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家父宋仁宗(239)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质夫,我再问你,你我手上共有几份诏书?这五加五,又等于几?”

章楶茅塞顿开。

殿下应是怕官家受惊 ,也是为了让旨意更顺畅地通过,所以使了一个障眼法,命他们只调五个指挥兵马入城。

可他与子纯手上现如今都有一份调五个指挥兵马入城平乱的诏书,自然可以把忠正军整个军带走。

从程序上说,毫无瑕疵。

一理通而百理明,章楶恍然大悟地说道:“怪道殿下让王士正(王贡)给我带韩信之言,拢共五千兵马,仅靠你我两人还真指挥不畅。

“六个指挥去一比一接手宫防,剩下四个指挥子纯你什么打算?”

王韶道:“我出城之前就让亲兵分别去寻了子殊,慕规、季钊,想来他们如今已经到开封府府衙左近等着咱们了。

“待到咱们带着兵马入城,你我各率三个指挥接管宫禁,向殿下复命。

剩下四个指挥交给他们,让开封府的公人差役们配合,弹压城中骚乱。”

章楶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

没有提前预告,深夜大队军马入城,的确得好好布置,不然稍有不慎,东京城都能给点了。

趁着兵马集合的时间,两人极速地交换意见,尽可能地减少风险。

他两在帐里忙,帐外的人也没闲着。

王贡就看着面前忙中有序,从水滴变溪流、成大河,逐渐汇聚为巨大湖泊的兵卒们啧啧称奇。

他捅咕了一下小脸比陶俑还严肃的种谊:“我对兵事不熟,小种谊,这,这真的不需要做一点什么动员之类的吗?”

他能理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他们如今在做的事距离兵变也就一线之隔。

当今官家御极多年,素有人望。

现在这些兵卒不明就里,有王韶和章楶这两位老上司带着,自然愿意跟着他们往城中奔。

可这要是到了地方,殿下又改了主意,这事先不通气就成了大问题。

宫城里可还是有三千禁军宿卫的,到时候若是有人意志不坚,倒戈相向,那可就全完了。

王贡到底也只是个十四五的少年,在最初的激动过后,掌心就再没干过。

种谊脸还是绷得紧紧的,但给出的结论却掷地有声,很令人安心。

“不可能。”

似乎是觉得短短三个字不能安抚王贡这个队友,他又继续说道:“士正,你知道我爹对我说过一句话吗?”

“什么话?”

“要想当兵的刀子挥得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吃得饱,拿足饷。

“如果想让当兵的把脑袋别裤腰带上,不把命当命的跟你干,那就还得把他们的功劳如数报上去。”

王贡闻言很想说一句废话,但到底没说出来。

他已经不是幼童稚子了,更何况跟在殿下身边这几年,无有一日不是在当成人使唤,心态、眼力、见识够甩同龄人八条街的,自然明白什么叫知易行难。

东京城如今禁军的常态是士兵死亡不注销、逃亡不下编,兵额有缺不招填,连最基本的足员和不喝兵血都做不到,拿什么和忠正军斗。

“不过自打跟了殿下,我觉得我爹这套带兵之法其实挺落后的。”

种谊长长吐出一口白气,语气寂寥。

王贡来了兴趣:“怎么说?”

“你们前阵子不是一直好奇我和张子晟(张熙)在弄什么吗?我现在就告诉你,我们在以忠正军为试点,给他们弄保险。”

“保险?”王贡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实就是僤,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巨大的,以军为单位的僤。”

僤这玩意王贡明白,自汉时便有,于民间的形式大抵是共同凑钱买田植桑,然后用田树的产出应对出资人的不时之需。

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公田、族田、义田等形式,一族之内如果有人出息了,便出钱置地,交予族中共同打理,所得或赈济贫困孤寡,或祭祀修缮坟茔。

但王贡还是有些半懂不懂的。

种谊就继续解释道:“年前负责综学的小范相公求到殿下面前,说是冶炼、医药、农耕等科的学生都有活可干,可以积累实践经验,独汇算科无所事事。

“谁家的账都是机密,就是亲儿子想看都不一定能看到,更何况他们呢。

“去三司查账就更不可能,没官身根本没资格,查旧账万一查出点什么,那还让不让三司的相公们活了。

“于是殿下就给小范相公出了个主意,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人生世上,逃不脱婚丧嫁娶,可这事情也从不和人打招呼,说来就来了。

“身上无钱万事难行,遇急借钱遇到那等恶的,更是恨不得敲骨吸髓。偏遭了恶事,你还得谢谢他,让人心中窝火。

“不如立个超级大的僤,也就是保险,在僤中者只需每月交上几文钱,凡遇婚丧嫁娶、生儿育女这等大事,便可凭僤票去支取一笔补贴。

“我们之前在干的,就是做通忠正军这些兵卒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主动往保险里投钱,方便将来遇事支取。至于这做账嘛,全给综学里汇算科的人干了。”

王贡眼睛一眨不眨,显得像一只呆头鹅。

虽然他仍不明白其中具体操作细则,但光是听听就觉得很了不起。

同时心中觉得有些奇怪,就殿下的性子,费这么大劲只为了给汇算科找个事做?

真这么宠他可就嫉妒了啊!

种谊噗嗤一笑,一拳擂在他肩上:“快收起你那副嘴脸吧,酸死了。殿下此举,更重要的是防吃空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