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她转头看向小珞,因为噪音而烦躁的心情一点点平静了下来。
小珞虽然对学琴没有太大兴趣,但经过几个月的专业培训,外加在古代时期的经历,她只是坐在那边抚琴,就能让人看了心安。
她仿佛身在云端,却又没有脱离凡尘世俗,自然而闲适地一曲接着一曲认真弹奏,似乎只把展会当作了自己的临时练琴场地。
而她们的摊位,就像闹中取静的一座孤岛,但这座孤岛上百花盛开,自有人来。
意识到这一点,将雪顿时肃然起敬。
她想了想,也从背包里拿出英语阅读练习册——数学题是肯定做不进去的,那就看点英语相关吧,要是真遇到国际友人,也好打个招呼。
半小时后,碰巧路过、被琴声吸引来的几个学生:??
“请问,你们摊位是……?”为首的女生差点脱口一句“是不是卖练习册的”。
“如果想了解古琴及其传承文化,我可以介绍一二。”萧珞寒温声接过话,“想要了解我们工作室的产品,需要请教那边的短发姐姐。”
“不用、不用麻烦!我们就只是逛累了,来听听琴。”女生忙摆手,随后和同伴靠边站在一旁,乖乖听了一阵,忍不住问,“姐姐你弹得也太有感觉啦!能不能弹一首,我录下来?”
“可以,有想听的曲子吗?”萧珞寒笑着问,“如果是我没听过的,就只好‘耳扒’试试了。”
“要是传到社交平台,记得艾特本人哦。”将雪放下练习册,趁机把尹渊事先给萧珞寒准备好的名片递过去。
那天她们在N大“草坪谈心”之后,萧珞寒没多久就有了新的想法。
她经常在视频软件上刷到其他专精乐器的演奏者发的视频,有些是完整单曲,有些是片段,还有长达十分钟甚至半小时的“串烧”,懂乐理、且自己想法比较有的,则会改编原曲再弹奏。
更有穿上“cos服”跟朋友一起搞怪、“整活”的演奏者,那就是另一个领域了,她暂时还不熟悉,需要再多了解一段时间。
于是她在将雪的指点下,在各个平台创建了自己的账号,又跟宁女士和若丝琳女士都联络商量过,最终暂时挂靠在若丝琳女士的工作室名下,但关注她的人里有两方平台的官号。
将家到底是个有底子的,如果萧珞寒真想在这一行试试,资源推广自有专业人士把关。
“那肯定!”女学生兴奋地接过名片,还给同伴们也拿了几张,最后才把手机递到萧珞寒面前,“这是我想听的曲子!”
萧珞寒瞧了眼曲名,是当红古风流行歌手的新歌,上个月清明刚发布,她没弹过,但听过几次,有点印象,于是用自己的手机搜了一下,插上耳机。
听了大概一分钟,她把进度条拖到最前面,开始跟着伴奏“耳扒”。
女学生激动地拿手机录了全程,期间几次捂住嘴巴,防止自己尖叫出声,等最后一个音弹完,萧珞寒正式按弦收声,她“呜呜”叫着原地转了几圈。
“老大你应该搞直播的!!真的好适合边听边写作业,感觉状态好稳定呀!”她的同伴也难掩兴奋,“你要是直播弹琴,我绝对给你整切片!!”
萧珞寒怔了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学生,恐怕不一定有空呢。”
“没事没事!已经关注了!有缘肯定能听见!”女生们又花式夸了她许多话,这才心满意足带着视频离开了。
“展会确实也是吸引人气的一种渠道。”尹渊不知道什么时候靠近,看着她们的背影低声说,“不过展会这边杂事多,运气不好还要遇上奇葩事儿逼,待久了很容易失去活力,相比之下,确实还是待在室内直播好点。”
将雪深有体会,她只是置身于场馆,并且只是坐在摊位上,就能感受到这份无助和疲惫。
好在她不需要做任何事,还有小珞可以“吸”,有小珞的琴声可以听,只要陪着就好了。
不过光看着大家忙活也不是将雪的习惯,中午她直接把大家的外卖都包了,还点了附近“翻车率”最低的咖啡给大家“续命”。
等下午四点收摊的时候,她拎来包装精致的小蛋糕,给所有人都发了一份。
“雪妹你是我妈!”社交了一整天的社恐尹渊,顿时发出了没有活力但快乐的悲鸣,“亲妈!爱您!!”
第123章 走红啦!
唐突多了一个比自己还大的“女儿”,将雪顿时哭笑不得,但也暗中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的小礼物能安抚到大家。
她帮萧珞寒收拾好了古琴,顺势把琴背上,边联系老姐过来接人,边跟萧珞寒手牵手往外走。
今天的工作就算结束了,还没到家,萧珞寒就收到了若丝琳女士的工资打款。
她开心极了,给将雪展示完,还截图存到收支备忘录里,留作在这个世界赚到“第一桶金”的纪念。
除此之外,还有个意外之喜。
萧珞寒的m站粉丝数突然暴增!
m站是面向年轻用户群体的视频弹幕网站,萧珞寒平时刷视频、看纪录片和番剧基本都在这里,尹渊问她要放什么渠道的名片信息时,她便将新注册的m站账号id发了过去。
吃完饭,两个人都无心休息,一直在讨论这件事。
将雪怕火了有人低素质开骂,就代替小珞翻阅私信和艾特内容,萧珞寒则第一时间联系若丝琳女士,很快就找到了让自己“火了”的源头视频。
果然是给那个热情女生翻弹的视频,也算无意间蹭到了清明发歌国风歌手的热度,甚至因为萧珞寒的账号挂靠了若丝琳女士的工作室,就连那位歌手也转发并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