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成曹操女儿的我太难了(412)

作者: 山游经 阅读记录

他对送来东西的曹操也很大意见。

曹操还笑得出来,往后一靠,全然没有动气的模样。

“杨尚书令,还得多多修身养性啊,气性这么大。”曹穗嘴上还在调侃,朝杨修伸出手,又拍拍身边的位置,示意他坐下来。

杨修顺着她的意,“你看这些做什么?”

曹穗撑着下巴悠悠然,“外面是不是骂得很凶?”

杨修想要狡辩对上她的眼睛都说不出口。

曹穗轻叹一口气,“大冬天的还能如此有精神地骂我,可真是叫人敬畏。”

杨修露出不赞同,曹穗还有空自娱自乐,“我果然是邺城的风云人物。”

杨修不想让她去听外面的声音,可惜当事人还挺看得开,起码他都被气得不行。

曹穗手抚上他过分阴沉的脸,“别想坏主意,我自已来处理。”

杨修瞧着刚肃君子,但实际肚子里的坏水一点都不少。

杨修轻轻贴上她的手,“于公,我是少府的官员,于私,我和你夫妻一体,我帮你解决难道不行吗?”

曹穗挑挑眉,“当然行,但得按照我的方式来。”

曹穗可没什么要将两人分得清清楚楚的意思,不过是考虑到二人行事还是有所差别,想到的法子也会不大一样。

杨修:“你已经有对策?外面骂得很凶,不是百姓的声音就能掩盖的。”

杨修提醒她此事不能像以往那般通过百姓来镇压某些人的声音。

曹穗:“骂我骂得这么狠,我自然得光明正大的驳倒他们。”

她又不是泥人,被指着鼻子骂不是不生气。

曹穗表示,她受了多年“全文背诵”之苦的意义终于要来了。

第286章 还是没办法厚着脸皮署名曹穗:都让开,我要装波大的

曹穗和杨修卖了个短暂的关子,十分有耐心的等外面的人骂完,每日进出少府还会发出感慨,居然没有人扔臭鸡蛋和菜叶。

百姓:哪里有这种习俗我们想去凑凑热闹。

骂曹穗的人:他们的生活里就不可能出现臭鸡蛋,更遑论堂而皇之去少府扔,又不是真的不要脸面。

曹穗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她好吃好喝好睡面色红润,曹操倒是等不及了。

回到丞相府用膳的时候,曹操看着外面冷水吹得骨头都要冷掉,她还有心情回来用膳。

“尽快把事情解决了,还有不久就要到年底,我可没心思给你善后。”

丁氏望着曹穗快五个月的肚子,也带着些担忧,“若是你没那个精力,让你阿父帮你处理了就是。”

曹操:“……”

他才刚刚说完,立刻就被打脸。

曹穗都快被老父亲的脸色笑岔气,“阿母,居然连你都知道,骂得可真狠啊。”

丁氏没好气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阿母又不是不问世事。”

她余光扫到默默扶着女儿后腰的手,心中满意极了。

曹穗立刻乖巧应道:“竟然都让阿母操心,是我的过错。阿母放心,过几日就能解决。他们不是说我不尊师重道嘛,我让他们开开眼。”

曹操都生出好奇,“你如果打算让文若他们为你发声,可就走了一招臭棋。”

曹穗得意道:“阿父别猜了,我走的肯定不会是臭棋子,因为我只会掀棋盘。”

曹操并不懂曹穗这种由内而生的得意感,口头上敷衍地鼓励,“那我睁大眼睛看。”

曹穗让貂蝉拿着小本本给他记下那些跳得高的人,无论是官身还是白身,曹穗都照记仇不误。

见到厚厚的一沓名单,曹穗难得直观地认识到她有多遭人恨。

而且,这几日又多了一种声音,认为私塾学师的标准太过简单,是对为师者的极度不尊重。

换而言之,难道是谁都有资格当老师吗?

如果说前面指着鼻子骂的话曹穗还能听一两句,后面这种声音可就叫曹穗极度厌恶。

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他们嘴里就必须是高标准,尤其是这个所谓的标准还掌握在他们手里。

“杨修”曹穗喊了一声没得到应答,转身一看就是杨修正在拿着下一期的旬报试看。

她面上了然,十分理解他的行为,毕竟他本来就爱读书,更何况下一期上面刊登的可是她“借”来的大杀器。

这段时日曹穗的沉寂在许多人眼里可并不代表她认输,反而一个个都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应对她的反击。

在他们的想法中,曹穗无非是采取更加出格的骂战,亦或是继续鼓动百姓,这两种方式都不能根本解决她的问题。

毕竟她要的是民间私塾兴办,若是本来应该成为老师的那批人被世俗劝退,那就代表她的计划无疾而终。

一所学校的影响力有限,要看见成果也最少要七八年,一般情况下甚至要往十年以上走,真等到那时候见真章,黄花菜都凉了。

他们明白旬报是曹穗手里的一项利器,她不会放弃使用,不是没有人打过主意,可就连曹操都不知道印刷的技术,更遑论他们。

十二月上旬的官府旬报一经发售,都没有超过半个时辰报社便关门打烊。

哪怕预料到这一期会如此受重视,可这个速度还是惊到了曹穗。

她还在那和杨修调侃,“早知道就多逗他们几期,还能多赚几笔钱。”

杨修知道她在说笑,可心里还是惦记着旬报上刊登的《师说》。

说师的话,怎么能不提韩愈的这篇《师说》,而且接受度它也是最好的选择,曹穗倒是记得不少诗词,但摆到如今有些许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