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265)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不然皇城司的探子们可不会管他是间歇性清闲,实际上累得和狗似的。

揪人短处变成自己的晋身之阶,换一身红袍穿才是那些阴暗爬行的家伙们最擅长,也最喜欢干的。

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这偷来的半日闲暇自然比正经八百的休假更令人愉悦。

然而这份愉悦在下人前来禀报提点本路刑狱公事的王相公前来拜访时戛然而止。

若是别的同僚前来拜访,他说不得能顺势请人品茗聊天,吟赏风月,再聊一聊将来去何处消遣。

可这位王提刑嘛,还是算了……

提点刑狱公事是官称,从朝堂到民间都更喜欢称之为提刑官。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一路所辖的州、府、军的刑狱公事,并核准死刑,同时也能对本路官员实施监察。

一般来说,专注刑狱本职的提刑官会受到同路官员的大力欢迎。

毕竟不监察就不会得罪人,没有利益冲突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提刑官也是人,也有进步的欲求。

哪怕近十年来朝廷大力削减冗官,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百年尘垢不是短短的岁月能够涤尽,总体上来说还是等着授官的人大于空缺的官位。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实权,即够资格被弹劾的官,要么实力出众,才德优于同侪,要不耐得住寂寞,屁股坐得够久,要不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前两种人少,最后一种才是主流,亦或者是三者交织。

因此除非是接通了天线的提刑官,否则要是真遇见不平便行使监察权弹劾,总有一天会惹上小蚂蚁背后站着的大人物,怒起时轻而易举地碾碎数十年的努力。

提刑官的监察权做得好不过是锦上添花,做得不好可是要粉身碎骨的。

相较之下,提刑官做好刑狱这个本职工作既安全可靠,还能邀买人心,还有进步通道。

所以各路的提刑官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坚守本职,选择性遗忘监察职权的大趋势。

可这位王提刑偏偏是个完全无视大环境,选择逆流而上的。

到任不过七月,却已经将本路高级官员弹劾了一个遍,就连潞州知州给幼子办婚礼,都被弹劾了一通奢靡铺张,不恤民力。

非常成功地把名声变成了鬼见愁。

能贴身伺候梁适的仆役自然最能体察他的心意,再加上这位王相公耿介刚直,无差别弹劾所有人都名声也传到了他们耳中,所以壮着胆子问道:“要不小人去回禀王提刑,就说主君您正在勤劳公事,无暇见他?”

“不可不可。”梁适按了按太阳穴,拒绝了下人的馊主意。

那可是个有脑子的,特意此时来定是算准了他现在有空。

编瞎话哄人,尤其还是个晚辈,这就不礼貌了。

“去请王提刑入内一叙。还有,把这西湖龙井撤下去,换普通的团茶即可。”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自打东宫里的太子殿下把喝的茶换成了西湖龙井,这茶的价格就水涨船高,连同产一地的白云茶、宝云茶、香林茶都难以望其项背。

这点龙井茶还是他在杭州的学生孝敬来的,可不愿用来招待这个鬼见愁。

茶沏好时,人也到了。

行,今儿脸没那么黑,大概是前些日子下雨被没带伞的他赶上了。

梁适肚中腹诽,脸上却是十二分的热情,主动对着来人说道:“介甫啊,旬日不见,风姿更甚往昔。见到你这样的年轻人,老夫都感觉身上有劲不少。快,快来坐。”

面色有些黑的中年人闻言拱手道:“梁公过誉了,后学末进,不敢当此赞。”

面前这个年轻人表现得越是谦卑恭敬,梁适心中越是警铃大作。

兵法有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王安石这个鬼见愁今日居然不知从何处借了笑来对他展示,必定是所图甚大啊。

梁适收了笑容,看着已经落座,周身肃然的王安石,开门见山说道:“介甫,你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夫痴长你几岁,你我便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此番来,又是盯上谁了?”

“知我者,梁公也。”王安石一板一眼地赞美着,同时从袖中取出一份看着颇厚的箚子。

“我欲劾府州通判唐彬,梁公不日将为河东路安抚使,所以想让梁公先过目。”

朝廷前日已经发了明旨,任命梁适为并州安抚使,掌管河东路军政大权,但宣旨的天使没有报喜的商队来得快,是故梁适此时仍是并州知州的身份。

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王安石此举就是在让他做选择。

不同意,他会抢在宣旨的天使到来给梁适正名正位前把箚子发出去,不算他越权越级行事。

同意就更好,多了一个分量十足的盟友。

梁适知道王安石倔,但不知道王安石这么倔。

整个人气不打一处来,喝了一口茶平缓心境后把伺候的下人全部打发出去,并严令离得远远的,确保无人能够偷听后才冲着满脸期待看着他的王安石低吼道:“介甫,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知道,为民除害,为君尽忠,为国正序。”王安石回答得很淡然。

他不是不知道当前情势,所以弹劾河东路上下官员都选的是一些不痛不痒的罪名,主要是为了提醒他们本路还有他这个能行监察权的提刑官在。

大战在即,都收了小心思,把劲全使到前线上去。

再敢玩忽职守,中饱私囊,他就敢去请上方斩马剑。

可唐彬插手综学,触到他的底线,甚至可以说是国家底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