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309)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王上,宋人如此在意这门新制出的神秘火炮,连生活报上的只言片语都要消去,不更能证明这就是真实的数据吗?”

有逻辑的话语总是能使人冷静,对李元昊这个暴脾气同样适用。

看着仍旧在瑟瑟发抖,等待着他裁决的米禽牧。李元浩心火一下就平了。

虽然不知道这番说辞是不是米禽启那个老东西教给儿子的,但他如今手上也的确没有什么得用的,完全依附他的文臣了。

凑合用得了,还真能把人杀了不成?

恢复冷静的李元昊开始盘问米禽牧细节:“你去久楼的时候,梁和在做什么?”

“啊?”对这个问题,米禽牧有些意外,眨巴了几下眼睛,仔细回忆后才说道,“他……他似乎在收拾行李。不不不,他就是在收拾行李!”

“呵。”李元昊发出一声冷笑,心里却更踏实了些。

如果是这个举动的话,那这份消息就有七八分准了。

做情报贩子的嘛,尤其是向他这种弱势方提供情报,既然没有加官进爵的希望,当然是捞上一把狠的就得卷款跑路。

但拿了他一百金,哪是那么好跑的。更何况李元昊对梁和手上那条情报通道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当前独属于他的情报通道全部被斩断。

“看紧他。”

“是,是。”觉察到李元昊画风的松动,米禽牧终于有胆子抹去他眼中的汗水和泪水。

但当生存的压力远去后,埋怨的情绪就占了上风。

看紧梁和,就凭他?

梁和如今在兴庆府内也是有口皆碑的大商人,凭借着钱财开路这些年不知将手脚延伸到了多远,就是宫中的王后娘娘也和他有着牵扯哩。

除非是立刻把人抓住,投入大牢。否则哪怕梁和下一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都不会感到惊讶。

到底是年轻人,李元昊很快从他的神情上求出了抗拒与忐忑,尽管在心中暗骂这个年轻人不堪大用,但苦于无人可用的他如今也只能手把手的教。

“商人无有不重利者,梁和的性子又极贪婪,一张废报纸就敢要朕一百金。

“你就去同他说,那个贵人身体愈发不好,想再要二十个海狗肾补一补。因为两国交战,商旅受阻,也不占他的便宜,就按过去的三倍价格算,六十金的出价应该足够稳住他。”

米禽牧一个叩首,接下了这个本就不容推拒的命令。

但心中却在大叫苦也。

早知当初就不那么贪心,借机把情报购买费报双倍了。

这么重大的消息,梁和只收他五十金,不像是一个能被钱财套住的人啊。

但事已至此,尽己所能吧,大不了他把之前吞下去的五十金给吐一部分出来。

一百金,应该能把人稳住了吧。

他干了两趟活却只往自己腰包里揣十金,绝对的辛苦钱,良心价了。

李元昊的命令还在继续:“还有,把这份消息抄一遍出来,再散出去。”

米禽牧懵了。

这份废报上只能看出用硬纸板的制成的神秘火炮仿制版能做到射程两步,不及真正的神秘火炮廿一,即保守估计能有四十步(约六十米)。

至于其它的,诸如杀伤力、弹药构成、极限射程,都没有提及啊。

或者是提及了,却被那一大滩墨渍盖住。

怎么抄啊?又散给谁啊?

李元昊的声音自上首幽幽传来,“那个长期在久楼逗留的叶取,是辽国的商人。所卖的货物常有辽国宫中贡品,应有辽国高官的底子。

“你想办法和他喝顿酒,告诉他宋人新研发出了一种火炮。足能使百步之内,人马俱碎。”

米禽牧眼中瞬间被清澈的愚蠢充斥。

多少?王上你说多少?一百步!

玩呢?!!!

第121章

数学上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如今宋、辽、夏三国三足鼎立的原因便是当初宋辽两个大国军事实力相当,谁也无法奈何谁,形成了军事对峙局面,而西夏抓住这个窗口期迅速崛起。

等着宋、辽两个大国完成了军事和解,想要来掉头对付西夏时,却猛地发现西夏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能随意搓扁揉圆的小弟,而是能够崩碎他们满口牙的危险存在。

而且西夏凭着柔软身段在两个大国中的反复横跳,也很好地稳固了统治,扩大了地盘。

于辽而言,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看到宋朝拿下西夏,获得充足的战马供应。

因为历史已经反复的证明了,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会对周边游牧民族所建立起来的政权如何压制、肢解。

统一,是自秦以后,每个中原汉族王朝都在追逐的东西。

同理,宋朝也绝对无法坐视辽国吞并西夏。

因为原本少了燕云十六州就使得宋朝在两国军事抗衡中处于守势,缺少优良战马组建骑兵队伍使得局面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再让辽国拿下西夏,漫长的边境线将会使国防压力剧增。

即便辽国能够收敛獠牙,不主动进犯,被迫高企的军费开支也迟早有一天会拖垮国家财政,稍有不慎就会回到南北朝划江而治的老路。

也得亏李元昊当初争气,在本朝尚在舔舐伤口的庆历四年(1044年),如原历史线中那样,成功抵挡住了耶律宗真的进攻。

不然赵昕当时就会好好想一想该如何给辽国下蛆,破坏辽国吞并西夏。

但如今想要打破三国微妙但稳定平衡的成了赵昕所主导的宋国,那么将心比心,辽国自然不会站干岸上坐视。

而且从原历史线上来看,辽国也确实应西夏所请,介入两国战争,展开过拉偏架的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