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心谋(222)

作者: 魅如初 阅读记录

“你知道吗?我找了你好久好久,如今才找到你。”良久,她芊芊玉指握着一颗药丸,神色复杂地轻轻道。

“你可以骗我,可你骗不了自己。我知道你心底还在犹豫,所以……就让我帮你一把,这样你就可以彻底断了你心底所有念。只有你断了念,我才能安心……”女子轻柔低语,面色却露出一丝狠厉之色。

“宜瑶。一个死人有什么好,让你念念不忘?还有,凝儿?奚芷凝,她一个身份低微的人,凭什么让你如此温柔的对待?”女子忽然又发出一声冷笑,神色越发的阴冷。

“若不是奚芷凝她命好,我救你离开的时候正好有人来了,失去了杀她的时机,我也不用上这颗来之不易的忘情丹了。蓉钰,你放心,你不会有任何痛苦,只是会忘了这个人的存在。爱的若是越深,那就会越是陌路。她就在你对面,可你却再也想不起和她曾经……”女子无声的笑起来,笑意却传不到眼底。

“我不会让任何人抢走你的。任何人都不可以。”她轻轻握紧药丸,缓缓送入床畔的人儿的口中,眼神划过冰刃的锋利。

一炷香后,房间的门再度被关上,白衣女子缓步走出房门,室内又再度恢复了安静。

三天后。

夜色深沉,黑云涌动,风起,山雨欲来风满楼。

京城,白云寺。

咯咯,咯咯。方丈主持的房间传来木鱼的敲击声,一轻一重,初听似是杂乱无章,深听却又似乎是循着人的呼吸,一轻一重,一浅一深间都敲在了人的心底,让人无处可逃,不得不去正视内心深处纷繁复杂的思绪。

咯咯,咯咯。木鱼声音色厚实,与窗外被夜风吹得摇曳的枝桠融为一体,在夜空下悠悠远远的传开。

夜色中,一女子跪立在房门外,她碧色的裙裾拂过青石板,如夜色中绽放的花朵,清冷若霜。此刻,她纤细的身影摇摇欲坠,身形微微前倾,面色苍白,可她还是坚持着,不肯起身。在她身旁不远的禅房门外的蒲团上,一蒙着面纱的黑子女子斜靠在禅房外,双眸紧闭,气息微弱。

“施主,还想不透吗?”悠长佛号之后,是低沉的问话。

“是,大师为何不肯救人?”女子双眸微红,声音清颤。

“阿弥陀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施主,你又何苦执迷不悟?”房间里烛火明灭,映照在禅房里挂着的那副“禅”字上,似乎在无声无息的述说着什么。

“大师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就像个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大师的意思是说一切天道任自然而已,生死有命,不可强求?”女子眼波似冰霜凝成,“可是,真如大师说的如此,大师何必又插手红尘之事?”女子眉梢眼底俱是讥讽。

“阿弥陀佛,施主好悟性,真真与我佛有缘。既然如此通透,施主当明白,贫僧只是个小小的主持和尚,如今在白云寺修行,最多是个红尘看客,谈不上插手红尘之事。心不动,万物皆空。”房间里声音不急不缓,木鱼声依旧一轻一重,没有停顿。

“呵呵。”女子轻笑,笑容婉约,长长的睫毛下,遮盖住晦暗变换的眼神。

“大师希望我随你出家,然后离开这里?这样一来,就是大师所谓的观测天象的后得出的最好结果?”女子抬头仰望一望无际的星空,漆黑的夜色里看不到任何星辰。

“天命如此,施主不必强求。早在初次相见,贫僧就说过你若随贫僧出家,身边的人方可免去血光之灾,也是天下苍生之福。施主执意不肯,才有今日之祸。”一声长叹。

“师傅,她待我恩重如山,她若不是为了救我,就不会落得如今这般只剩下一口气息。人不可忘恩负义,况且师傅待我何止恩重情深?”女子咬紧牙关,目光通红,身体微微颤抖。“人,大师如何才肯定救?是不是我随大师出家,大师便可救我师傅?”

“施主,不是贫僧不救,而且不可违背天命。你师傅本就是违背天命的人,如今的结果只是回归正途。”

“大师的慈悲之心呢?普渡众生,就是见死不救吗?我愿立下誓言,若大师赐给我师傅一颗丹药,我愿随大师出家,不问红尘之事,否则天打雷劈。”女子说的斩钉截铁,没有半分勉强和犹疑。

“阿弥陀佛,太迟了。贫僧说过说没有丹药就是没有,当年圣上恩赐的那颗丹药已经用掉了,真的是没有了。施主,你请吧。”说完,一阵内力透过房门拂来,跪立在房外的女子竟然被生生托起站立起来。

“真的没有了?”女子面色惨败,呆立在禅房外,低声轻喃。

跪立在禅房外的正是奚芷凝。那日她抱着必死之心想要救花蓉钰,所以用心头血喂食花蓉钰。

或许,真如师傅所言,九转万灵丹是药引,花蓉钰在服食心头血后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只是她却因为失血过多,陷入了昏迷。

她醒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师姐冷然的脸,然后她才知道师傅知道她落入悬崖,连夜赶回来,和梓夜不眠不休的花了三天两夜才找到她。师傅发现她失血过多危机生命,为了救她,不顾阻拦,将她毕生功力全部传给了她,如今散去功力的她只剩下了最后一丝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