那般杀得青州被动心服,毕竟日后那可都是他曹操的家底啊。
还没到手里已经看作自已之物,得亏人家青州州牧不知道他的心思。
可哪怕如此,青州治所临淄一听到黄巾蠢蠢欲动,胆子都被吓破了。
本来不止于此,可谁叫青州州牧前期太过“实诚”,讨伐董卓别人都是心眼子多得冒出来,就他傻呵呵地全力以赴,导致青州兵力匮乏。
面对所谓黄巾攻击青州的消息,许多人都慌了神,哪怕是权贵富商那也是直面实在的威胁。
毕竟黄巾若是真的攻过来,可不会和他们讲道理。
只剩下一条路——求援。
可此时天下各方都紧锣密鼓地在占据更多地盘扩大势力,难道叫人白来帮忙吗?
青州众人沉默,显然这个消息对青州州牧十分不友善。
可底下的人却是各有心思,说句不好听的,来人自然只看得上州牧的位置,他们依旧能过。
临淄瞬间暗流涌动,不少人都已经默契地放弃了州牧,思考该向谁求援。
相当于给自已找个顶头上司,以及未来是否有前途,自然是重中之重。
有人提议袁绍,毕竟天下最大的势力就是他,尤其是目前和公孙瓒之争快要分出胜负。
立刻有人否定,“袁绍麾下谋土良将多如雨,更何况目前正是和公孙瓒决胜时期,他难道会为了一个青州腾出手吗?”
投靠袁绍的人太多,他们青州算不得什么。
有人轻声提议,“那曹操呢?我听闻他短短半年时间平定百万黄巾,且那些黄巾被收服后老老实实没有继续反叛。他也回了青州,不如我等去请他?”
这番话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争来争去没个定论。
可黄巾来袭的消息不单单只有官员知道,曹操就是要引起青州各地恐慌,百姓也听到了这些消息。
他们本就活得艰难,这些年济南郡的情况不是没听说过,尤其是在有些人的渲染下,把曹操对付黄巾说得犹如天神转世,更加诱人的是高产的小麦。
青州的百姓不服气了,明明州牧最开始是他们青州的官,凭什么反而是兖州的黄巾叛贼先种上小麦、过上好日子?
天理在哪?
反正最后的情况就是,官民居然直接把临淄控制了,青州州牧被杀了,不赞同想要另寻明主的官员被捆了,剩下的人马不停蹄地跑到济南郡来请曹操担任州牧。
说实话,曹操从未怀疑过他能成就一般事业,但像是如此好似天上掉馅饼的幸运砸在脑袋上,他也是有些懵和茫然。
难道他真是……?
曹操自然不能辜负他们的美意,郭嘉就是在这种情况被从田庄请回去的。
在见到青州使者羞涩地说着青州州牧不幸暴病而亡时,郭嘉都服气他们的果敢。
居然下手如此利索?
青州使者可不管他们如何看他,他们可是把人得罪死了,若是曹操到时候要彰显仁德,只要人不死,他们就如鲠在喉。
索性一开始就斩草除根。
人家把路都铺到脚下了,曹操自然没有不去的理由。
花了两日时间整兵,曹操便带着人气势汹汹地去“拯救”青州了。
又踏上征途的郭嘉浑身都散发着“还不日死了算了”的气息。
曹操离开时还不忘叮嘱曹穗,“我儿种的甘蔗熬成糖后记得给阿父留着,对旁人莫要太大方,意思意思送几块就够了,他们怎么好意思贪图我儿辛苦得来的红糖。”
本因要离别而有些忧心的曹穗听到此话瞬间无语,颇为头疼地望着曹操,旁人是不好意思,但阿父你是很好意思。
她的红糖都没制好,已经被惦记上了。
还如此抠门。
不过不怪曹操惦记,曹穗扩大规模后,两百亩地的甘蔗居然熬出来七万多斤红糖,把贾诩和戏志才都惊呆了。
贾诩对农事不熟,但这个数字完全超乎了正常番位,戏志才更是两眼放光地巡视熬好的糖,只觉得满满一仓库给人巨大的满足感。
戏志才朝曹穗诉说她有多厉害,明明不是多么浮夸的辞藻,偏生说得曹穗不好意思。
果然真诚才是必杀技。
望着戏志才依旧不甚健康的脸色,曹穗十分粗糙地从红糖仓库里挖出一大包,豪气地叫他带回去吃。
至于贾诩,完全不需要曹穗多言。
曹穗盯着继续单手提着十多斤的红糖离开依旧步伐轻盈,再看看旁边唇色偏白的戏志才,忍不住朝着贾诩的背影怒吼道:
“先生,你又给我装。”
年迈体弱挂在嘴边不离嘴,十多斤的重量单手不喘气。
说装就装,继续继续装聋作哑。
戏志才瞧着气鼓鼓的女公子失笑。
他是头一次见到贾诩,对他的印象就是曹操描述下手阴狠歹毒,不可随意用,但此刻在女公子面前倒是不太一样。
贾诩:养老粮票面前自然不同。
第71章 想太美的李傕曹操:一听摘桃子就来气
接手青州比起兖州更加容易,本来黄巾就是曹操搞出来的戏码,之前兖州打的都没了,青州这边也就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股势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还有恨不得把他们当军功刷的曹家将领,一个个比谁都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