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老婆总想掰弯我(101)+番外
“何琳?她也姓何?”
杜知微道:“她是京城何家人,京城何家是新世家之一,借着开国有功升到世家,与真正的望族世家差的远了。”见何必还有些不理解,杜知微又接着道:“你旁边就有一位真正的望族世家子弟。”她说着下巴朝如鹤松的方向一点。
何必顺着看了如鹤松一眼。
如鹤松欠欠身道:“不才,也不算什么望族。”
杜知微小声道:“若是连河东如家都算不上望族世家,那风朝怕是没几个算得上世家的了。”她说着又想到什么,说:“对了,说到京城何家,鄙人曾在监生中听过一个传闻,说是若非何家长房的儿子失踪了,也轮不到何琳她爹继任家主。”
“你可知长房儿子叫什么名字?”
杜知微想了想:“何晏。他给自己起了个字,很有意思。我记得,是叫什么,逢时!”
何必一怔,讶然道:“我爹?”
杜知微与如鹤松也都停下。如鹤松望着何必,若有所思,疑惑问一句:“你娘,不会姓如吧?”
何必与杜知微的视线都看向了如鹤松。
过了好一会三人才缓过来。
何必问:“你认识我娘?”
如鹤松略沉吟,看四周一眼,道:“我们先寻家茶楼可好。”
三人就近在东市找了家茶楼坐。
等着伙计上茶离开,何必问如鹤松:“你方才怎么听到我爹名字,就猜到了我娘姓什么。”巧合得有些像算卦半仙了。
如鹤松微微沉吟:“不才,也只是零星听过一些故事。接下来不才所讲的话,还请杜姑娘帮忙保守秘密。”
杜知微立马做立誓状:“如我泄露一句,之后霉运缠身。”已经够狠了。
如鹤松道:“如家有位同族,虽与不才并非同支,但算辈分,不才要喊一句姑姑。二十多年前,这位同族姑姑,曾在路过京城时,认识了一位姓何的公子,之后不久便私奔了。故不才在听到两位方才的对话时,才顺着猜测一句。”
何必问:“你的这位姑姑,叫什么名字?”
如鹤松道:“如星月”。
何必还没来得及惊讶,杜知微先惊讶一句:“那位传说中的双雌大盗……啊不对,大侠。”
何必与如鹤松疑惑齐齐看向杜知微。何必心说双雌大盗又是什么鬼!
杜知微讪笑:“鄙人也是从那些民间俗本里看到的。”
何必追问如鹤松:“关于你这位姑姑,你还知道什么?”
如鹤松道:“父辈对这等事谈论不多,况,家风严谨,也不让多作讨论。不才,仅从父辈言语间猜测出一二。”
“你且说,有多少讲多少。”何必感觉今日好像无意间发现了身父身母什么秘密。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仿佛听了本话本。先有如鹤松“抛砖”,后引出了杜知微的“玉”。有关于双雌大盗的故事,虽然有几分话本杜撰的情节,但似乎故事也差不离是真事。何必觉得这双雌大盗似乎很像身母会做出来的事。
第60章
二十多年前。
京城。
有两位少女骑马进了京城。两位少女进京城后不久,便被京城繁华弄得眼花缭乱。其中一位绿衣姑娘活泼灵动,对看到的一切都兴致盎然。跟在她身后的白衣女子见了,喊一声:“师姐慢点”。白衣女子不似绿衣女子那般,从她眼神中看得出来对路边看到的很有兴趣,但却保持着一种克制冷静。
这二人自西域天山而来,趁着师父闭关,偷跑下山,一路东行到了京城。她们这一路上做了不少事。二人中着白衣的是师妹江清秋,着绿衣的是师姐如星月。
如星月转身道一句:“小师妹,我们现在离着天山离着师父万八千里,你就别这么拘束自己了好吗?”说着又跑去看前路摊贩卖的东西。
江清秋怕走散,只好跟上。
逛了有一会,如星月才决定先找家客栈安顿。两人寻了家客栈定了客房。
江清秋将行李放下,问:“师姐,我们来京城做什么?”
如星月倒杯茶道:“自然是行侠仗义”,她又压低声音接一句“劫富济贫”,好像怕被谁听去。
江清秋抬头四处看看,在看是不是师姐之前所说隔墙有耳。她见没人,又问如星月:“那我们去哪家?”
如星月道:“京城富人家那么多,我下午去探探,看谁家为富不仁,我们就去他家。”
江清秋答一句“好”,听起来不是很有兴趣。
如星月听了道:“师妹,你怎么回事,我们可是行侠仗义,你怎能一点都不激动。”
江清秋道:“我本没想行侠仗义。”
“那你下山干嘛”
“如星月!你……”江清秋气鼓鼓看着师姐如星月,她为何下山如星月能不清楚吗。
始作俑者如星月回想起当初自己巧言骗人事迹,心中有愧,不敢与江清秋对视,转了话题道:“你练这一身武功,难道就不想锄强扶弱做个大侠吗?”
江清秋回:“我阿娘让我学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何况,我阿娘……师父常说,木秀于林,风必……”
如星月抢道:“师父思想太过保守,你事事听她的,难道年纪轻轻便想随她做个小冰块吗?”
江清秋不说话,回想起当初下山,也是被师姐描述的广阔世界吸引。她确实做不到年纪轻轻便像师父一样隐居天山。
两人没再聊,简单吃过东西离开客栈,一路边逛边打听京城有没哪家富人家为富不仁的。那时风朝建立也没几十年,朝局稳定,高祖大幅减免赋税,而开国的百官大多出自百姓家,官民一家亲,阶级关系也不十分突出。所以二人一路问下去,老百姓都在夸当今天子与百官,幸有他们,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就在如星月都快没兴趣的时候,两人路过一家绸缎庄时,恰遇到一件不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