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107)
“纵然他这一身伤痕皆能验出是刀兵疮伤,那臣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此僚阴蓄大志,在家中暗藏兵马,演武操练,意图谋反?
“似此类夷人,去禽类无几,其言岂可轻信?
“殿下,臣之荣辱无足轻重,还望殿下为国家计啊!”
不愧是当过知州的人,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喜得夏竦连连抚须点头。
就该这么说,就该这么上压力!
这没有证据的事,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越是胡搅蛮缠把水搅得看不清,就越容易脱身。
夏竦带着点看好戏的心情,目光移向赵昕,他倒要看看这位小太子要怎么解决这个众说纷纭的麻烦。
只见赵昕还是那副孩童的天真模样,甚至可能是出于好奇,从签筒中抽了一根令签出来,漫不经心地放在手中把玩。
范仲淹与韩琦是挨着坐的,两人对视一眼,均是放心地松了腰,将背脊顺着椅背的弧度休息一会儿。
只看太子殿下现在这神情模样,就知道大局已定,包稳的。
赵昕玩了一会令签,让堂上的气氛悄然变得紧绷,然后突地用令签敲了一下桌案,语气幽幽:“冯知州,你当真不识得区希范?更不认他这一身伤是征讨叛军所得?
“孤好心提醒你一句,你只有这一次机会了,想清楚了再说,孤不着急。”
冯伸己由第六感驱使的警铃顿时大作,只是思前想后,依照自身过往断案经验判断这是年幼的太子殿下在诈他,因此强顶着压力说道:“回禀殿下,臣方才所言句句属实。若是殿下还有疑虑,可使人至宜州,询问任何一个禁军,看看他们可曾识得区希范和他叔叔!”
区希范再被他话语一激,整个人已是出离愤怒,仰头死死盯着冯伸己的脖子,将攻击姿态摆得清楚明白。
“狗贼!”
“区希范,公堂之上,不得无状。”只是随着赵昕用令签轻敲桌案说话,方才还如食人恶犬的区希范立刻就收了尖牙利齿,重新变回了一个普通的告状人。
只是冯伸己看着太子殿下嘴角逐渐勾起扩大的笑容,整个人忽然很慌。
但再慌,此时也只能被动地等待靴子落地。
赵昕一边噙着浅浅的笑容看着令签在掌心中转啊转,一边不疾不徐地说道:“冯伸己,冯知州。你该不会真把孤当做年幼无知的寻常孩童,以为孤可欺吧?”
一直从容不迫的冯伸己在听到这句话后脸色唰一下转为惨白,双膝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忙不迭说道:“臣不敢,万万不敢啊!臣公忠体国之心,皇天后土可共鉴之!”
半君也是君,欺君之罪不是他这幅小身板能扛得起的。
赵昕看着慌慌张张的冯伸己,笑容一点点失去温度:“好,既然你都说了明查,那我就明查一番,免得你说冤枉。百官又说孤偏重武人。
“自古以来,这民告官就是个麻烦事,哪怕本朝为民着想,特设了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可立朝近百年,敲响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也逐渐流于形式。
“这是为何呢?
“依孤看,其原因主要有三。这一来是很多百姓目不识丁,根本不知道还能越级上诉,京中还有登闻鼓。
二来京城山高水遥,若是家中没有点积蓄,备好足够的盘缠,外加一幅健硕的好身体,恐怕走不到京城就要冻死、饿死、病死更甭说告状。
“只是一个家庭若能凑
出这些东西来京城求告,地方上的胥吏等闲也不会欺负到他家头上。
“至于第三,则是官民相差悬殊。两汉之时一地的县令、县长被称为百里侯,讲的即是在一县之内,生杀予夺。
“宜州虽是边鄙小州,但叫冯知州你一声五百里侯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既是故宰相之子,又久任西南各州知州,若是真有宜州的禁军凭着胸中一口正气来给区希范作证,恐怕回去之后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这也应是你敢于对孤说随便挑宜州禁军问询的底气所在。”
冯伸己竭尽全力咬紧牙关,这才没让自己表情失控。
全部被说中了。
但他还是心存一丝侥幸。因为说得出来,并不代表有破解之法,只要他咬死不认识,事情说不定也能混过去。
但赵昕从来就不打无准备的仗。
“这断案讲究一个证据,说实话这第三点还真让我为难了一阵子。不过宜州距汴梁城不过大半月的路途,冯知州不妨猜猜孤为何过了两个月才传你升堂问案呢?
“唉,这人证真的挺难找的。”
赵昕满意地看着冯伸己,连同着夏竦的脸色一起变得灰败,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响指。
诶?手指头太短没打响!
再来!
还是没响。
赵昕气急败坏,干脆用手中的令签往桌上重重一敲,也不要梁适当传声筒了,直接自己喊道:“把人证带上堂来!”
第48章
有了赵昕发话,人证很快就被带了上来,只是这形貌举止,令许多人皱起了眉头,陷入沉思之中。
只见那人细瘦矮小,行动间衣袍晃晃悠悠,仿佛能看到衣袍下绽出条条肋骨的肚腹,唯有两臂还挂着些能称之为精干的肉。
哪怕已经经过打理,头发也是枯黄细脆,皮肤是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的黝黑粗粝,手指节呈现不正常的粗大,旁处也遍布老茧。
在座的官员都有出仕地方,处理政务的经历,只一眼就看出带上来这人不是士农工商中的任何一种,甚至不是东京城中人。
毕竟东京城是集天下之力,汇八方物产打造出来的顶尖城市,所以就连城中的乞丐,也比旁处要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