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成曹操女儿的我太难了(457)
曹穗又望向旁边的吴普,“您刚刚随意翻阅了几页,发现里面好像并不只有药草?”
吴普编撰是关于草本植物的医书,上面着重介绍了上百种草本,但里面有些介绍起来就不是正儿八经的药草。
吴普往日不爱说话,但对于花费了心血的医书,在介绍的时候都能感知到他的珍惜。
“并不只是单纯介绍药草,都是这些年随着师傅走南闯北见识到的一些草本。”他似是羞愧,“有些内容也是拾人牙慧,叫女公子见笑。”
曹穗都要被她他们的自谦麻木,“您可千万别如此说,往日神农尝百草,在我看来,您就像是追寻仙人足迹,走出属于自已的道路。我若是学医的学生,在开始就会十分喜欢您这本本草书。也望日后您一如既往,说不定等到五年后,十年后,您还能为这本书增加更多的内容。”
吴普还没这样想过,“出过的书,还可以改吗?”
曹穗一脸当然,“那是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圣贤,也不全然是对的。尤其是医学,随着时光逝去,六十岁的你和四十岁的你,对于医的理解都会不同。书自然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与时俱进。”
吴普显然听进去了,他本以为能借着老师和师妹的光,厚着脸皮让女公子看看他的医书就是幸运,没想到现实比他想象的还要幸运。
而且,还为日后找到了明确的目标。
就连华佗都被曹穗说动,单说二十年前的他,和现在的他对于医者的理解和学问积累,都是天差地别。
那相应的,医术也该跟着变化。
曹穗一番话直接把华佗师徒俩后几年都锁定了,还对她充斥着感激,只觉得天底下能有如此欣赏理解他们毕生所学的人,实在是天大的幸事。
曹穗也悄悄地在幸福,这下子,算是全部扒拉到她的碗里来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里开了头,曹穗一下子有点一发不可收拾,脑袋里思考还能从谁都手里抠点能传承下去的文化精华出来。
最后还是安民学校的老师承担了所有,正所谓养兵三年用兵一时,曹穗派出小谷去找杨彪、荀彧等人挨个“搜刮”,小谷来软的,曹穗来硬的,把人看得无奈。
杨彪想对小谷说点什么最后又默默咽回去,他乖巧的孙女跟着她阿母混,真是越发相似,更恐怖的是,小谷比曹穗还更有破坏力,着实叫她担心。
荀彧自然无法拒绝,就连徐庶都被小谷曲线救国讨好徐老夫人给搞定,曹穗不费吹灰之力便找这群拥有顶尖智谋的人约了稿,题目由她来定。
曹穗想到还在打仗的曹操,心里盘算着希望他此番能顺利,要不然她这个“如何进行江南大开发”的题目可就白白浪费了。
第322章 排队卖芝麻曹穗:赚大钱做不到,增加家用绰绰有余
马小草做事实在是雷厉风行,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把婚事全部走完,又迫不及待地来少府做事。
曹穗反思了下是不是她带给下属的压力,“成婚后还是能放假的。”
不用这么着急回来。
马小草倒是洒脱得很,“转眼就到十月,又要开始收芝麻,今年量大工作也大,我在家里待不住。”
属下这么有事业心曹穗自然高兴,“正好,这段时日各地的芝麻都要收上来,今年不下乡去收,需要他们自已送到收购铺。”
从今年开始慢慢地推广出去,总不能再让官吏去地方收,腾不出那么多人手,自然得转变方式。
马小草点点头,“我都跑惯了,只要通知好各村的族老和村长就行。”
曹穗很放心,她这几年可是到处跑,没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刚成婚培养感情的扫兴话。
马小草行动起来,各地的粮食收购铺也低调地开门,但等到一车车的芝麻运到铺子外面排队等着卖,它就是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不少村都是全部劳壮力出动,都是在村落提前上过秤登记好,再统一送到收购铺来。
他们心里多少有些惴惴不安,要和官方的铺子打交道,对于天然畏惧带官字的百姓而言简直是巨大的挑战,而且卖货又怕被刁难,不知道是否需要钱打通关系,或者被为难故意不收他们的芝麻。
一个再普通的动作,他们担心的事情不知道多少,村长在排队,各村的劳壮力就待在芝麻旁边紧张兮兮地守着。
排在最前面的连交头接耳都不敢,后面的倒是还能偷偷摸摸地说两句话,但这么多男人,一人说上两句其实也很壮观。
收购铺的人上任前可都是经过培训的,曹穗都不指望他们有什么所谓的服务意识,但她也明确了,若是让她微服巡视的人发现哪家收购铺有收受贿赂、刁难百姓、鼻孔看人的行为,他们不会想知道后果的。
这批人只是堪堪能识字会简单的算账,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哪怕不是在少府正儿八经的当差,一个个也很珍惜。
曹穗一顿吓唬根本不敢动歪心思,尤其是曹穗说的微服抽查,真像是一把悬挂在脖子上的刀,时时刻刻提醒他们老实做事。
所以收购铺里的人虽说算不上笑脸相迎,但和百姓说话有来有回,基本上只要不是无意义的问题,都会解答。
每个收购铺的人不多,上完秤还得各家村子的人自已搬,但也没人觉得哪里不对,毕竟这种现场秤现场结钱的好事,搬点东西又不是大事。
“你们村一共1224斤,合10.2石,按照今日收购铺的价格,每石240钱,一共2448钱。你看一下,若是没问题就要在这里摁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