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178)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再说往利山去年死了四个儿子,六个侄子,也不耽误他携细软兵马跑路,如今才一个呢。他营中鼓噪之声,必定有诈。”

包拯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什么诈?”

区希范露出了一口在白霜映照下不输月亮的大白牙:“不知道,但是看看就知道了。御史莫急,可在看到我的信号时,速速派兵来襄助。”

一刻钟后,三百人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朝夏军大营摸去。

钱给够了,饭吃饱了,人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加上夏军在全面收缩防线,连哨探都没有撒出来,所以全军没有出半分纰漏,十分顺利地摸到了大营边。

指挥人绑来两个岗哨之后,区希范成功弄清楚了夏军士气已丧却不住鼓噪的原因。

“都,都统军说宋人将领是个知兵的,若不留下些动静就贸然撤离,必定会衔尾追击。

“所,所以让我们把那些撞令郎绑在四处,周置杂物,他们必会踢腾鼓噪,好,好撤离争取时间。”

“咔嚓”一声脆响之后,一众亲卫都围了上来,“相公,咱们现在怎么办?”

区希范抬手试了一下风向,露出满意地笑容。

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本来只想偷袭一下的,结果机会摆得这么好。

“去几个人,把那些撞令郎救下,然后来点火送送这些夏贼。

“至于剩下的人,守在外头抓兔子。看到火起之后放信号箭通知城里。”

亲兵们都是跟随他多年,太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了,嘿嘿贼笑着各自领人去办事不提 。

在这个十个士兵九个夜盲症的情况下,带兵打仗之人最怕的就是营啸。

因为人在极度恐惧下为了自保可是会杀光一切敢于近身的人。

被绑缚起来制造动静的撞令郎,正好当饵。

虽然太子殿下传达的教令中一直传达的是天下汉人是一家,撞令郎是被胁迫从贼的。

但他们可不认。

就算是认,也得过了今天这道关。

于是夏军营帐中很快响起了如下对话。

“你,你是撞令郎,可你是哪来的兵器,呜!”

“撞令郎造反了!”

“听好了,老子们不是造反,是要回家!”

“我来助你!杀了这些狗贼,咱们好回家!”

在救人与杀人的大追逐中,也不知是谁先踢翻了用来照明的火堆,借着风势,以驼皮为主要材料的西夏军帐很快燃烧起来。

慌乱中没人注意到有三颗带着烟花的响箭蹿上了天空。

而当两份军事捷报送到远在东京城赵昕的桌案上时,今科武举的所有考试也已经全部结束,综合成绩排在前两位的赫然是章楶与王韶。

第78章

汴梁城,东宫。

赵昕如今桌上摆着的两份捷报自然是庞籍与区希范送来的。

虽然庞籍对西夏左厢神勇军司发动进攻取得的战果十分有限。

远不及区希范在韦州以寡敌众,最后还用地道袭击之术打了夏军一个猝不及防,成功引起营啸后又追斩了往利山这个西夏都统军的煌煌大胜。

但作战从来都是考虑全局,而非单独一城一地的得失。

不掺一点水分地说,若没有庞籍率领大军牵制左厢神勇军司这个西夏军中的绝对主力,区希范绝对不可能赢得那么容易,甚至根本没机会赢。

甭管在战前制定计划时在心中想了多少种输的可能性与后果,赢了就是赢了,万幸上天待他不薄,于万千种可能性中选择了他最期待的。

随着这场大胜的消息被不断传回,整个东京城直接被点燃,能够披露一些内幕消息的边报更是直接卖到脱销,即便加价十倍也有人不吝啬银钱买回家收藏。

就是去年收复数州之地时京中百姓也没这么亢奋。

赵昕着叶明一打听才知道,百姓态度的迥乎不同全因意义不同。

当时边报还是乏人问津的边缘报纸,所以大部分百姓将能够收复数州之地的主因归到了宁令哥的倒戈上。

认为没有宁令哥万事皆休,朝廷纯属是赶上了好时候,捡了一个大便宜。

而区希范取得的胜利就不一样了,是正面迎敌胜利。

虽说不是阵战迎敌,直接击溃夏军,但敌我间悬殊的兵力差就在那摆着,除非失心疯返祖到春秋时的宋襄公,否则也不会追求这个。

区希范胜利的重要意义在于给大宋百姓展现了全新的可能性。

原来我们不是只能倚仗城池防御自保;原来除了西军中的极少数精锐,我们也能刀对刀,枪对枪的和夏贼进行野战并战而胜之;原来我们也能成为追击者,追入夏境数十里后全身而返。

前人书中所说的寇可往,我亦可往是真的!

赵昕在听叶明汇报上述消息的时候正在吃着宫外送来的“定夏糕”外卖,据说是区希范当年来东京城求告无门时,在寄居的便宜旅店中最喜欢吃的食物。

作为东京城中目前最火的时尚单品,赵昕吃过之后只觉得店家占了区希范太多便宜。

纯纯欺负区希范此时人在西北,没办法辟谣。

即便最近传入耳中的消息通通利好,甚至可以说一句区希范此战打破了夏军不可战胜的百姓思想钢印。

可架不住嘴巴里的味道不太给力,赵昕的思绪还是在往令人头大那边滑。

以本朝对武官的钳制,主将下达的每一条作战命令都是要上报的,既是为了监视,也是方便事后追责。

哪怕区希范身上早早地就打上了东宫系的标签,也是一般无二。

区希范不愧是中过进士又曾经参与平叛,原历史线中还当过叛军宰相的人,很有点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那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