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禹宙中欣同人)我成了对家的站哥【禹宙中欣】(65)

作者: 福布斯基 阅读记录

有备案,拿龙标就比较顺利了。

……

电影播完。

主创团队上台接受采访。

作为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现场来了很多中国媒体。

不仅中国媒体,很多国外媒体都把话筒集中到了作为电影监制的顾行之身上。

他没参加开幕式,突然空降《鲸》的首映礼给这些媒体们一个措手不及。

顾行之名气太大,神隐这么多年突然在官方场合出现就意味着华语电影圈唯一真神降临。

这时候不逮着他采访放上头条就是这些记者傻了。

好几家嫌弃《鲸》导演名气不大,女主过气影后的媒体知道以后肠子都悔青了。

可惜顾行之惜字如金,回答了自已在《鲸》剧组的身份是监制以后就把话筒让给主创人员了。

丁禹西作为导演回答了几个问题以后,有记者不满采访不到顾行之,把矛头对准他。

“请问丁导演您的老师对您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什么呢?”

好嘛,还是在问顾行之。

丁禹西愣了一下,想着怎么体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顾行之拿过他的话筒,直视镜头:“作为老师,我对我的学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感到很自豪。”

说完他犹觉不足,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

就是这么直白而坦荡的夸奖,把丁禹西夸得都不太好意思了,害羞地抿起嘴低头微笑。

那个记者不嫌事大:“顾导演,可是丁导演的拍摄风格跟您的擅长的宏大叙事完全不同,您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顾行之云淡风轻得回答:“小丁的风格很好,青色不必像蓝色。”

第55章 颁奖礼(上)

顾行之沉寂十几年后第一次露面,就是公开为弟子的电影作品站台。

采访报道实时传回国内以后,一时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讨论热潮。

顾行之是导演出过《帝国余烬》这样佳作的传奇人物。

自他凭借《帝国余烬》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后。

这二十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影视投资比二十年前多了几百倍不止。

期间也有不少中国导演抱着冲奥的野心带着作品和资金勇闯好莱坞。

二十年过去,中国导演界的唯一真神还是顾行之。

顾导粉在社媒跟其他导演粉吵架甚至都不用说太多。

一句“你家导演为什么不拿个奥斯卡,是不喜欢吗?”足以杀死比赛。

当然别家导演粉也有反击话术:“顾行之已经()年没新作品了。”

括号里的年份从五年八年一路上涨,到现在已经十八年了。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盼来了薛平贵。

顾导粉苦等十八年,等来了顾导在柏林电影节给个毛头小子的什么狗屁作品站台。

气得不少顾导粉在网上怒转黑。

「同期导演里面,明明你是最早出头最早拿奖,天赋也是顶尖的!为什么一次票房滑铁卢就让你一蹶不振退出影坛!顾行之你这个懦夫!我看不起你!」

「张emo都七十了还在拍电影,顾行之你六十都不到为什么不能拍?你不想面对失败可以,你得用成功来证明自已啊。」

「有的导演不会觉得自已拍了个帝国余烬就能吃一辈子老底了吧。」

也有无脑溺爱顾行之的粉丝发言。

「不好意思儿,我们顾导儿就是牛逼,帝国余烬前无古人,等了23年也没等到对手,内娱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顾家军听我号令,跟我复述:帝国余烬牛逼!顾行之牛逼!!!」

「我们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很想你。比心.emoji」

更多声音是既然是顾导站台,那这《鲸》端上来,我到时候高低要去影院尝尝咸淡。

……

首映后主创小聚,虞舒欣一边划拉手机一边读粉丝微博对顾行之贴脸开大。

听她乱七八糟的儿化音,顾燕回都要笑死了。

顾燕回:“咱顾导儿真是导演届顶流,顾导儿一站台,国内票房我估计是不用太悬心了。”

顾行之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放过他:“小丁对拿奖有信心吗?”

丁禹西这几天是跟着评委组后面转场观影的,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他基本看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一部西语片和一部罗马尼亚电影,看完之后就等两天后闭幕式出结果颁奖了。

他想了想说:“立意比其他电影应该是差点。”

其他参赛的电影有讲同性恋这种边缘人群情感的,有反战主题的,探讨环保问题的……要么更小众先锋,要么更宏大叙事。

相比之下,《鲸》这样一个探讨生死与爱的质朴温暖的小故事,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

顾行之倒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参展的这版鲸就是最后将在影院上线的版本。

他们之前设想的剪两个版本因为参展政策,只能放弃掉文艺版,用笑料和泪水交织的这个商业版参展。

固然少了一些沉重的探讨。

现在看参展的整体电影风格,反而有能异军突起的意思。

顾行之:“能进主竞赛单元,说明评委会对立意的高低没有太大倾向性,现在就是看他们七个人最后哪边的意见能占上风了,你这个电影保底能拿一个银熊回去。”

柏林电影节颁奖分两种,金熊奖是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通常授予最佳影片。

银熊奖则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最佳导演、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编剧等。

2021年开始,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取消,改成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表演奖项不再以性别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