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86)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赵昕明白了,他爹是把他织坊当成了禁军家属的安置地了。

这样做倒也不是不行,毕竟他的工坊招谁都是招,全招禁军家属反而能当国企试点。

但他爹很快向他展示了何谓姜还是老的辣。

“而且既要加强武将之权,禁军就更得在自己手中。用其家眷,既可收兵心,关键时刻也可为质。

“我再沙汰一些禁军老弱,到时候你让他们干些搬搬扛扛,看家护院的活就好。这样文官们能多些顾忌,不再盯着你这个太子弹劾,还可以减一些税收。”

赵祯难得见到儿子目瞪口呆的模样,不由上手帮助赵昕把因惊讶张大的嘴给合了回去:“怎么样,朕不白拿你的味精生意吧。你啊,要学的还多着呢。”

赵昕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

赵祯乐了:“最兴来你这点头又摇头是什么意思?”

“给爹爹份子可以,但六成太多了。”

“嗯?”正在蘸墨的赵祯停了下来,不满地盯着儿子看。

他的大旗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扯的,这臭小子仗着是亲儿子,已经占了很大便宜。

再得寸进尺他就要生气了。

却见赵昕掰着指头不紧不慢算起账来:“四成,顶多四成。”

“什么,四成?!”

他这个官家加父亲的面子,居然只值四成!

赵昕很认真的说道:“不是一家的四成,是全天下的四成。以后但开新的羊毛织

坊,都给爹爹四成,也优先招募禁军家眷为工。”

赵祯瞬间舒服了,说道:“这还差不多,过来给我研墨。”

笔落纸上,不过几息功夫就出现了“讲武殿”三个大字,赵祯满意地欣赏了一会儿说道:“尚可。”

又问道:“这么说最兴来你是准备用其余六成扩大规模咯,和你那个报社一样,也要在各州铺开吗?”

赵祯很满意自家儿子的一点在于不仅能想到赚钱的办法,还不囤聚,而是让钱生钱。

为君者,就该如此,眼界要放宽些。

谁料赵昕却说道:“不是六成,是五成。”

“怎么才五成?”

赵祯有些惊讶,这很不符合他儿子的风格。

赵昕放了手中的墨块,任赵祯抱起他看着讲武殿三个大字,同时附在耳边小声说道:“本来是打算有了眉目再和爹爹您说的,但爹爹您既然问了,那儿子就一并说了吧。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儿子准备用这些钱选皇城司中的精细勇悍之人,让他们暗刺辽夏山形水势,内政民情,也算是我朝的回礼!”

第37章

将崇政殿改回讲武殿一事毫无意外地在朝中大臣,尤其是文臣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翌日,反对的劄子就如雪花般飞向了垂拱殿。这还只是在京官员,没有算上外地州府。

和上次一样,赵祯选择了对持反对意见的劄子留中不发。

全当没有这回事,任由赵昕带着一众人把新制成的讲武殿匾额给挂了上去。

只是箚子可以不搭理,人可以躲着,但朝会总是要上的。

六月十五日,紫宸殿例行朝会。

赵昕打着小哈欠,手脚并用地爬上了自己在紫宸殿上的专属座椅。

他本来是想告假不来的,因为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今日朝会上的文臣是会多么的“群情激奋”。

毕竟名为天下的肉就那么大,他现在让武官们多吃,文官们就要少吃。

而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但赵祯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不仅直接驳回了他的告假劄子,今天还一大早地就让张茂则来了东宫宣旨,让他必须来参加今日的朝会。

根据张茂则的说法,他那个无良爹的原话是就算是抬,也得把他抬到紫宸殿去。

遇上这么个无良,还辩论能力巨差的爹,赵昕还能怎么办呢,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但在心里狠狠记下一笔啊。

赵昕刚在自己紫宸殿上的专属椅子上坐正,就接收到了来自章得象的幽怨目光。

在吕夷简以老病乞骸骨之后,章得象就接任成为了百官之首。

按无良爹的面授机宜,这位好就好在是闽人,在朝中根基不深,所以造就了一副柔软的好身段。

假使实施变法,必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还可借他的身份与威望弹压百官。

事实也是如此,赵昕以太子的身份办小报,搅动东京城乃至于整个开府的舆论,搞羊毛织场,弄得御史台的言官弹劾不断,但因为章得象一直没有表态,事情也就一直含混着。

而现如今章得象都这么幽怨地看着他了,可见受到的百官压力很大啊。

但赵昕也只是礼貌性地冲他笑笑,然后就偏过了头不再搭理。

改革如开弓,没有回头箭,更没有温情脉脉,你好我好大家好。

涉及利益,只有你死我活的厮杀。

他这已经是很温和、很循序渐进、很顾及大宋朝文官们脆弱小心脏的方式了。

但如今站在紫宸殿上的文官们显然不这么认为。

张茂则才刚喊完升朝,就有谏官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官家,太宗昔年将讲武殿改为崇政殿,是为彰显文德教化。今骤然改之,恐招致天下不安啊。”

赵昕微不可见地摇摇头,心想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混入谏院的,杀伤力亟待提高。

好在接下来就是谏院正常水平了:“官家,太祖、太宗、先帝三朝帝王致力文治,就是因为武臣凶顽,脑生反骨,一旦得势,便生弑主篡位之心,万不可优容过剩啊。”

“官家,岂不闻魏博的牙将,长安的天子乎!”