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22)
以他的性格,大概率会同意这个提议。
所以无法做到他预想中的让宗实彻底边缘化,好为最兴来让路……
假使事情有变,宗实自然能顺理成章回到最初的位置。
赵宗实该死!
赵祯心中忽地腾出一股火气来,居然敢算计他的儿子!
不过赵祯的满腔怒火很快被赵昕给轻巧扑灭。
“爹爹不必生气,这事未必是十三将军干的。”
赵祯霍然抬头,眼如鹰隼:“最兴来你说什么?”
到底是亲自看着长了几年的孩子,虽然感情很复杂,但也不愿意轻易将他视做黑心烂肺之人。
不过谁获利谁筹划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怎么还有可能不是宗实干的?
“爹爹想想,若十三将军不能入继大统,爹爹会怎么安排他呢?”
这下赵祯彻底明白了。
昔年他的父亲,也就是故真宗皇帝,因为连丧五子,膝下无有子嗣,所以在大臣的建议下用绿车旄节接了如今的知大宗正寺赵允让入宫抚养。
后来在他降生之后,才将人送了回去。
正是因为这段渊源,所以他当初择选嗣子时也是最先挑选这一脉的孩子,选中了年岁合适的宗实。
以时下的传统,曾作为皇帝嗣子的宗室会收到更多的优待。
就像他有意让赵允让掌握大宗正寺一般。
将来最兴来继位,宗实也是最好的大宗正寺长人选。
不仅如此,爵位也会高出兄弟们一截,不必费力磨堪。
祸水东引,不是没有可能。
“那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些散布妖言之人?”
赵昕歪头,一副不解状:“皇城司是爹爹的皇城司,自然是爹爹来决定如何处置。莫非我受了委屈,爹爹会不为我做主么?”
这个回答可太让赵祯满意了。
他喜得捧住了赵昕的小脑袋摇了几下:“最兴来,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又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无力反抗的赵昕这次是真翻了个白眼,也再度给了一个令赵祯震惊的答案:“新政。”
赵祯:???!!!
只是面对他的询问,赵昕却伸出手掌打了个秀气的哈欠,懒洋洋道:“今日走困了,要睡觉。”
这小孩子的身体就是烦,电量一耗尽就得立刻关机,熬不了一点。
可这回赵祯却不惯着他了,搓了两下手又觉得不好收了回去,最后干脆直接拉开大门说道:“徽柔,帮爹爹一个忙,最兴来又调皮了。”
赵昕半闭不睁的眼睛唰一下瞪得如铜铃,整个人直接弹射起步。
这破爹,不讲武德,太不讲武德了!
第12章
二月,东宫后殿。
在积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天气里,终于等来了自己老师和伴读的赵昕开始读书了。
赵祯还特意将他读书的地点设在了东宫,摆出了一副这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对他的态度都客气尊重点的护犊子形态。
搞得外朝的臣子们现在和打了鸡血似的,一个劲地上箚子要求举行册立太子的仪典,好做到名正言顺,也得一个拥立之功。
这种事赵昕不想管,也管不着,他现目前只专注于改造他的读书场所。
就是宋祁这个当师傅的有点绷不住。
官家说是让他教豫王读书,可这东宫现如今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演武场。
箭靶、舆图、用沙石堆造的山形水势图,也就是宫城内苑不好养马,否则说不得还要建立一个马厩。
不过结果也大差不差,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神仙主意,让连同赵昕在内的九人通通把马养到了皇城司的马厩中去,等到练习骑射时再由人送过来。
看着面前兴高采烈指手画脚的一众贵胄子弟,被支使得团团转的宫人工匠,还有尘土飞扬,宛如一个大型工地,全无储君尊贵的东宫,宋祁愈发觉得自己就是那块掩人耳目的遮羞布。
有他在,朝堂上的大臣才能自我欺骗一下储君还是心向圣人之言的。
这样一来,豫王会少受许多物议。而作为代价,他的名声可就要糟糕了……
一念及此,宋祁被愁得胡子都差点揪下来几根。
只是这个弟子实在是聪慧,还兼有储君之尊,将来必定能有一番作为。自己身为帝师,也会被史书多描摹几笔。
如此算下来,倒也不亏。
宋祁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到与赵昕这个弟子初见的那天。
在儒家的伦理体系中,师与天地君亲四者并称。
所以哪怕赵昕贵为皇子,也老老实实遵循古礼,在赵祯的见证下,以学生的身份献上了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等六样礼作为束脩。
宋祁是名传天下的状元,又年过半百,到如今教过的学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所谓的天才神童也见过不少,可一番对答下来,还是能够感觉到赵昕的不同。
他来之时,正逢东宫开始改造。见过改造图之后心内也是不赞成居多,因此借着拜师后的考教问道:“本朝自立朝之初,便倡导文治。太祖朝宰相赵普曾言,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大王今身担天下之望,为何偏向武事,不惧天下物议汹汹么?”
而赵昕不答反问:“难不成太祖、太宗两位皇帝也是用半部论语就奠定了本朝的三百座军州么?满朝公卿,手捧着论语,从明读到夜,再从夜读到明,可能读死辽贼与夏贼否?”
再之后宋祁就没有问下去了。因为有这种逻辑和思辨能力的人,是绝不会因为被驳倒了就改变观点的。
更何况宋祁感觉自己很可能驳不倒这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