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207)
可现在是武举考试,天子门生,忠诚度不说无须怀疑,也是不可相提并论。
而且还很能打,朝臣们的思维方式自然是顺畅地转移到了承平日久,久不知兵,开疆拓土。
天下一统,扩张生存空间属于是几千年来的精神烙印。
可第一批武进士就一百人,僧多粥少,手慢者无。
最后都闹到了太子殿下那,也是太子殿下一锤定音,让他们全部原地转为忠正军各级军官再历练两年,训练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
等到新一批讲武军校的学生毕业后逐步进行替换。
根据王韶从岳丈那得来的消息,太子殿下与枢密院进行的谈判终于有了点眉目。
枢密院对他们授官后能够带走忠正军士卒一事松了口,从原本的五名扩大到了十名,足足翻了一倍。
导致王韶最近都不敢去富府蹭饭了。
毕竟用富弼的话来说就是,忠正军随便拎一个兵出来,放别的军都能当一个提辖使。你们每个人会带走十个提辖官,把忠正军抽走了四分之一!
也因为这个缘故,众人如今对手下的兵卒都格外上心。
这可都是他们将来的授官后掌握权力的底子!撒下去后能够直接把一个指挥的兵力攥在手里。
周文东乖乖听完了指导意见,点头如捣蒜般表示自己会注意,但仍旧被符异坑了一把在本旬的军官会议上做出自我批评。
“符子殊,好啊你,我和兄弟心连心,你却对我动脑筋是吧!忘了我前些日子帮你破了猪肉十三两案了!”
周文东低吼一声,欲要将符异扑倒。
自我批评不计入授官评价档案,主要是当着大家的面说比较丢人。
偏偏周文东最是个爱面的。
王韶、章楶、赵从贲三人互相看了看,淡定地挪步准备走开。
两年多了,一直这样,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赵从贲主动开口问道:“质夫,上次你说你族中将有俊彦入京旅学,不知到了没有?能不能为我引荐一二?”
掐指一算,章楶的叔父章得象如今已经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三年有余,在本代官家换宰相如同吃饭喝水的大情况下显得十分显眼。
也正因如此,章得象才会让更多族中优秀子弟来到东京城。
有过于全面的太子殿下一天天长大,官家怠政之状愈发明显。
除了没有直接禅位,和太上皇没什么区别。
章得象自感自己这个宰相之位迟早得让给范仲淹,让族中优秀子弟进京,既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处在最前沿感受天下变幻,也是为了趁着人还在位置上为章楶、为章氏铺路。
将优秀的族亲们引荐给同学,也是章楶的任务之一。
如无意外,同学们最低的起步也得是一州团练使。
既有赵从贲主动发问,章楶也就自然接下:“是有两人,只是我那族侄章衡还好,温文雅量,我那族弟章惇则是有些恃才放旷,常说出些惊世之言。
“届时若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我这当兄长的先在这给他赔罪了。”
王韶与他交情最好,用话帮他圆场:“章惇如今不过十二岁,半大孩子,谁会同他计较。
“再说了,我们这一身功夫又不是摆设。说不赢他,还打不赢他么?”
符异和周文东两个已经闹腾完,勾肩搭背追了上来,笑嘻嘻问道:“打,打谁?兄弟我一定助拳!”
赵从贲给了符异一个白眼:“只怕到时候你跑得最快。”
在学校团队碰撞考试时就是老惯犯了!
符异不服气,撸胳膊挽袖子想和赵从贲理论理论。
忽看得几人朝着他们急急奔来。
看服色和面貌,噫,是殿下的伴读曹评!
曹评看到王韶与章楶就心中一松,快走几步截住两人说道:“可让我好找,快上马,殿下要见你们两个!”
两人不敢怠慢,朝小伙伴们招呼一声就扳鞍上马随曹评离营。
直到营帐已经彻底消失不见才向曹评打听消息:“殿下何事召我二人?”
太子殿下平常很注意和朝臣们交往的,尤其是与他们往来,就更加克制。
忽然把他们都叫到东宫,一定是出了大事!
得亏太子殿下仍旧是官家唯一的儿子,不然他们都要往玄武门那方面想了。
这两人都是铁东宫系,还与朝中重臣有关联,所以曹评没有瞒他们,狠狠一鞭抽下将马速再提三分后说道:“张忠与蒋偕败了,交趾国主李德政已率军入邕州!”
第87章
这是王韶第一次进东宫。
秉承着儿子是基因彩票,女婿可以优中选优的原则,富弼在费了极大周折定下王韶这个女婿之后,一向是不遗余力的培养。
所以休看王韶如今年未弱冠,但宰执一级高官的宅邸已经去了不少。
在步入东宫之时心中不自觉地开始了比较。
只是越比较,心中就越是惊讶。
东宫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子殿下的居所,在刨除了礼制上用以彰显区别身份高低的硬性规定后,与他曾经去过的那些宰执府邸比,好像也就只有在占地面积上略有优势。
一应陈设更是可以用素如雪洞四字来形容,感受不到半点由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所堆砌塑造出的煌煌天威。
这,不应该啊……
饶是他专心兵事,这几年也听了不少朝廷广开海贸后商税大幅度增多的消息,不然朝廷也没有削减别税,兴办综学的本钱。
而且这两年官家愈发怠政,走上了先帝的老路,痴迷道家学说,兴造宫观,大肆斋醮,导致东宫已有接替垂拱殿,成为国家政治心脏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