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成曹操女儿的我太难了(471)

作者: 山游经 阅读记录

“公瑾。”

孙策喊了一声周瑜的名字,便呆呆地坐在他的病榻前,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他不该在这个时候来找周瑜的,周瑜的情况实在是糟糕,但他实在是找不到能让他有片刻休息的地方。

周瑜坐起来的时候脸色越发差劲,见到孙策的模样,心中没有责怪,只是恨自已不争气。

偏偏在这种时候不能和他并肩作战。

“伯符…你是江东的大将军,这可不像是我认识的你。”

周瑜的声音断断续续,孙策亲自从将旁边的水杯递到他手里。

他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来,一如俩人年少立下宏大愿望时,“不过是找你说两句牢骚而已,区区曹军而已,又不是第一次交战。”

周瑜自是知道他此刻的话不过是徒劳的安慰,但没有戳破,“无论如何,年少时便说过,我们要一块扬名天下,要一块建功立业。大丈夫一世如此,已经值得。”

孙策脸上的笑容缓缓落下,“公瑾,我不怕战死沙场。”

若是死在和张辽交战过程中,他此刻没有一丝的犹豫。

但他犹豫不决的是江东其他人,他们真的要陪着他一块死吗?

周瑜没办法替旁人做出选择,但他的选择可以告知孙策,“当初可是说好的,既然功成名就都在一块,那最后壮烈的一程自然也得一块走,才不辜负这么多年的情谊。”

而且,若不是不想给现在的孙策再添堵,他都可能要说,说不定他比孙策先死。

就他这具拖到油尽灯枯的身体,谁先走向末路还真不一定。

但他知道孙策不爱听这些,就不在这个时候再给他徒增烦恼。

孙策沉默着,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动摇。

他和刘备不一样,刘备从头到尾都打着汉室的旗号,但孙策承认他的私心,没有什么对汉室的忠诚。

对付袁绍的时候他能和曹操合作,需要合力抵抗曹操的时候又选择了刘备,这一切不过是利益而已。

要他认输,他不甘心。

孙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眼睛里满是锋锐和坚定,周瑜也知道了他的选择。

江东的猛虎不可能甘心不战而降。

张辽的大军蓄势待发,他倒是意思意思地写了封劝降的信,意料之内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孙策没有回一封骂信已经是他克制过的结果。

张辽自然不在意他降不降,顶多是费事了点,这种局面他能输,也是无颜去见给钱又给权的曹操和曹穗。

双方心里都明白,这一战不可避免,孙策也是把这一仗当成最后一场来打,对内作风越发冷硬强硬,江东的水都快被染红,迎接最后的杀戮。

第333章 刘备败阵

孙策这边诸事不顺,益州的刘备也好不到哪里去。

曹操不贪功冒进后,刘备他们想要打出出其不意的效果便很难了,毕竟说到用兵奇,曹操这边也不遑多让,只剩下一个益州的天险地势做屏障。

若不是有地利之便,刘备都拖不到这么久。

虽然比起江东内乱好一点的是刘备这边内部稳得住,可对外终究还是颓势难扶。

更何况,这几个月曹军已经摸清楚地形,加上过年都回不去的怨念,土气更是大涨,在战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羽和张飞再勇,曹操也不缺猛将,光是身边的两位憨子就能相抵,诸葛亮再智,郭嘉和贾诩也能堵住他。

若是兵力相当也就算了,可问题是双方的差距太大。

刘备军队一败再败,退守成都,关羽和张飞也落得个狼狈的模样。

厅内一阵压抑沉默的氛围,刘备有心说两句可张了张嘴什么都说不出来,过往无论多艰难,都没有此次心中不安的预感来得汹涌。

张飞歉疚道:“大哥,都是我这边失守才造成今日的局面,是我对不住你。”

关羽也争相认错,“不,是我没拦住典韦他们,才叫左翼被冲散。”

刘备见到两位义弟把责任往身上揽,勉强扯出笑容,“云长,翼德,我知道你们的心意,可走到今日,我从不怪任何人。若是真计较起来,是我拖累了你们。”

“我的两位兄弟都是人杰之才,可十多年里跟着我颠沛流离,把我换成其他任何人,你们都不需如此。”

关羽立刻道:“兄长千万不要如此说,云长在遇到大哥前不过是贩夫走卒,只有大哥从未嫌弃,这些年我依然庆幸当年能遇见大哥和三弟。”

张飞接着道:“是啊,我们兄弟三人之间哪里需要分说这些,算来算去哪还算是兄弟。”

刘备见两人脸上的紧张,总算笑得不那么勉强,“所以,你们二人刚刚的话就不要再说,你我兄弟三人,不需要分说这些。”

刘备的军队败了但并未溃散,坚守成都,曹操察觉到时机已到,不知道是为了圆女儿胡闹的心,还是抱着最后微弱渺茫的希望,给刘备送去三封信。

刘备能想到曹操会说什么,不过是劝降而已,曹操给出的条件很优厚,不单单针对刘备,三兄弟都许以重诺。

只可惜,刘备不可能接受,另外俩人向来都是跟着刘备的步伐走,此前诸多生死关头的低谷都未曾变,到了这会儿更是不可能。

刘备的目光落在最后两封上,迟迟没有动作。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关羽拿起熟悉的那封,劝道:“大哥,看看吧,说不定……”

“父亲亲启”这四个歪歪扭扭的字很丑,但偏偏生生打在刘备的心头上。

他仰头闭上眼,再度睁开时,眼神既期待又痛苦,“论到诛心,这位女公子真是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