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成曹操女儿的我太难了(251)

作者: 山游经 阅读记录

“看在我们互相有眼缘的份上,我给你两个选择。”曹穗想到曹操在信里说到不久后便要搬到冀州去,对他来回折腾甄宓表示无语。

“第一,到时候我带你回冀州,你想回袁家就回袁家,想回甄家就回甄家,我可以借你一点点的名声。”

她还冲着甄宓挑挑眉,意思不言而喻。

她的名头还是有一点点的用处,足够甄宓用来震慑宵小之徒。

甄宓心动了,但还是想听听第二条,“敢问女公子给出的第二个选择。”

曹穗向后一靠,“我身边很缺人,你可以找找适合做些什么。”

甄宓眼神沉静,进来少府时她便扫到里面偶然有穿梭而过的年轻女郎。

“甄宓才疏学浅,虽然不知道能为女公子做什么,但,我想要试一试。”

曹穗露出笑容,“你可以暂时思考思考要做什么。”

甄宓突然想起来幼年时因为喜爱读书而与家中兄弟姊妹格格不入,还被笑着说她是不是想要当个女博土,语气里的讽刺却并不少。

“甄宓自幼读了些许经史子集,被看作是不务正业之人,我也想不到能为女公子做些什么。”

曹穗眼前一亮,“别听他们胡说,你读经史子集皱眉就是不务正业?他们不也一样读?难道你读的是残缺版或者是错版吗?”

甄宓眼神稍稍有些懵,摇摇头。

都是甄家的典籍,怎么会有错版呢?

“他们不过是眼酸嘴臭,你读那些可有用了。”曹穗很是惊喜,她对甄宓的了解停留在曹家两兄弟的狗血纠纷之中,真是不该不该。

“我在济南郡创办了一所济民书院,找合适的老师可是一直都存在的难题,你研读过经史子集胜任老师都绰绰有余。”曹穗提议道,“你若是实在喜欢读书,等我到了冀州再创办学院,可以来当老师。”

甄宓心中又质疑又激动。

曹穗却越说越觉得可行,“你若是好奇,可以去问问杜馡手下的马小草,她就是从济民学院出来的学子。”

甄宓哪怕自我质疑,可终究抵挡不住心底的向往。

曹穗将甄宓安排在曹家,她孤身一人被带来许县,曹穗安排在外面还得顺带安排上护卫,还是放在曹家更加方便、安全。

丁氏对于曹穗带回来甄宓有种诡异的无语,父女俩虽然目的不同,但行为却是一致。

第168章 袁谭身死袁谭:老子没了你们两个知道哭坟了

曹操进入邺城短暂休整以后便重整旗鼓,袁尚虽然被打跑了,但还有个趁机捡漏的袁谭在旁边。

他的漏有那么好捡吗?

袁谭这边没有袁尚这个弟弟的压力,趁着两人打仗攻取甘陵、安平等地,又击破袁尚在故安的败军,兼并了这支军队,实力大涨。

曹操立刻写信给袁谭占据着正义的一方。

当初说好了,现在居然趁着他没腾出手吞并了如此多的地盘,双方的盟约作废,儿女亲家也不结了,反正还没正式成婚。

最后就是表明要开战了。

袁谭也没天真地抱着不切实际的希望,又是一年正月,曹操率领大军直接扑向袁谭所在的南皮,来势汹汹的架势,就是奔着要把袁谭全军覆没而来。

袁谭退无可退,只能无奈地迎战,更凄惨的是,他已经找不到可以求援的军队,只能和曹操的军队死战。

袁谭这一仗打得十分凄惨,手里所有能动用的军队都动用上,和曹操做最后殊死一搏。

勇气可嘉,但双方差距实在巨大,袁谭的军队下场可谓惨烈,本人更是被俘。

曹操在袁绍墓前百感交集,对冀州的袁家人“心慈手软”,但对袁绍的儿子杀起来却是不手软。

“送回袁家吧。”曹操给了最后的体面,将袁谭的石首送回袁家,让他能入袁家祖坟。

落地归根,算是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随着袁谭的身死,袁家这场剿灭也到了最后阶段,曹操需要对付的,就只剩下在幽州的袁熙袁尚两兄弟。

一直被排斥在袁家政治中心之外的袁熙,不得不说是个天选的倒霉蛋。

好三弟把家底败完了跑来他的地盘,他本来一直老老实实待在幽州照看家业,结果南边两个冤种兄长和弟弟打起来,他掺和都不敢掺和进去。

最后更是母亲和妻子都被曹操俘虏了。

到了现在,袁尚兵败倒是记起来他这个二哥了。

但袁熙现在和袁尚可不敢内讧,袁谭兵败,幽州再也没有了任何屏障,曹操一副奔着幽州而来的架势,袁谭的身死也让两人明白,袁家其他人还能活,但他们兄弟俩是死路一条。

袁熙不得不统领幽州迎战曹操,但袁熙没想到的是,曹操在拿下邺城之前,便已经谋算起来幽州了。

曹操可谓是眼睛大心也大,哪怕邺城还在打,便已经把冀州连带着幽州都看作囊中之物。

他暗暗地出手,早早地便联系幽州有实权的将领进行拉拢。

幽州的将领也在观望要不要下注,他们在幽州紧密盯着曹操和袁尚之间的战争,听着曹操把袁尚打到他们幽州来了,又利落地将大公子杀了,心里的那杆秤早早有了倾斜。

袁家眼看着是日薄西山没有再起来的机会,聪明人自然就要另寻出路。

其实早在曹操打败袁谭的一个月前,幽州的两个将领焦触和张南便发动了叛乱,这两人还是有实权的将军,直接把幽州的水搅得更浑了。

几乎就在同时,被袁绍信重派到并州驻守高干也投降了曹操,这可是袁绍的亲外甥,几乎是摆到和袁家三个儿子一致的高度,不然也不会被委以重任驻守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